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
2021-06-15刘和东
刘和东,陈 洁
(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0 引言
当今,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一国技术和创新的领头羊地位需要一个有活力、动态的创新生态系统支撑。创新系统生态位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基于创新资源、创新功能和创新环境等因素所占据的位置。生态位适宜度值越大,创新主体越能从系统内外部获取异质性资源以有效开展创新活动,从而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在此背景下,厘清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学者对创新系统生态位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相关研究包括:第一,创新生态系统。Cooke等[1]提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一定区域内相关联的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组成的创新体系;Gibson等[2]分析核心企业与政府、高校间的协同创新作用关系发现,核心企业对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Leydesdorff & Etzkowitz[3]将公众引入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系统自此进入“四螺旋”模式;Foddi & Usaia[4]将环境因素纳入驱动要素,对欧洲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研究,量化分析环境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创新能力的影响。第二,生态位适宜度。孙丽文、李跃[5]在分析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进行评价;张贵、吕长青[6]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对区域知识创新效率和产品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雷语嫣[7]以共生依附、网络属性、生态嵌入3个要素构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指标体系,探讨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动力演化过程;刘钒[8]评价不同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健康发展情况;吴菲菲[9]基于四螺旋视角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对适宜度进行评价,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生态位适宜度区域发展不平衡。
(2)经济高质量发展。李金昌等[10]从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等5个方面评价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任晓燕、杨水利[11]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效应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优于两者独立效应;刘和东、刘童[12]通过对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提出促进两者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3)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刘洪久等[13]通过定量分析适宜度、生态因子与经济产出间的关系,发现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能够显著促进经济发展,其中社会研发总费用和专利授权数是关键影响因子;刘钒等[14]认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顶层设计和公众参与到创新生态系统治理路径中;甄美荣等[15]通过测度高新区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效度间的关系,发现创新基础资源、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够显著提升高新区与所在城市的经济绩效,而环境绿色处理则不会对经济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创新系统生态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讨仍存在以下不足:①从研究内容看,部分学者仅是评价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大小,缺少可视化分析;②个别学者虽然分析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忽视了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③部分学者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忽视了关键因素对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影响;④虽然有少数学者研究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缺少对生态位适宜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如何?各地区创新系统生态位特征如何?解答上述问题,对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生态位适宜度、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门槛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除西藏外)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与创新能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测度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区域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影响机理
1.1 创新生态系统与生态位
1.1.1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生态系统包括跨组织合作、政府支持、用户参与、创新环境4部分,如图1所示。创新生态系统主体需要不断适应系统内外部环境。
图1 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
(1)跨组织合作。主要包括:①企业间合作。包括纵向合作(价值链合作)和横向合作(竞争企业间合作)两种,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②产学研合作。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辅助主体,是创新生态系统中人才流和技术流的源泉,主要从事原始性、基础性研究。通过合作,高校、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企业将高校、科研机构提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2)政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向政府提出创新资源(人才、资金、信息等)与创新政策需求,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引导高校与科研机构从事基础性或应用性研究,通过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进行科研成果转化[16],通过激励政策引导用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户对政府政策进行反馈,社会公众与创新主体进行知识沟通与交互,群众需求可通过互联网传播并得到反馈[17]。
(3)用户参与。用户对企业提出产品需求,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用户向高校、科研机构提出科技人才与科研成果需求,高校与科研机构向用户提供人才、科研成果。
(4)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既包括内部政府支持和用户参与,又包括外部制度和技术环境。其中,制度环境包括促进创新的各项改革制度与开放制度,技术环境包括国内外技术引进、技术成熟度等。
