APP下载

论香港功夫片演变方向

2021-06-15黄谦

大观 2021年4期

黄谦

摘 要:近年来类型片中动作片受到观众们的广泛关注,对于动作片制作的演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香港动作片的发展历程的剖析,探究动作片制作的演变并预测未来动作片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动作片;类型片;武术指导;功夫哲学

当下电影市场中,动作电影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很大程度源于观众们对于动作电影中武打场景的喜爱和动作电影自身带有的视听的丰富可观赏性。华语动作电影的发展中香港制作的动作电影类型片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要研究动作电影可以从香港的动作电影入手。

一、拳拳到肉的真功夫电影

(一)李小龙真功夫电影

作为以华语功夫电影敲开国际市场的先驱,李小龙已成神话。虽然其主演的港产功夫片仅《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并且基本上是功夫小子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类型故事,但因其电影中带有奇观效应的拳脚痛击敌人的主体情节,而往往被纳入民族主义维度的批评。而其20世纪70年代的电影《精武门》更直接将叙事聚焦于20世纪初民族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式反抗,从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之症候性文本[1]。

李小龙认为,功夫电影就是“表现身体的艺术”,因此,由李小龙主演的功夫电影,善于制造悬念和意外,疾恶如仇,对无理和强权充满了痛恨,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对长期受压迫的中华民族的顽强捍卫[2]。李小龙经典代表作品《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动作片电影在动作武打场景中凸显出拳拳到肉的武打风格。在《精武门》中,李小龙在影片中运用了他独有的武术技巧,形式多样化的武打动作例如“李三脚”“地躺拳”“双截棍”等,这是李小龙第一次在荧幕上使用双截棍这一惊人绝技。影片有超高的武术设计,最经典的是影片末尾李小龙所饰演的陈真凌空腾起,画面终止,成为永恒的经典。李小龙开创了功夫电影的新时代,也为后来香港、内地的动作片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成龙喜剧功夫片

李小龙电影塑造的民族英雄的形象的成功源于20世纪70年代全球反帝国主义精神的背景,诸多电影人物形象创作是模仿李小龙所创立的风格,但都以失败告终。成龙在功夫电影前期创作是沿用李小龙的风格,但李小龙先入为主的印象太过深刻了,观众似乎并不买成龙的账,所以成龙必须在功夫片上创新。相较于李小龙电影所刻画的民族英雄大义凛然的人物形象,成龙电影中所刻画的人物并没有那么的旗帜鲜明,也许就是市井小民等人物形象。

成龙作为李小龙塑造的电影形象的反叛者来塑造功夫中的喜剧元素,成为李小龙形象上的对立面。成龙在功夫电影中的武功并不像李小龙扮演的人物那样天下无敌,更多的是杂糅了许多摸爬滚打的狼狈形象,在人物设置中往往会遇见比主人公强大得多的敌人,但影片最终还是惊险地战胜了敌人。电影中诸多道具也凸显出影片的惊险和真实,这也体现了成龙在电影拍摄中的艰辛,甚至为了影片真实性不用替身导致负伤累累。

传统功夫片首先要立得住武打场面,否则演员演技再高也难以支撑。功夫片中往往为了凸显主人公的武艺高超需要有以一敌多的场景,之前的功夫片不管有多少敌人往往只有很少人在与主角对打,后面的武行等待着主角解决眼前的敌人再上,非常不符合真实的打斗场景。成龙的功夫片中有以下创新之处:第一,利用运动的近景镜头规避了多余的人物,用镜头感觉的创新使得主角以一敌多成为现实;第二,打暗号的成家班武打戏诀窍,利用特殊的声音来事先编排后方武行的动作招式让成龙有事先应对的空间;第三,现代功夫片飞檐走壁的真实性,运用多次借力的飞檐走壁是成龙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观众呈现电影中功夫的合理性;第四,成龙利用场景道具增加影片真实性,这种道具往往在我们真实世界中大量存在,例如广告牌、大巴车,用近在咫尺中的危险显现出电影的真实感。

