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2021-06-12余凯丽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3期
关键词:附加值文化产业规模

◆ 余凯丽

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的新兴绿色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地位日益显著。早在2013 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文化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但更多集中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文化产品。因此,本文将从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及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展开分析,以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改善我国出口贸易结构。

一、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规模

根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从2016 年到2019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逐渐增长,从885.2 亿美元上涨至1114.5 亿美元。其中出口规模从786.6 亿美元上涨至998.9 亿美元,进口规模从98.6 亿美元上涨至115.7 亿美元。可见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长期处于顺差阶段,且顺差逐年上升。但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更多集中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文化硬件上。2019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值达1114.5 亿美元,相比2018 年增长8.9%。其中,文化产品出口总值为998.9 亿美元,相比2018 年上涨7.9%;进口总值为115.7 亿美元,相比2018 年上涨17.4%。

图1.1 2016-2018 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

(二)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结构分布

根据UN COMTRADE 显示,2010 年-2018 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中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占比一直最高,2018 年该类商品占总文化产品出口的70.63%。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主要包括不同规格的雕像、陶器、针织装饰品等。从国外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说,对于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陶瓷类制品的需求较高,尤其是来自景德镇的陶瓷制品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但是雕像和针织制品则大多属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产品,大多来自于江浙一带小商品市场。其次是表演和庆祝活动类及音像和交互媒介类商品,2018 年分别占比11.47%、11.33%。而书籍和报刊类、设计和创意服务类占比较低,但均属于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商品。我国应更积极推进这两类商品的出口,增强国际上的文化竞争力。

图1.2 2010-2018 年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结构分布

通过上述分析,应该客观看待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因为其中劳动密集型的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占比十分庞大,在今后文化产品出口贸易中应更注重出口质量的提高。

(三)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国别分布

根据联合国贸易商品数据库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地区较为集中,美国、荷兰、英国和日本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如果将出口目的国按照类似的文化特征或包含相似文化要素的特点进行划分,参考德国学者家格雷布内尔对于文化圈的划分,我国文化产品出口集中于两个文化圈,分别是以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等组成的拉丁文化圈,以日本、新加坡等组成的东亚文化圈。

可见,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国分布相对集中,为此我们考虑目的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文化相对亲近的两国需求较为相似,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差异较大的国家,国内对于该类商品的供给较少,因此为满足国内需求需要进行进口活动,即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但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文化差异较大也会导致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抑制我国文化产品出口。

二、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讨论影响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首先,从文化产品出口目的国需求角度出发。经济学中,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偏好、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及预期,对于文化产品出口而言,我们将从目的国的经济水平,文化距离,进口壁垒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次,从我国文化产品供给方面探讨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文化产业规模、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产业创新等。

(一)目的国需求角度

1.目的国经济水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会从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上升至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多体现为人们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随着目的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均国民收入不断上升,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这和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国别分布中,占比排名靠前的均以发达国家为主相一致。发达国家消费者人均收入相对较高,因此对于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文化产品的需求也会更高。

2.文化距离。出口目的国与我国的文化距离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我们从两个角度讨论。其一,对于文化距离较小,文化背景、语言等相近的国家而言,需求更为相似,例如东亚部分国家。其二,对于文化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消费者对于部分产品有着完全相反的见解,此时会产生“文化折扣”,文化距离大会抑制文化产品的出口。但是对于一些充满异域风情,能给消费者带来完全不一样文化体验的商品,此时文化距离越大,该类文化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更大。因此,文化距离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可正向可负向,需要参考具体产品展开讨论。

3.进口壁垒。贸易壁垒高的国家会抑制贸易往来,反之,贸易壁垒低的国家对贸易往来有促进作用。文化产品进口壁垒包括关税、进口许可证、服务壁垒、进口配额等。以我国影视出口为例,进口许可证制度被印度、法国、韩国等国家采用,要出口该类商品必须提前获得该国的进口许可证,因此,进口壁垒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出口国供给角度

1.文化产业规模。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大,参考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 年我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86624 亿元,相比2018 年增长7%。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为5.8 万家。文化产业生产规模越大,意味着我国对于文化产业的投入越大。因此,一方面会带来文化产品出口供给规模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规模的提升,会给文化产品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2.文化产业政策。我国对于文化产业或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关政策对于文化产品的出口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国际上对我国文化产品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贸易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家政策法规首先强调了文化贸易的重点支持内容。再者,对于部分文化产品的税收支持甚至做到出口零税收,这对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最后,在海关审批方面,文化产品出口享受通关便利,贸易便利化的提高也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3.文化产业创新。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更多集中于附加值相对较低的视觉艺术和手工艺类商品,要提高文化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可以通过文化产业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文化资源支持。文化产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相关资源的支持对于文化产业附加值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

三、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建议

我国属于文化产品出口大国,结合以上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品出口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对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的贸易政策倾斜。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减少文化相关产业的税收,提供对文化企业的政策性贷款等手段,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从文化产品贸易的角度看,提高文化产品的通关效率,降低目的国进口关税等手段也可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

二是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附加值,可以通过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建立人才引进体系等形式实现。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加大对于科技研发的支持也是有力的途径。

三是增加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国外消费者对于我国文化产品的认可度,降低“文化折扣”带来的出口抑制作用。例如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提高国际上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喜爱程度。

猜你喜欢

附加值文化产业规模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
炼厂低附加值硫磺作改性沥青稳定剂的探索研究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附加值
附加值
附加值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