1.1.2 生态位适宜度
创新主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系统内外部寻找合适的创新生态位,进而演化出分工合作、竞合发展的竞合共生路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系统协同创新能力与再创新能力。根据创新链生态位相似度,竞合共生单元包括同类单元与异类单元两种。其中,同类单元的竞合共生关系体现为竞争,容易产生资源浪费;异类单元则体现为分工,取决于创新单元对生态位的选择。
1.2 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1.2.1 生态位适宜度提升创新能力
企业生态位关注的是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及企业间互动,即企业对资源的利用范围。企业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种群,当两个组织使用的资源或环境相同时,创新生态位会发生重叠,从而产生竞争。一般而言,重叠度越高,竞争越激烈。一个生态位范围内的资源分布是不均匀的,企业所处生态位置决定其可利用资源数量,企业在创新系统容许范围内不断选择最佳生态位。最佳适宜度能够显著提升系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主体间关系看,最佳适宜度使主体间产生共生或合作,不同实力企业在不同生态位通过相互协作提升系统主体异质性,减少恶性竞争或避免资源浪费。同时,每个主体都处于特定位置,且不断发生改变。创新主体通过流动、沟通、模仿,促使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对被学习主体进行反哺,从而更能认清自身所处生态位及变化趋势。当学习主体移动至系统密度较高区域时,会获取更多反哺资源,提升自身反哺行为辐射范围;当学习主体移动至系统结构洞时,则可通过建立强关系提高自身反哺行为强度,从而不断提升个体与系统整体创新能力。
(2)从主体与环境间的关系看,企业通过改变自身属性,调整企业战略,不断达到与环境的动态匹配。企业为更好地适应生态环境,对自身生态位进行拓展与调整。主体通过生态位调整,打造个体发展空间,有效获取、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不断提升生态系统个体与整体创新能力。
1.2.2 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主体通过不断调整生态位适宜度,动态提升个体与整体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并将其转化为产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社会产品总量不断增加;②企业产品成本不断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最终促进经济效益提升;③科技成果促使产品结构优化,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水平提升推动创新环境改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和交流环境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主体生态位适宜度,驱动创新成果不断产生,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创新系统主体通过调整生态位适宜度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本文构建生态位适宜度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影响机理模型
2 生态位适宜度测量与可视化分析
2.1 生态位适宜度测量
2.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图1的理论分析可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式创新系统,其生态位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3个维度。其中,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创新环境包括系统内部环境(政府支持与用户参与)、外部环境(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本文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2.1.2 测量方法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离不开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本文将决定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诸多生态因子指标设为X,X={X1,X2,X3,…,Xn},不同区域生态位适宜度不同,假定有m个区域,不同区域生态因子指标可构成一个m维生态因子空间。
(1)
其中,Xij表示第i个区域第j个生态因子的观测值,i=1,2,3,…,m;j=1,2,3,…,n。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为:
(2)
(3)
(4)
Fi表示该年第i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ωj表示第j个创新生态因子的权重;ε为模型参数。
ε的解通常假设Fi=0.5,结合公式(2)和公式(4),有:
(5)
故可求得参数:
(6)
生态位适宜度Fi可用来分析系统生态因子的协同性,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将生态位引入创新领域,将种群生态位提升为技术生态位,表明各生态因子最适值与实际值的贴近程度。生态位适宜度取值范围通常在0~1之间,其值越大,表明该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越丰富,越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7)
(8)
在求得熵值后,再计算各个生态因子的权重:
(9)
ωj表示第j个生态因子的权重,取值范围一般在0~1之间,生态因子的权重越大,表明该生态因子用来评价生态位适宜度所提供的有用信息就越多。
2.1.3 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测量指标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年鉴》(2010-2019年),对个别缺失数据采取插值法补充。
2.1.4 结果分析
(1)生态位适宜度测度结果。本文采用上述方法对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进行测度,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综合值为各省市生态位适宜度测量的平均值。
2.2 聚类分析与可视化分析
2.2.1 聚类分析
对表2中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的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成如下4类:
表2 2009-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水平测量结果
(1)第Ⅰ类:“三足鼎立型”。该类包括北京、江苏、广东3个省市,这3个地区分别位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地带,区位优势(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明显,生态位适宜度的平均值取值范围达到[0.65,0.85],对周边地区影响力大,有利于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效应。
(2)第Ⅱ类: “长三角主导型”。该类包括上海、山东、浙江3个省市,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取值范围为[0.55,0.65],这3个省市均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另外,上海、浙江也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技术的相互渗入有利于区域创新协同发展。
(3)第Ⅲ类: “中部主导型”。该类包括13个省市,分别为东部天津、辽宁、福建,西部四川、重庆,其余均为中部省市,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取值范围为[0.48,0.55]。其中,四川作为西部核心发展区域,在第Ⅲ类生态位的适宜度最高。中部地区因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从近10年生态位适宜度观测值看,均呈现良好上升趋势。
