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研究
2021-06-12黄国兵
黄国兵,吴 双
(1.长江科学院 水力学研究所,武汉 430010; 2.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长江中下游江湖治理与防洪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10)
1 研究背景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4个水电梯级(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的第一个梯级,为Ⅰ等大(1)型工程。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正常蓄水位975 m,死水位945 m,采用坝身泄洪加岸边泄洪洞分流,坝下天然水垫塘消能,引水发电系统为两岸地下式厂房,总装机容量为10 200 MW。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航运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乌东德工程规模和建设难度均位居世界前列,具有流量大(设计洪峰流量35 800 m3/s)、水头高(上、下游水头差最大达141.4 m)、河谷狭窄、岸坡陡峻(边坡坡比约为1∶0.2)、河床覆盖层深厚(52.4~65.5 m)和坝址上下游冲沟及断层发育等特点,使工程泄洪消能和运行调度等方面的水力学问题十分突出。从工程前期预可行性研究起,长江科学院全面参与了乌东德水电站各阶段的水力学研究工作,先后制作了十余座水力学模型开展试验研究,如泄洪建筑物的布置及体型优化[1-3]、消能防冲[4-5]、泄洪雾化[6]、施工导截流[7-8]和枢纽泄洪运行调度[9]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乌东德水电站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限于篇幅,本文仅针对乌东德水电站泄洪消能、施工导截流、泄洪雾化、电站分层取水等几个主要方面水力学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
2 坝身泄洪消能
2.1 水垫塘及二道坝研究
世界上已建窄河谷高坝多是采用全衬砌人工水垫塘消能,而乌东德水电站坝后挖除河床覆盖层后的水垫深为93.5~120.0 m,基岩抗冲流速达8.0~10.0 m/s,形成了消能区天然水垫优势。如何在确保工程泄洪消能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天然水垫优势,采用不护底的水垫塘消能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1∶100水工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当坝后水垫塘长约340 m、底宽约50 m、底板高程732 m时,坝身泄洪水垫塘流态呈典型的斜向淹没冲击射流流态(图1(a))。表中孔单独泄洪时,下泄水舌主流未触及水垫塘底板;在大坝设计工况(设计洪水位P=0.1%,流量Q=35 800 m3/s)及以上时,主流水体才会间歇性冲击水垫塘底板,水垫塘内漩滚强烈,消能充分;消能防冲设计工况(P=1%,Q=28 800 m3/s)下水垫塘底板和两侧边墙均无明显压力峰值(图1(b)),表明下泄水流未直接冲击底板和边墙;表中孔联合泄流工况时,表中孔碰撞水舌水流横向溅击在边坡长150 m、高60 m的范围内。考虑到边坡稳定及安全,坝后水垫塘采用护岸不护底结构型式是合理可行的。
图1 水垫塘内流态及底板压力分布Fig.1 Flow pattern and floor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plunge pool
可研阶段在水垫塘末端增设了二道坝,其作用除了可壅高水位加强水垫塘底板耐磨程度外,也可使水垫塘具备检修条件。通过试验比较了二道坝体型即双曲反拱型和混凝土重力坝型,2种坝型流态、压力分布和下游冲刷等水力指标基本相当,综合比较后采用重力坝型二道坝。通过试验比较了二道坝坝顶5个高程的冲淤情况,如表1所示。成果表明:坝顶高程过低(800.0 m)时,不能有效防止河床覆盖层被回流卷吸至塘内磨蚀边墙及底板(水垫塘底部淤积厚度达17.0 m);坝顶高程过高(830.5 m)时,又会引起自身消能防冲问题且不够经济;当高程为825.5 m时,可防止下游河床覆盖层回卷至水垫塘内(塘内无淤积)。
