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发力 为智能建造聚势蓄能

2021-06-15本刊编辑部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1年10期
关键词:建筑业工业化装配式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引擎,但当前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还无法满足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行业还存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发展新动能不够、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影响着整个行业转型发展。目前,建筑业正处在中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的转折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叠加期。既是发展的阵痛期,也是发展的机遇期。

由中国建设报社和杭州筑龙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建设通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出品的《2020年建筑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日前发布。该报告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和建设通独家亿级数据库为基础,对2020年建筑行业总体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现状做了较全面的数据分析。报告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但行业利润增速放缓、产值利润率持续下滑、从业人数减少、签订合同总额增速放缓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市场已从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十四五”期间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将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将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格局、“新基建”等都会对建筑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产生影响,行业本身也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下寻求转型升级。

以智能建造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

近几年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持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2020年,为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意见》明确,要加快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快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传感器网络、低功耗广域网、5G、边缘计算、射频识别(RFID)及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的集成应用;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探索工程保险制度;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大钢结构住宅在围护体系、材料性能、连接工艺等方面的联合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专业人才培育,培育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技能型产业工人;开展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评价,制定评价标准,建立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当前,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建筑业发展正经历新一轮变革。去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环境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效益和品牌,有效拉动内需,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到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

智能建造是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和相关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对人的依赖,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的性价比和可靠性。通过制定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的智能建造发展战略,彻底改变传统的碎片化、粗放式的工程建造模式。实际上,智能建造不仅仅是工程建造技术的变革创新,更将从建筑产品形态、建造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形态以及行业管理等多方面重塑建筑业。

多举措共推智能建造发展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不少省份也在近年来相继出台关于智能建造相关政策,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如河南省出台的《关于支持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十条意见》,提出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园区)和项目建设纳入相关规划并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并要求政府投资或主导的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设的项目,增量成本计入建设成本。对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参加培训、评价和考核认定等符合条件的给予补贴。

今年4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浙江建筑业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适宜装配式结构的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市政桥梁、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提倡优先采用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强化数字化引领。推行智能建造,加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城市信息模型(CIM)和5G等在建筑领域的集成应用。鼓励政府投资新建公共建筑项目以及市政桥梁、轨道交通、交通枢纽等,推行BIM技术和专项咨询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先进装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提升各类施工机具的性能和效率。探索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建筑机器人批量应用。

数字化技术应用赋能智能建造

国家和各地出台的相关政策进一步促进了智能建造的发展,与此同时,国家也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建筑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近年来,远大住工、筑友集团、美好置业、碧桂园等行业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建造领域,并逐渐取得诸多成效。例如,碧桂园集团近年来针对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等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开展全面的研发,并交付了大批量的建筑机器人。目前已有一大批建筑机器人产品真实应用于工地作业现场,部分场景实现了少人化或无人化施工作业,产品和技术的先进性在施工现场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验证。

不久前,国内首个面向智能建造领域的创新联合体在湖北成立。该联合体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筹,中建三局牵头,包含湖北省内建筑业相关企业、高校、事业单位等。联合体将在未来三年时间内,成立政府平台、上下游企业、科研高校机构联合工作小组,梳理引领行业关键技术,总结形成《智能建造关键技术清单》;同时对示范项目各个阶段所应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实施条件、使用效果、推广价值等进行研究应用,形成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应用推广标准及管理实施体系。

湖南建工集团旗下的中湘智能建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湘智建”)也于近日正式揭牌,这是湖南省首家建筑行业智能建造企业。中湘智建定位于“互联网+科技+金融+服务”的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应用企业,规划了建筑地基基础和岩土工程、建筑软件与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设计与工程顾问咨询、模块化与集成化建筑等5个业务领域,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湘智建目前已推出“6+X+PM”智慧工地、“安施达”安全生产、“金鳞甲”智慧舱、易匠通专业用工平台等解决方案,为建筑开发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

加大人才培养 筑基智能建造

《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立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培养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深化合作,为智能建造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可见,与产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已成为智能建造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当前智能建造大背景下,为适应当下和未来的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必然要进行转变。

2017年,同济大学于率先向教育部提出申请并获批国内首个“智能建造”本科专业。智能建造是教育部于2018年正式批准新设的全国首个“新工科”专业,其以土木工程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纽带,以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等技术为工具,融合建筑学、材料工程、工程管理等学科知识,涵盖建筑与基础设施的设计、制造、运输、装配、运营和维护等生命周期完整链条。

此后,又有一批高校相继获批设立智能建造专业,专业点的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2020年全国23所高校获批“智能建造”专业;2019年全国14所高校获批“智能建造”专业;2018年6所高校获批“智能建造”专业;2017年1所高校获批“智能建造”专业;3年时间,全国21所高校成功申报“智能建造”专业。

相信不久的将来,将有大批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践能力突出,既懂传统工程建造技术和项目管理知识,又懂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各建筑企业,以高度融合的智能建造专业技术,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建筑业工业化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