二、蕴含哲学的功夫电影

功夫电影拳拳到肉的拍摄方式凸显出了动作片的精髓,但因为精彩的武打需要极其高昂的制作成本,功夫演员们也会因为拍摄影片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在功夫片的武打设计缺乏的条件下,许多导演剑走偏锋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虚实概念来进行功夫片的偷换,在影片中通过台词和场景的特效来进行“武学”概念的深层次表达。

王家卫将影片故事置于后现代零散化的语境下,放弃传统的因果联系和时空连贯,以极具个性的大篇幅的独白代替对白,展现后现代人群的精神世界,凸显“追寻与拒绝”的主题,这些极具文学美感的台词引导着故事的走向,塑造着人物的性格,揭示着电影的主题,既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让观众流连忘返[3]。

王家卫在电影《东邪西毒》中运用大量人物对白来深化电影中对于功夫的精神世界的理解,他的思想无疑是超前的。他在影片中许多台词都是精炼于现代社会的一种表达,所以对于王家卫的功夫电影观众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认为他电影成功的大多是文艺观众,主要观点是认为王家卫电影中人物、布景、台词等都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对功夫的哲学理解。认为他电影失败的观众是秉承应当把动作当作功夫片核心要素来对待。影片中少得可怜的武打场景引起了这类观众的不满。

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经典台词如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这类云里雾里的台词道出了许多观众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共鸣,甚至合理化了许多不合理的行为,非常具有现实社会的反思意义。又如东邪:“不久前,我遇上一个人,送给我一坛酒,她说那叫‘醉生梦死,喝了之后,可以叫你忘掉已做过的任何事。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酒。她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记性太好,如果什么都可以忘掉,以后的每一天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那你说这有多开心。”

三、功夫特技电影

周星驰作为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有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如《食神》《功夫》等,这种类型的功夫片是一种对于传统功夫片的颠覆,其中有许多经典人物形象结合了武侠与市井的概念。最为突出的是电影《功夫》中许多人物形象是用脍炙人口的武侠人物命名的,如小龙女、神雕大侠等等。其中有用许多现代化的场景和道具来诠释传统的功夫,如在周星馳与包租婆追逐戏中,用双腿骑行的方式来表现武侠小说当中的轻功。这种表现功夫的方式通过概念性质的替换来达到功夫所形成的相同效果来诠释,是周星驰在功夫片上创新的核心思想。同样也是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武术形式上的改良,反而增加了影片中功夫里带有无厘头性质的周氏电影特有的幽默表达。正如《功夫》中火云邪神这一人物形象,周星驰电影中所表现武功极高的人物往往一出场其貌不扬,有大隐隐于市的中国传统的高人传说特征,但火云邪神一出手就展现出与他形象具有惊人反差的个人能力。这一特性还囊括了大部分的“侠客”形象,活在市井社会中想脱离江湖当中的争斗但往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终隐藏在世俗中的“侠”亦得承担起他的责任。这是源于金庸武侠小说的概念中对“侠”定义的表述,这一思想贯穿着周星驰诸多电影的表达本质。

四、结语

香港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先驱,其对于功夫片的起源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深刻地影响着内地的功夫电影发展。但是,随着现如今电影制作发展的大趋势,香港电影已经不复当年盛名,又加上老一辈的功夫演员的老去,正在进入一个功夫演员青黄不接的时代。功夫片中真功夫的没落成为必然趋势,仍然需要寻求一种特效制作和传统文化哲学的渗透来进行艺术化的创作。这会使得李小龙所代表的时代难以再次回到大众视野,也是功夫片的悲剧。创新发展是伴随着信息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产生的,功夫片要随时代发展寻求不断创新和融合。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功夫片的创新发展也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当前,功夫片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强创新研究是当前功夫片发展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时代性、创新性和前卫性,让功夫片再创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包燕.当代华语功夫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及有效认同[J].社会科学,2012(6):187-192.

[2]关海山.功夫电影应该有真“功夫”[N].山西日报,2018-08-29(9).

[3]石文.从王家卫电影看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学与电影的整合[J].电影评介,2016(6):61.

作者单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