表1 不同二道坝坝顶高程下冲淤特征值(P=1%)Table 1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secondary crest elevations(P=1%)
为改善二道坝后下游河床冲刷,减轻左岸山体对主流的顶冲作用,引导过坝水流从河床中央通过,坝顶型式进行了“错台”“缺口”“缺口+错台”“斜导坎”等方案的比较试验。成果表明,在P=1%工况下坝顶825.5 m方案与其它几种方案相比,结果表明其冲坑形态、位置相近,左岸山体坡脚冲刷减轻1.5~4.5 m。从施工便捷等方面综合比较后,二道坝最终采用坝顶高程825.5 m方案。
2.2 表孔体型优化
坝身泄洪建筑物由5个表孔和6个中孔相间布置(孔编号均从左至右),采用挑跌流碰撞消能型式。表孔堰面采用溢流堰面(WES)曲线,中间3表孔孔口宽度由堰顶处12 m渐扩至出口处18 m,边表孔渐扩至出口处15 m。表中孔体型研究经历了预可研、可研及施工详图设计3个阶段,既要解决好水垫塘消能防冲问题(即尽可能使下泄水流入水分散、碰撞消能充分、塘底板冲刷较轻),又要降低表中孔水舌碰撞产生的横向溅水雾雨危害。本文重点比较了表孔不同挑角布置下的水垫塘底板冲刷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水垫塘底板基岩冲刷特征值(P=0.1%)Table 2 Characteristic values of bedrock scouring in plunge pool (P=0.1%)
方案1表孔水舌入水形态呈“中间近、两侧远”的“∪”型,下泄水流向心集中且水舌入射角较大,塘底板冲坑距坝体较近(0+190.0—0+250.0 m)。方案2将两边孔(1#、5#)采用-20°俯角、中间3孔采用5°挑角布置后,水舌形态呈“中间远、两侧近”的“∩”型,水流向心集中程度减轻,塘底板未见明显冲坑;在施工详图阶段,由于拱坝厚高比增加,试验观测到表孔泄流水体存在击打中孔弧门现象,后将表孔出口延长6.0 m(方案3),击打弧门现象消失,但相比方案2,底板冲刷加剧,最大冲深9.7 m。方案4将中间3#孔改为-5°,两边孔俯角加大(-25°)且增加小贴角(图2),试验发现表孔水舌呈扇形分3层与中孔水舌碰撞入水,消能充分,冲坑较浅且远离坝脚,横向溅水强度为13 mm/h,对边坡板块稳定较为有利。
图2 方案4表孔体型Fig.2 Surface holes in scheme 4
2.3 岸坡透水防护研究
乌东德护岸不护底水垫塘护坡板块采用“上部封闭自排、下部透水”的复合结构。由于在高速射流作用下,板块迎、背水面的动水压强差会导致边坡失稳破坏,制约水垫塘的安全运行,且岸坡透水防护研究极少,在高坝中未见应用。本文重点对岸坡透水板块研究进行阐述,主要研究了透水板块的水动力荷载、脉动压力在透水孔和缝隙间的传播规律,以及水面波动幅度和频率对板块稳定的影响。
在乌东德1∶50整体模型中进行试验研究,板块按几何相似和重力相似模拟,模型尺寸为20 cm×30 cm,厚4.0 cm,板块间、板块与基岩间的缝隙按止水完全破坏模拟,缝隙宽度按λ*=λL0.25[10]取值,即λ*=2.0 mm,满足缝隙流场和脉动压力相似,板块模拟示意如图3。通过左、右岸不同流态区域脉动压力比较试验发现,附壁射流区为透水板块稳定的控制性区域,脉动压力强度明显高于水舌冲击区和水面波动区,且左岸大于右岸。因此,在左岸附壁射流区重点模拟了6个透水板块(编号为1#—6#),在每个板块迎、背水面分别布置4个脉动压力测点,分别按透水孔单独透水、透水孔与缝隙联合透水以及四区独立的透水孔与缝隙联合透水3种透水方式进行试验,通过平均值法和瞬时压力过程叠加法进行脉动压力点、面转换得到透水板块的综合面脉动压力,前者考虑了迎、背水面脉动压力存在瞬时同步且同向的可能,后者考虑转换时存在的均化效应,表达式分别为:
图3 水垫塘透水板块示意图Fig.3 Schematic diagram of permeable plate of plunge pool
(2)
式中:P综合指板块的综合面脉动压力均方根;P迎i和P背i分别指板块迎、背水面各测点的脉动压力均方根;P′综合指板块的综合面脉动压力;P′迎i和P′背i分别指板块迎、背水面各测点的脉动压力过程;i为脉动压力测点编号。
