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光下的青石板

2021-06-15冯耀民

雪莲 2021年5期
关键词:青石板小路小城

冯耀民

月光从高楼上斜射过来,在灯火底色上,似一条大光带,飘落半空中的阳台,像是要把我的身体托起来似的,飘飘浮浮,摇摇曳曳,然后伫立在天涯海角上。不再想明亮、喧嚣的白昼,只沉迷那份宁静、安详。倏忽,我纷纭了一天的思绪停止,心一颤,想走出去,沿着这光带。那儿安宁会降临我。

穿过一个马路,就到了河堤,走过吊桥,就是一条长长的弯曲有度的小路。月还在小路东面高山的树尖儿上,把它迷人的光辉洒向树林,洒向小路。小路幽僻、静谧,就是天之涯,地之角。

小路不宽,两行平行的青石板,行人擦肩而过,也不拥挤。一边是河流,一边是高山,依山还有水渠。水渠的一边有多余的土地,农人种的有时令蔬菜,四季不落寞。水渠紧挨着山,山很高大,爬上山顶就像能摘到月亮。依着河流的一边,河面宽阔,河水淙淙,如鸣珮环。河的对岸是小城。

走上这青石板,心就静下来。河对岸的纷乱、焦虑,如青烟远逝。那繁华,那热闹,已是隔世。

稍抬眉,就和明月清泠泠的眼眸触碰。安宁慢慢滴下来,从月的明眸滴落到蛐蛐儿歇唱的地方。我不再关心自己的心绪和声名,我只认真地走脚下的青石板,散漫地看路边农人种的蔬菜,栽的果树。山边的虫鸣,河里的水声,似听非听,任其在耳边流连。就这样慵散地走着,心随着方形、圆形、棱形的青石板移动,温静得没有感觉,也没有形象,我听到面具从我脸上滑落。

几棵枣树,结着鸽子蛋似的青枣。几株石榴树,向阳的一面,石榴隐隐的红。果树稀疏,农人是不会特地看守的。只是那十几棵在水渠边悄然而立的樱桃树,春天樱桃嫣红时,农人稍作留心。路边的萝卜、茄子、白菜,沐浴着月色,有一种吮吸乳汁般的甜美。我蹲下,细细地看着一个紫色的茄子,一缕月光柔柔地照着它,它的身子翘着,像拱起身子在使劲儿吮吸着月色。它还小,小汤匙般大。小时,一次和父亲整理花圃,父亲说所有植物都是夜间长大的。我不信,父亲就拿了一根木条,插在一株美人蕉边,做上记号。第二天清早,我急急地去看,果然长高了一截。这个茄子吸着月色,这么专注,这么祥和,是不是明早就有大汤勺那么大呢?会的,生命都是在静谧中孕育的,我含着笑看了好一会儿。没有碧柳,没有名贵的树,几棵稀疏的树,也是自然生长的,像是劈山开路时遗留的,因为与山上的树木似是同一树种。一户农家院落里的桂花,送来清雅的香气,整个小路都是馨香的了。

虽已立秋,城市内尚余的那三分热依然难耐。这里合着水渠、河水的清凉,似乎酷夏都没来过,清风习习,清爽怡人,神清气爽。

小路不远,从这端吊桥到那端吊桥,不足一公里。小路的对岸,是娱乐园,灯火璀璨,露天KTV的歌声,越过河面,袅袅飘来,似乎是从另一个星球而来,“咫尺天涯”的感觉顿生。

路上行人稀疏,闲适地走着。路靠着山,没有路灯,有几家农户两三层小楼上点点灯光,像熟透了的柿子,泛着温馨的光。即便是朗朗明月,来这里散步的人也不多。

这里却是我的喜爱,它是我居住小城唯一的月光小路。

如果说世间一切相遇,皆因有缘,那么,我恋上这条小路也是一种机缘。

那年我从镇上调到小城,没有房子住,又没有多余的钱租好房子。爱人骑着自行车,满街里租房子。孩子还小,四岁。租房既不能离我上班远,又不能离孩子的幼儿园远。既要租金便宜,又要符合要求,真是不好租。眼看就要开学了,那天,爱人又去“花椒巷”寻,只有这里,我上班、孩子上学都近。爱人一家一家问,终于有一家答应租房。是一楼,房子小,租金便宜。有一张床,还能做饭,已很好了。没想到,孩子很喜欢这里。出了巷口,几百步就是幼儿园。孩子已是小小男子汉,熟悉了,就自己上学,不用送到门口,省了我好多时间。尤其是这里离河堤近,孩子很喜欢到河边去戏水,玩沙子,垒鹅卵石房子,看鸭子、鹅,还有牛、羊,跟老家没什么两样。孩子到了城市,没有陌生感,这是我最欣慰的了。吊桥那边的青石板小路,孩子从春天青山青,樱花开,桃花红,到桂花香,感受季节的变化,不用走远,孩子就能亲近大自然。只是这条小路要过吊桥,带孩子去的不多。然而,时间愈久,愈是我的喜爱。因为眷恋这条月光小路,后来和爱人有了多余的钱,买房子时,也不愿买到别处,就买在离小路近的小区。

