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幽州台歌

2021-06-13

格言·校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陈子昂风骨诗文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②,后不见来者③。

念天地之悠悠④,独怆然而涕下⑤!

作者简况

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詩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陈子昂少年时慷慨任侠,举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他敢于陈述时弊,曾随武攸宜征契丹。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

其存诗共100多首,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清新豪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有《陈伯玉集》传世。

创作背景

在武则天当政时期,陈子昂被提拔为麟台正字、右拾遗,他敢于直谏,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然而,因为他屡次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曾经一度被诬陷为“逆觉”而被捕入狱。他胸怀大志,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报效祖国,一展宏图。可惜事与愿违,陈子昂爱进良言,都不被采纳,接连受挫。正是在这样国家命运堪忧,个人鸿志难伸的境况之下,他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空前绝后、旷绝千古的悲壮诗篇!

疑难注释

①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古属燕国国都。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②前:过去。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圣君。③后:未来。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选贤任能的贤明君主。④念:想到。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浩浩邈远的样子。⑤怆(chuàng)然:悲痛伤感的样子。涕:古时指眼泪。

诗文大意

先代的圣君,我没见到过,后代的明主,我也不可瞻望。

一想到宇宙浩渺、天地苍茫悠悠无限,我深感人生短暂;独自凭吊,我涕泪纵横凄恻悲愁!

诗文名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文欣赏

《登幽州台歌》是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这首短诗描写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无限的感慨。诗人怀才不遇、理想破灭,悲从中来,并以“山河虽依旧,人物各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表达了诗人苏世独立,苍茫孤独的落寞情怀。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个字的描写,而只是写登台后的个人感慨。诗篇风格明朗刚健,富有感染力,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成为绝唱千古的名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俯仰古今,时间漫长,诗人感慨先代那些礼资下士的圣君不复可见,后代知人善任的明主,也不可瞻望。他感叹自己具有远大的抱负,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却不被采纳,屡受打击,生不逢时,心情郁郁悲愤。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出了空间的辽阔无穷,宇宙悠悠无尽,人生瞬如朝露。以有限凄苦的短暂人生去面对苍茫浩瀚的无限宇宙之时,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免不了有对时世的感伤,以及人生失意、境遇堪忧的落寞情怀,又有谁不会声泪俱下,怆然悲戚呢?

这首诗深得《楚辞》的妙味,《楚辞》中《远游》篇便写到:“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这首诗从意境上更显得苍茫遒劲。

同时,在句式方面,诗人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前两句每句用五字,三个停顿,音节短促急切,传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诗各增加了一个虚字,多了一个停顿,音节就更加舒缓流畅,表现了他面对浩瀚的宇宙、悠悠的天地,那种人生的无奈和曼声的长叹。

在艺术表现上,全篇结构紧凑连贯,句式长短不齐,音节前紧后舒,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又留有充分的空间,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视野开阔,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诗人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做对比,把诗人慷慨悲壮、鲜亮感人的自我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分外动人,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又使读者读起来酣畅淋漓。

猜你喜欢

陈子昂风骨诗文
陈子昂:有实力,也要有机会
走遍万水千山
陈子昂毁琴成名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怀才不遇陈子昂
陈子昂摔琴传诗
风骨
风骨
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