表3为该透水方式不同泄洪工况的脉动压力试验成果。成果表明:透水孔和缝隙联合透水方式脉动压力较大,透水板块迎水面脉动压力值均大于背水面,表明脉动压力沿透水孔或缝隙从板块表面传播至背水面均有一定程度的衰减;采用平均值法得到的板块综合面脉动压力值大于压力过程叠加法计算值,作为板块稳定计算取值更偏于安全;6个板块在各试验工况下的综合脉动压力均方根值在(1.99~3.52)×9.81 kPa之间,脉动主频在0.50 Hz以下,优频范围为0.001~2.000 Hz;根据水垫塘波浪试验,水面波动幅值在3.82~15.01 m之间,远大于板块压力幅值(0.5~2.0 m),且波浪频率也与脉动频率存在差异,表明水面波动与板块脉动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不大。
表3 6个透水板块面脉动压力Table 3 Fluctuating pressure on six permeable plates
3 岸边泄洪消能
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3条泄洪洞均布置在左岸,从左至右依次为1#、2#和3#,采用长有压洞转弯接短落尾明流洞型式,下游设护底水垫塘消能[11]。单条隧洞长度均>1 650 m,单洞泄量超3 600 m3/s,压力洞段设计作用水头高达70余米,最大平均流速近25 m/s,平面59°的转弯使得下游压力特性更为复杂,且泄洪洞出口下游河床有巨型岩埂等。需要解决的水力学问题包括:有压段进出口流态及洞身压力、平面转弯的偏流影响、明流段掺气设施布置、出口挑流鼻坎体型及下游消能防冲等。
3.1 有压段进出口体型
开展了3#泄洪洞1∶50单体模型和1∶40局部减压模型试验。成果表明:泄洪洞进口段体型在试验工况各部位未出现异常压力特性,空化强度均处于初生阶段,最小水流空化数为1.58,无空蚀破坏危险;而出口段顶部压力跌落较大,且减压模型试验在渐变段顶部附近监测到较强的空化信号,尤其在979.38 m库水位下,水下噪声谱级80~200 kHz高频率段的空化噪声谱级差△SPLmax为13 dB,蒸汽型空化处于发展阶段。分析原因是出口渐变段洞顶压坡坡比过大,转折顶角区域使水流产生剪切作用。将压坡比由1∶7.5优化到1∶10,渐变段长度由25 m修改为35 m,压力特性明显改善,△SPLmax降为7~8 dB,空化处于初生阶段,空蚀危害得到有效遏制。
3.2 平面转弯偏流影响
三维数模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流在弯道中行进,在离心力作用下水流不对称运动逐渐发展,弯道截面流速呈内(右)侧小、外(左)侧大的特性,平面转弯起始截面的偏流系数为-0.007,结束截面的偏流系数0.116,水流偏流特性明显;但经转弯段后约150 m直段水流调整后,有压段出口渐变段圆截面和方截面的偏流系数明显降低,分别为0.035和0.029;从泄洪洞单体模型上测得的沿程压力分布(图4)也可以看到,有压转弯段左右壁面时均压力最大压差约(7~10)×9.81 kPa,水流进入下游顺直段后左右壁面的压差迅速减小,70 m后两侧压力基本调整均匀,不会对下游明流段的水流条件造成不利影响。
分析所用样品均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所有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测定3次,利用Origin 9.0统计数据绘图和SPSS 17.0软件进行邓肯均数差异显著性分析。
图4 泄洪洞沿程壁面压力分布(P=1%)Fig.4 Distribution of wall pressure along the spillway tunnel(P=1%)
3.3 明流段掺气减蚀措施
明流段全长466.5 m,由坡度i=0.030和i=0.268的直线段以及曲线连接段组成。从水力指标来看,明流段沿程流速约为25.1~36.9 m/s,尤其是曲线连接段及以下陡坡段的水流断面平均流速超过30 m/s,最小水流空化数为0.22~0.25,闸门启闭过程中空化特性更差,过流壁面极可能发生空化空蚀破坏,必须采取掺气设施进行保护。
在不同设计阶段研究比较了4种掺气坎方案(表4),4个方案掺气水力特性如表5所示。
表4 不同方案掺气坎特征参数(P=0.1%)Table 4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eration in different schemes(P=0.1%)