我从小就喜欢安静。在钢筋水泥间奔波,身心有时更需要安静,就像搁浅的鱼急需水一样。在安静中滋生力量,蓄养精神。“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我衷心地喜欢这诗句。一个人的心若果能静,就可以观照万物,对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趣。城市总是喧闹的。有时觉得到处都是人,到处是人制造出的噪音,心脏挤压着,缓不过气,寻不到出口。家里也会这样,没有静静呼吸的时候。这时心便发出信号:到听不到人类发出声音的地方去。

无法逃到深山老林去。境由心生。走在这青石板月光小路,安静,祥和,听得见心语、心声。丢了的自己,能寻到。在扰攘的尘世,有这样一片静滋养心灵,也足够了。

大多数,是我独走,没有预约,没有约定。很多时候,是想独享月光小路的静谧。也有和爱人生气,来这里散心、修心的。

很怀恋那温馨的时刻。

我踩着月光青石板,低首,细细地看着各种不一样的青石板。月光皎洁,青石板像一面一面形态不一的镜子,从各个角度映照出我脸上的落寞。就在我把青石板还没有数完时,爱人悄无声息来到我面前,歉意地笑着,搓着手,银色的月光笼着他的脸,他的笑像一粒化开的糖。刚才还在暗自神伤的心,这时,笑了,含着泪花,至柔的泪花。有时,春寒料峭或秋凉加重,我站在青石板上,看着山上一树繁花或一棵斑斓的树,发呆,垂泪,爱人不知何时来到我身边,给我披上披风,我回头看着他月光下温柔的眼睛,感时伤怀的心,落下嫣红。

这么多年,我和爱人为生计,总避免不了争吵,多愁善感的我,总会心伤。是这条青石板月光路,消融了嗔怨的内核。

在这月光小路上,像我一样走得多的,是一对老夫妻。男的,高高大大,清瘦;女的,娇小,面庞圆润,脸腮的红润像两朵玫瑰。一高一矮,在这月光下,像父亲护着女儿走路,生怕調皮的踩青石板的女儿摔倒了,随时护救。和他们擦肩而过时,总听到男的说:“慢点儿,慢点儿。”因为女的总是左右踩青石板。男的还不时伸出双臂拦着、护着。有时,男的会吹吹口琴。喜欢吹《让我们荡起双桨》《军港之夜》。琴声轻柔而悦耳,在寂静的月光小路上,愈发显得天空地静,清绝静绝,心超然平和,像山谷里冷泉一勺,像冰雪里的古梅一枝,像涧溪边的幽兰。

看着那男的,我总想起我的父亲。他面色红润,眼睛清亮。月光下,当我看向他,他也看向我时,他慈和的目光有一种晶亮的光,是喜爱的,是仁爱的。就像我回家,走到稻场口,我父亲看到我时一样。

一起走这月光小路次数多了,我也和他们拉家话。他俩是退休教师,有一个女儿在省城工作、居家。老两口退休了,女儿叫他们去省城住,可他们舍不得小城的清静。男的很健谈,说起清静的好处,用我母亲的话,是几箩筐都装不下。他说在无孔不入的现代资讯面前,要想长寿,就要耳根清静。他说喧嚣消耗人的体力,也容易使人紧张、焦虑,清静能滋养人的心灵。他说,站在街头,看过往的行人,要么紧锁眉头,要么耷拉着脸,要么冷漠如冰,很难看到生动的脸,这与多种因素有关,也与日益增长的喧嚣有关。这里小路安静,听得见雨落河水的声音,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月光照射的声音……轻轻松松,就能享受自己的“安静权”,是在省城没有的奢侈。

漫步月光小路,看着他俩一高一矮恩爱、甜美的散步剪影,心里总有甜蜜淌过,总想等我老了,也要和爱人这样过。有次,一两个月没见他俩来。他俩的微信一样,停留在相同的时间。微信问候,得知女的在家摔跤了,骨折,女儿接到省城治疗。大半年后,小路边的油菜花开了,他俩来了,顶着融融的月色,从小路另一端走来,远远地,看到一高一矮的身影,心中陡地欣喜起来。还好,她康复得很好,只是受伤的左腿还不灵便。可她还是喜欢在朗朗的月光下左右踩着青石板,仅仅少了些轻盈,那种调皮,那种可人,没变。她说腿稍好些,她就要回来,一天盼着一天,她想走这青石板小路,她想看这里的月色。她七十几岁了,看着她,我也总想,我母亲要是活到现在多好啊。我母亲去世太早,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穿着蓝布翠花褂,一把长辫绕颈搭在胸前,想象不出母亲年老样。看着他们银白色的头发,顶着月光手帕,漫步月光小路,祥和、溫馨的模样,我对生活的嗔怨都会减少,有时沉到水底的心,有了向上的勇气,心中的坚硬,也会犹如河蚌把沙子化为珍珠,温润着心。