(4)第Ⅳ类: “西部主导型”。该类包括11个省市,主要为经济欠发达及西部大部分地区,因为受到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的制约,生态位适宜度平均值较低,平均值取值范围为[0.44,0.48]。据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集聚特征明显,可分为“三足鼎立型”“长三角主导型”“中部主导型”“西部主导型”4个板块。
2.2.2 可视化分析
(1)从空间视角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具体而言: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在东部沿海地区发达省市(北京、江苏和广东)为高度适宜(图3中Ⅰ、Ⅱ、Ⅲ、Ⅳ等级分别表示高度适宜、较高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2009-2018年,东部及沿海地区均占据前3个层级,说明此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水平整体高于西部及内陆地区。除陕西、重庆、四川外,西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处于Ⅳ等级,总体水平较低。
图3 区域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空间分布特征
(2)从时间视角看,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水平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具体表现为:2009年和2013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水平高(第Ⅰ、Ⅱ级),主要分布在广东、长三角、北京、湖北、山东、四川等地区;2018年高水平适宜地区除2009年和2013年高水平适宜省市外,还增加了中部安徽、西部重庆与陕西。其中,安徽源于长三角发达省市的溢出效应。重庆、陕西高校多,并受益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家支持力度大,科技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发达地区由于地理优势明显,高校与科研机构多,易于吸引高端人才,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表现出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马太效应显著;另外,部分中西部省市进步明显。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模型构建
3.1.1 普通面板模型构建
根据 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思想,创新活动产出取决于创新资本、劳动投入及其它要素,则有:
Y=F(A,K,L)
(10)
式(10)中,Y、K、L分别代表经济产出、创新资本及劳动投入。A代表技术进步,用系统创新能力inn表示。
考虑其它环境因素Z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公式(10)可改进为:
Y=F(inn,K,L,Z)
(11)
其中,Y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用ehq表示;系统创新能力inn与生态位适宜度suit直接相关,二者是一种函数关系;Z用控制变量(外商投资fdi、市场化程度market、基础设施infra)表示。公式(11)可改进为:
ehq=F(inn(suit),K,L,fdi,market,infra)
(12)
假定K、L不变,考虑系统创新能力inn与生态位适宜度suit的函数关系,可得到:
inn=g(suit,fdi,market,infra)
(13)
公式(13)可简化为:
ehq=F(inn(suit),fdi,market,infra)
(14)
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公式(14)和公式(15)相关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得到:
lninnit=cit+αsuitit+λ1lnfdiit+λ2lnmarketit+λ3lninfrait+μit
(15)
lnehqit=cit+αlninnit+λ1lnfdiit+λ2lnmarketit+λ3lninfrait+μit
(16)
lnehqit=cit+αlninnit(suitit)+λ1lnfdiit+λ2lnmarketit+λ3lninfrait+μit
(17)
3.1.2 面板门槛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Hansen[18]构建的面板门槛模型,估计相关变量是否存在门槛效应非线性关系。
yit=cit+β1xitI(qit≤γ1)+β2xitI(γ1
(18)
其中,i代表地区;t代表时间;y是被解释变量;x是解释变量;β1和β2代表回归系数;q是门槛变量;γ是经计算得出的门槛值;I(g)为示性函数,当符合示性函数中的条件时,示性函数取值为 1,否则为 0;c为常数项,μ为随机干扰项。
依据上文理论分析,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本文对Hansen[18]的面板门槛模型加以改进,分别构建以创新生态位适宜度、系统创新能力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
lninnit=cit+α1suititI(suitit≤γ1)+α2suititI(γ1
(19)
lnehqit=cit+α1lninnitI(lninnit≤γ1)+α2lninnitI(γ1
(20)
lnehqit=cit+α1lninnitI(suitit≤γ1)+α2lninnitI(γ1
(21)
上式中,suitit为i地区第t年的生态位适宜度值;ehqit为i地区第t年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值,由经济总量、经济结构、经济效益3部分组成;fdiit为i地区第t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marketit为i地区第t年私营和个体就业数占总人口的相对比重;infrait为i地区第t年的人均公路里程,用以反映基础设施水平;μit为误差项。
模型(19)~(21)各种变量及说明见表3。系统创新能力与经济高质量数据来源、测度方法同上,限于篇幅,测度结果不再列出。
表3 变量说明
3.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3.2.1 门槛效应检验
本文运用Stata15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对门槛效应进行显著性检验,验证门槛模型构建的合理性,找出门槛个数,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见,生态位适宜度均通过单一门槛和双门槛显著性检验,而均未通过三门槛显著性检验。由此可见,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
表4 门槛模型检验结果
3.2.2 结果分析
运用Stata13对模型(19)~(21)进行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1)在表5模型(19)中,当被解释变量为创新能力、解释变量及门槛变量均为生态位适宜度时,生态位适宜度的两个门槛值分别为0.478和0.525。当生态位适宜度处于suit<0.478、0.478≤suit<0.525、suit≥.525时,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732(在10%水平下不显著)、1.931(在1%水平下显著)、4.508(在1%水平下显著)。可见,生态位适宜度不同门槛区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不同,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存在正向递增影响。这说明,生态位适宜度高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间协同运作更加合理有效,能够显著提升系统创新能力。
(2)在表5模型(20)中,当被解释变量为高质量发展、解释变量及门槛变量均为创新能力时,创新能力两个门槛值分别为14.471和15.884。当创新能力处于lninn<14.471、14.471≤lninn<15.884、lninn≥15.884时,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127(在1%水平下显著)、0.161(在1%水平下显著)、0.205(在1%水平下显著)。创新能力处于不同门槛区间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不同。可见,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边际递增影响。这说明,创新能力高的地区更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在表5模型(21)中,当被解释变量为高质量发展、解释变量为创新能力、门槛变量为生态位适宜度时,生态位适宜度的两个门槛值分别为0.455和0.478。当生态位适宜度处于suit<0.455、0.455≤suit<0.478、suit≥0.478时,其回归系数分别为0.118(在1%水平下显著)、0.239(在1%水平下显著)、0.293(在1%水平下显著)。由此可见,创新能力在生态位适宜度处于不同门槛区间时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不同,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正向递增影响。这说明,生态位适宜度高的地区创新能力更能有效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5 模型(19)~(21)回归结果