表5 不同方案掺气设施的水力特性和空腔形态特征参数(P=0.1%)Table 5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nd cavity shap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aeration facilities in different schemes(P=0.1%)
各方案掺气坎后均能形成稳定空腔,相对而言以推荐方案4综合指标较优(图5)。该方案在975 m以上工况运行时坎后能形成15~17 m长的稳定掺气空腔,空腔负压为(-0.2~-0.3)×9.81 kPa,通气孔最风速为27~38 m/s,水流单宽最大通气量为9~11 m2/s,冲击区临底水流掺气浓度可达4.2%~6.8%。在高速水流表面自掺气[12]和掺气设施底部强制掺气的共同作用下,掺气坎下游约155 m流道全断面水体掺气充分,只要设1级掺气坎便可以有效减免过流壁面发生空蚀破坏。
图5 方案4掺气设施体型Fig.5 Aeration facility in scheme 4
3.4 出口鼻坎体型优化
泄洪洞左侧为发育花山泥石流沟,且从节省工程量角度考虑,在满足消能安全的情况下水垫塘下挖应尽量浅,因此在水垫塘布置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为解决泄洪洞下游泄洪消能难题,需要通过优化泄洪洞出口鼻坎体型去调整、引导泄洪水流在水垫塘内充分消能以减轻护坦后下游河床冲刷,保持左侧山体的稳定。
在1∶100水工整体模型上开展了窄缝式、分流墩式和扩散式3种出口布置共6个方案的比较试验,成果如表6所示。窄缝方案水体较薄且左右摆动,尾坎前后水流衔接较差,下游河床冲刷较深;分流墩方案水舌扩散较好,中间洞泄洪水体与两侧水体充分碰撞,水垫塘内消能充分,底板、边坡及尾坎均无明显水流冲击,下游河床左岸冲刷轻微,但泄洪水舌碰撞必然导致雾化雨强增加,会增大水垫塘左岸山体发生泥石流的风险,同时在流速高达40 m/s的部位设分流墩,空蚀破坏风险较大;扩散方案中间孔水舌充分扩散,两侧孔水舌为防止与中间孔水舌碰撞,利用出口高程不同调整水舌落点,可充分利用水垫塘消能,下游左岸河床冲刷较浅,相比方案5,方案6扩散角增大(图6),水舌入水宽度增加,水垫塘消能更充分,底板、左边坡及尾坎均无明显水流冲击,尾坎处水流衔接平顺,下游河床冲刷也较轻,为推荐方案。
表6 不同方案泄洪洞出口体型及冲刷水力特性(Q=15 200 m3/s、三洞联合泄流工况)Table 6 Shape parameters and scour characteristics at the outlet of spillway tunnel in different schemes (combined discharge with Q=15 200 m3/s)
图6 方案6泄洪洞出口俯视图Fig.6 Vertical view of spillway tunnel outlet in scheme 6
4 泄洪雾化
在巨大泄洪流量和泄洪落差驱动下, 泄洪水舌空中相互碰撞和入水激溅必将产生雾化, 引起的局部强降雨可能造成厂房淹没及机电设备损坏、 两岸边坡失稳产生垮塌以及交通困难甚至中断等问题[13], 必须通过试验预测各工况的泄洪雾雨强度及分布特性,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免雾化危害。
在1∶50水工整体模型上对各泄流工况下大坝下游泄洪雾化成因、降雨强度、范围及雾流影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式(3)建立模型雨强与原型雨强的比尺关系[14],得到各测点原型雾化降雨强度。
sp=sfLr1.63~1.65+sgLr1.0~1.2。
(3)
从两岸边坡雨强分布等值线图(图7)可以看出,在泄洪消能工况下,水垫塘段(桩号0+300 m以内)两岸岸坡雨强大,变化较快,右岸880 m高程、桩号0+200 m处的雨强达到4 685 mm/h,两岸雨强分布基本对称。以0 mm/h的降雨等值线作为浓雾区的外包络线,各工况下浓雾区最大影响高程约为990 m,最远影响桩号约为0+700 m。
图7 两岸边坡雨强分布等值线(P=1%)Fig.7 Calculated contours of rainfall intensity distribu- tion on slopes of both banks (P=1%)
