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策略探索
2021-06-15王晓梅
王晓梅
摘 要: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是履行自身职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班主任在实施德育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做到有方向、有目的、系统性;要重视发挥隐性德育的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的德育方法和途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保证德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要密切联系家长,做到家校德育目标与步伐的一致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实施策略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学生角度来说,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处于品德培育的关键时期;另一方面,由于年龄尚小,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知行合一。在这小学阶段对学生施加系统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认识,为其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有了正确的认为,未必就能有正确的行为,其中还需要坚强的意志作为保证。系统地向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则有利于不断增强其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使其矢志不渝地坚持贯彻自身的正确选择,顺利达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的。
从班主任角度来说,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中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其指出:“认真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一道,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这可看出,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是本身的职责所在,班主任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践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是践行国家“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体现。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十八大更是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根本任务,为我国指明了教育方向。“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只有做到全员育人,才能实现这一根本教育任务。为此,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与重要保障。
二、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小学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全面考虑,长期有计划地落实,而不能随意、随性实行,否则效果将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事前要明确小学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是一切德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德育教育的方向,小学班主任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实施相关德育教育。关于小学的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德育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班主任常常会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班主任应认真研读《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熟悉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这样,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才会有方向、有针对性,不至于顾此失彼,摸不着方向。
(二)充分利用德育中的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的,指行为主体在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某种经验的过程。班级环境、班风等就属于隐性教育。相对于灌输式、直白的显性德育,很多时候,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能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为此,班主任要注重发挥德育中的隐性教育作用。
从古老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便知道良好的环境对人的塑造的重要性,为此,班主任要注重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学生长期浸染在良好的环境中,身心得以陶冶,便能逐渐地形成良好的品格。
不管是班级环境布置,还是班风的形成,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此,班主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班主任可请学生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植物到班级种植,并定期评比哪个小组的植物生长得最好,对其给予奖励;在教室后面开设类似于“力争上游榜”“成长足迹”的专栏,用于记录班级学生的成长足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自己的点滴成长;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班级口号、班级目标等,加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班级凝聚力。
在隐性德育的作用下,学生的思想、行为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采取多样的德育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无定法”同样适用于德育教育中。一般来说,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道德修养法,品德评价法。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不能一味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应根据德育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灵活变换德育教育方式,或者综合运用多种德育方法,以达到最佳德育效果。
德育理论教育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向学生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两难冲突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若离开实践谈理论,则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因此,德育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教育中,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模仿与实践,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举个简单的例子,生态文明教育是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那么,在3月,班主任便可以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班会课,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班主任带领班级学生植树,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参与保护环境的自豪感。这不仅能有效地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还能让学生化身为绿色环保的践行者,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加强家校联合,保证德育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一原则,因为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是一项久久为功而非一蹴而就的工作,必须耐心细致,防止时紧时松、时宽时严、断断续续。
对于学生来说,对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学生在学校受到的德育教育与在家庭接受到的不一致,德育效果则会大打折扣。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足以说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主动协调多方的力量,尤其是要获得家长的支持。班主任要多渠道、多途径与家长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家校合作制度,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使双方的目标与步伐保持一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工作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而特殊的途径,小学班主任要清晰自身的工作定位,主动承担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教育的重任,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嘉祺.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01).
[2]展宗瑤.浅谈“立德树人”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德育的新举措[J].考试周刊,2021(34).
[3]欧阳月.小学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
[4]章燕君.抓住教育契机提高德育实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德育探析[J].名师在线,2021(11).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京兆小学,广州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