(4)外商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创新能力有不显著负向影响。这说明,外商投资会带来经济总量与经济效益增长,且一定程度上抑制系统创新能力。这是因为:外资企业为维护自身地位,对核心技术严密封锁,抢走人才,而内资企业员工吸收能力有限,抑制自身对外部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市场化程度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改革优化了各类创新主体竞争与合作环境,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对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均有不显著负向影响,说明我国基础设施数量与质量有待提升,以有效发挥其对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据此,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3: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双门槛效应,且影响效应边际递增。
4 结语
4.1 研究结论
本文深入剖析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构建门槛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除西藏外)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创新能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测量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运用Arcgis软件对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区域创新生态位适宜度集聚特征明显,可分为“三足鼎立型”“长三角主导型”“中部主导型”“西部主导型”4个板块。其中,“三足鼎立型”包括北京、江苏、广东3个省市,生态位适宜度高;“长三角主导型”包括上海、山东、浙江3个东部沿海省市,生态位适宜度较高;“中部主导型”包括13个省市,生态位适宜度中等,具有良好上升趋势;“西部主导型”包括经济欠发达及西部大部分地区的11个省市,生态位适宜度较低。
(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表现为区域非均衡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态势,马太效应显著,部分中西部省市进步明显。东部及沿海地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水平整体高于西部及内陆地区,由于这些地区靠近沿海与长江,地理优势明显,高校与科研机构多,易于吸引高端人才,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生态位适宜度对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位适宜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存在双门槛效应,且影响效应边际递增。这说明,生态位适宜度高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间协同运作更加合理有效,能够显著提升系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高的地区更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位适宜度高的地区创新能力更能有效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2 对策建议
依据上文结论,本文提出以下3个有效提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依据不同板块生态位适宜度实际情况,实施差异化政策,有效提升各个板块创新系统生态位适宜度。首先,率先实现“三足鼎立型”和“长三角主导型”地区优化发展。这些地区创新主体应加强合作创新、相互学习与交流,继续保持相互溢出;其次,积极推进“中部主导”地区崛起。中部地区企业应加强与东部地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溢出,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中部地区企业应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跨越地区门槛效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再次,有效提升“西部主导”地区生态位适宜度。西部地区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应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服务环境,企业应加大研发与商业化力度,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2)促进各区域生态位适宜度均衡发展,消除马太效应,西部地区应有效提升生态位适宜度。首先,应挖掘创新要素中的人力资源。通过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中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其次,优化创新要素中的财力资源配置。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带动相对落后城市经济发展;再次,增加创新主体中的企业数量。企业通过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形成特色鲜明、体系完整的产业集群;最后,完善政府支持环境。通过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制定落后地区优惠政策,完善政府间合作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有效流动。
(3)提高生态位适宜度和创新能力,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①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环境,促进创新主体、辅助主体间协同发展。企业与企业间通过合作共赢,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相互依存、互助互补关系,打造共生的创新生态系统;产学研主体通过互动互信、契约治理方式,相互开展有效合作;政府从法律法规、财政政策等方面对创新主体协同合作给予支持;用户立足市场需求,反向拉动产学研深度融合;②优化系统创新主体外部环境,多渠道提升系统创新能力。积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环境,从制度源头上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为推动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重视技术环境建设,营造宽容积极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逐步改善生活环境;③通过提升系统创新能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主体要加大内部研发经费与人员投入,提高基础研究能力,促进创新体实现跨组织间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产学研知识创新及新产品商业化有效互动,促进知识溢出,激发创新主体活力,释放系统创新效能。另外,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还应系统考虑创新主体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的交互作用,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要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金融支持与信息服务,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