取P=1%作为泄洪雾化防护的设计工况,对两岸边坡进行分级和分区防护:左岸0+100—0+300 m范围、高程920 m以下,右岸0+100—0+350 m范围、高程900 m以下基本位于Ⅰ级降雨区(>600 mm/h),两岸边坡可采用混凝土护坡,并设排水设施;Ⅱ级雾化降雨区(200~600 mm/h)内的两岸边坡可采用喷混凝土和锚杆保护;Ⅲ级雾化降雨区(10~200 mm/h)雨强两岸边坡可采用砌石或喷混凝土等进行保护;Ⅳ级以下的雾化降雨区(10 mm/h以下)雨强小于自然大暴雨等级,防护方法类同于自然降雨的防护方法,对雾化降雨影响区内的两岸边坡上的裂缝和断层进行喷锚保护,对公路高边坡进行柔性防护等。
5 施工导流与截流
5.1 导流洞下游河床岸坡防护研究
导流建筑物主要包括上下游土石围堰、5条导流隧洞(左岸2条低洞,右岸两低一高3条导流洞)及隧洞进出口围堰。导流设计流量为26 600 m3/s (P=2%),低洞过流面积高达373.15 m2,左侧导流洞出口下游为深厚覆盖层河床,抗冲流速在1 m/s以下。在大流量、深厚覆盖层上进行施工导流,导流洞出口下游消能防冲及岸坡防护是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
根据左右岸导流洞出口下游流速分布(图8),在左侧洞出口反坡长200 m范围内,采用2 m×2 m×2 m的钢筋石笼进行防护,在右侧洞出口后硝沟边坡采用块石(中值粒径D50=1.1~1.3 m)进行防护。试验发现在P=2%工况下,尾部约70 m长范围内的钢筋笼均被冲走,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后将所有钢筋笼通过铰接串起形成钢筋石笼柔性毯[15]进行试验,仅在最下游左侧约40 m长范围内因底部覆盖层被淘刷产生少量倾斜,下游冲刷深度和范围均优于特大块石和单体钢筋石笼防护,可确保导流建筑物和下游岸坡安全。
图8 导流隧洞过流期出口下游流速分布等值线Fig.8 Contour map of f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 downstream the outlet of the diversion tunnel in flow period
5.2 围堰过流度汛安全研究
由于施工进度限制,在汛期须采用临时防护措施保障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平台过流度汛安全。但大流量、深厚覆盖层条件下过水围堰防护难度较大,存在最不利工况不易确定,围堰上下游落差大,过堰水流形态复杂以及围堰下坡脚淘刷易导致堰体失稳等难题。
通过施工度汛1∶100模型试验,研究提出了过水围堰分级整流技术(图9),即堰顶采用前高后低2个不同高程平台的复合断面以实现逐级消能、分区防护、减少冲刷的目的。经不同组合比较试验后确定:上游围堰上、下游台阶高程分别为834.5 m和830.0 m,下游围堰上、下游台阶高程分别为831.0 m和826.0 m;根据P=5%工况下围堰各台阶流速分布(图10),试验确定上游围堰从上游至下游依次采用“大块石+钢筋石笼+混凝土面板”分区防护,下游围堰采用“钢筋石笼+混凝土面板+钢筋石笼”防护,同时为防止堰后深厚覆盖层堰基冲刷,在上下游围堰尾部布置了防冲抛石保护。模型试验及2015年8—9月进行的乌东德度汛原型观测成果均表明,过水围堰防护安全有效,且分区防护使得堰体重点防护部位面积减少40%,大大降低了防护成本。
图9 围堰横剖面示意图Fig.9 Schematic diagram of cross section of cofferdam
图10 过水围堰流速分布(Q5%=23 600 m3/s)Fig.10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overflow cofferdam (Q5%=23 600 m3/s)
5.3 降低截流难度措施研究
乌东德截流最大流量为7 280 m3/s,终落差达4 m、龙口流速6~7 m/s,截流水力指标较高;加上戗堤所处河段河床覆盖层抗冲流速为2.5 m/s,抗冲性能较差,使得截流难度较高。为降低截流难度,在1∶100施工截流模型上研究比较了截流基本方案、戗堤顶宽比较方案、流量敏感性试验方案和双戗堤截流方案等,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截流方案特征值比较Table 7 Comparison of characteristic values among different closure schemes