在这月光小路,我也收获了另一份友情。

那是晚秋的一个月夜,我已穿风衣了,青石板上飘落着稀疏的落叶。踩着落叶,季节的轮回,清晰可数。秋月总有些凉,可也正是“凉”,愈使心静,静如止泓。也少了些浑浑噩噩,每一个细胞都清醒机灵,神采焕发。没有喧嚣,没有尘世,真真切切感到“我”的存在。因为凉,尽管是一轮皓月,青石板上的行人愈少。一个压抑的哭泣,就在这“凉”和“静”中传来。路下面通往河的台阶上一女子在哭泣。头埋在臂间,从背影看,是个年轻的女子。我已从小路这段走到那端,又走向那端,女子还在嘤嘤哭泣。我忍不住走到她身边,和她寒暄起来。

女子才26岁,就在小城隔壁的县城,也是一位教师,今天是周六,到这邻居小城散心的,信步来到这幽僻的月光小路。也许因为都是教师,不由得心就近了。她哭泣,是因为与男友的感情岌岌可危,她怎么努力都回不到原来的好,可她还深爱着男友。我和她说了很多话,明月已移到河水的上方了。“冯老师,你看,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一轮明月,上下争辉呢。”她的笑顺着长发滴落。

一个月后,她给我打电话,说,他给她打电话,又数落她,可他说呀说,她听着,竟睡着了。电话那头,她说完咯咯地笑了。我想她一定是笑出了眼泪,这眼泪一定不疼,是霜降后的霜卧在后半夜台阶青苔上的凉。任何伤痛都是有期限的。她也像猫一样蜷缩在角落舔舐自己的伤口,次数多了,也就不疼了,即便伤口还裂着,也不疼了。

大凡爱情的终止,都是不疼痛之时。又一个月后,她彻底离开分分合合相处了四年的男友。她重整精神,半年后,遇到了新男友。

当又一个金秋来临时,她和我并肩走在这月光小路上,她望着明月,清丽的眼眸里闪着圣洁的光,认真地对我说,她想结婚,说真爱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考验,如果没有播下真爱的种子,再长的时间,也是开不出爱情的鲜花的。她也说爱情有时会变得轻浮,轻浮到不能着陆开花,这样的爱情舍弃是应该的。听着她平静的语气,知道她已经彻底走出了那困惑的日子。

我应邀到了她的县城,参加了她的婚礼。小伙子笑着叫我,由衷地说,蓉蓉经常说起您。蓉蓉灿烂的笑里写满了幸福。

又是一年晚秋,我穿着风衣,踩着月光青石板,手机铃响,是蓉蓉。蓉蓉当妈妈了。秋月,一丝薄凉都没有,是融融的暖。

又是几年过去了,蓉蓉的孩子上幼儿园了。我望着明月,祝福着。寂静的月光小路,听得见我的祝福。

这条青石板路,不知是什么时候修成的。也许从有了河流,有了岸边的人家,就有了岸边这幽静的小路了。

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古韵悠悠,时光清远。

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树,有农家。与城市亲密,又与城市有间。与喧嚣相望,又宁谧恬淡。“清静能滋养心灵,能使生命延长。”正如那老教师说的。心浮气躁,更是办不成大事。“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古人是提倡“习静”的。扰攘的尘世,拥挤了,不用远足,在这里就能安放心魂,习养静寂的心性,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在浩浩明月下,享受着安静的月光浴,呼吸着天然氧吧,多想在此长留,不愿走出小路。

可是,近几年,小城变化太快太大,终究,这条青石板小路消失了,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人,车,都能通行。路的一端是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仿古步行街”,一端的吊桥修成了石拱桥。沿路也有霓虹灯,与对岸的霓虹灯媲美。

人们在这里购物、漫步。人多了,繁华了,热闹了。然而,当我在月光中随着人流在这里行走时,会若有所失,没有那种踩着青石板的闲适、恬淡。

人声重叠,听不到自己的心语,更听不到月光洒落的声音。也再不会有人,在月光盈盈时,来这里,悄悄地,向明月倾吐心曲,伤心处,暗自落泪。

我生在大山,长在大山,寂静对我来说是最富有的。居住小城二十年,行走间,走失了寂静。如今我欣喜于小城的蓬勃发展,也眷恋着奢侈的寂静。“大隐于市”是普通人所不易做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闹中取静,做到“心里不长草”,就是最好的。时间的风刮走了一切。那月光小路虽然躲进了时间的深处,可是毕竟真实地存在过,我们也曾真实地生活过,这可能就是生命的真意吧!怅惘低徊时,成了亲切的怀恋。

猜你喜欢

青石板小路小城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父爱伴我行
小路
比刹那更永恒的
小路
小城红梅赞
那条小路
云图青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