基本方案(戗堤顶宽30 m)截流进占过程中,戗堤内河床覆盖层冲刷约4 m,当龙口底部合龙形成三角形断面后,抛投料对戗堤内覆盖层起到了保护作用,截流合龙后,戗堤下游覆盖层冲深约11.4 m,冲坑最深点位于戗堤下游坡脚后20 m处,截流过程中抛投料流失量很小,约为800 m3。
戗堤顶宽从30 m增加至40 m,各水力特征值变化不明显,增加至50 m后,宽戗效应逐渐显现,截流过程中不需要采用大石。
当流量减小至5 000 m3/s时,截流终落差为2.9 m,难度明显降低,截流过程中可不使用大石。
6 电站分层取水
乌东德库区水温呈季节性分层状态,电站运行对下游水温过程有一定程度的春季低温水影响,不利于下游鱼类的繁殖生长[16]。为减轻这一影响,地下电站分层取水进水口采用叠梁门方案,利用备用拦污栅槽放置叠梁门以调整取水高度,但放置叠梁门后存在进口出现自由堰流、水面跌落和大幅波动等不利流态,低水位条件下诱发危害性吸气漩涡,叠梁门门顶最小运行水深不易确定等问题。
在1∶30电站进水口模型上对叠梁门分层取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原设计方案进水口左右岸布置了6层闸墩间支撑梁与进水塔上游挡墙连接,死水位945 m水面下有3层支撑梁。随着叠梁门层数的增加,拦污栅前后水面跌落逐渐增大,进口出现漏斗漩涡的频次和进入流道的气泡增加,不利于电站安全运行。以往研究成果表明将支撑梁顶面布置在特征水位以下0.3~0.5 m可以起到破除表面漩涡的作用[17],因此,在不改变进口流道体型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拦污栅结构体的支撑布置,即在945 m和952 m特征水位以下0.35 m均布置一层水平支撑梁,同时根据结构受力增加了一层支撑梁(图11),试验观测到进口流态得到明显改善。表8为库水位945 m下2种方案各项指标的比较,综合电站进水口表面流态、流道气泡、门井水位波动以及进口段水头损失认为:945 m水位条件下进口放置1~4层叠梁门,952 m下放置1~5层叠梁门,975 m下放置1~8层叠梁门,其进口均不会产生有害漩涡流态。
图11 拦污栅结构体优化方案剖面图Fig.11 Sectional view of optimized scheme oftrash rack structure
表8 原方案与优化方案指标比较(库水位945 m)Table 8 Comparison of indicators between the original plan and the optimized plan (reservoir water level: 945 m)
7 结 语
针对乌东德水电站主要水力学问题,开展了系列比尺水工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计算,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本文重点阐述了坝身和岸边泄洪消能、施工导流和截流、电站分层取水等主要水力学成果,包括泄洪建筑物布置及表孔体型优化、护岸不护底水垫塘水力特性、二道坝体型优化、水垫塘透水边坡模拟分析方法及脉动压力传播特性、泄洪洞掺气设施布置及出口体型优化、泄洪雾化测试分析方法及雾雨分布和防护、导流洞出口下游钢筋笼柔性毯防护、过水围堰分级整流技术、截流进占及降低截流难度措施、电站叠梁门分层取水布置及水力特性等。这些成果在解决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借鉴。
乌东德水电站于2020年6月29日实现了首批2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永攀科技新高峰,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更好造福人民”。长江科学院已承接了乌东德水电站大坝及电站水力学原型观测任务,已对首批发电机组、泄洪洞及大坝泄洪进行了初步水力学观测,今后将陆续深入开展坝身及泄洪洞泄洪及电站机组过流原型观测等工作,在确保工程泄洪运行安全的同时,积累更加丰富的工程原、模型对比资料及经验,以推动水力学学科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