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补丁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子宫局部收缩乏力中减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6-12柴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出血点补丁出血量

柴媛

在临床分娩的时候,会因为多种危险因素而导致出现子宫纤维过度伸展的表现,这也会使得产妇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所以在面临如上情况的时候如果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性治疗,产妇因此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来保证生命安全,但切除子宫会产生严重的身心损害。现如今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手段就是实施药物治疗,也可以进行子宫填塞或者子宫按摩,通过子宫动脉结扎也能够进行治疗,不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也存在差异[1]。最为普遍的治疗手段就是药物治疗和按摩子宫,但治疗具有较高的感染几率,产妇术后恢复较差[2]。本文主要研究将子宫补丁缝合术应用在剖宫产术子宫局部收缩乏力的产妇中,分析对减少出血的影响,详情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选择2019 年3 月~2020 年7 月本院剖宫产术子宫局部收缩乏力产妇72 例,按照入院挂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奇数)及对照组(偶数),各36例。观察组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7例;年龄22~36 岁,平均年龄(28.82±5.55)岁。对照组中,初产妇18 例,经产妇18 例;年龄21~37 岁,平均年龄(28.28±5.89)岁。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病例得到确诊,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产妇的临床资料经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研究对象均为到本院进行剖宫产,并发生子宫局部收缩乏力的产妇,研究对象均得到确诊,经过《妇产科学》提示存在剖宫产指征;②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头位妊娠;③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的妇科疾病的产妇;②对剖宫产手术不耐受的产妇;③凝血功能障碍/近期服用过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的产妇;④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⑤合并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的产妇、无法正常沟通交流的产妇;⑥对本文知情,但却不配合进行本文研究的产妇。

1.3 治疗方法 所有产妇均实施硬膜外麻醉,并进行剖宫产手术,所有研究对象手术后均出现子宫局部收缩乏力的表现。

对照组应用子宫按摩+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的方案进行治疗。当产妇将胎儿娩出体外以后首先对产妇进行子宫按摩,子宫体局部注射缩宫素(20 U),如果产妇合并前置胎盘,则需要进行徒手剥离,将羊水吸除干净后指导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3]。

观察组应用子宫补丁缝合术进行治疗。如果产妇合并严重的前置胎盘,要给予肌内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然后给予快速子宫补丁缝合,对胎盘着床的部位加以缝补,可以实现满意的止血效果。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子宫按摩,通过注射缩宫素进行治疗。治疗的过程中,要将子宫脱出产妇的腹腔,找到胎盘的附着部位,明确子宫的肌层,然后对缝合面进行确定,使用1 号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缝合,缝合的过程中沿着浆膜层采用垂直刺入的方式刺穿肌肉到达宫腔内,针脚距离约为1 cm,缝合形成“□”状,注意在缝合的时候不能够使针脚过紧,缝合过程中需要对基层进行挤压,完成修补后进行打结[4]。对产妇的子宫体和子宫下段的子宫壁进行多次缝合,如果子宫下段的子宫壁存在出血点,还要对宫腔的黏膜肌层进行缝补,在子宫横纹口部位以出血点为中心进行缝合,缝合的时候从浆膜层穿入,一直到达子宫肌层的2/3 处,但要注意不能穿破浆膜层,然后在子宫肌层换行,并在浆膜面进行打结。如果有较深的宫颈出血,还要将子宫提到切口之外,密切了解出血点的状况,根据出血点所在的部位进行相对应的缝合处理。如果出血点位于宫颈前壁,需要将膀胱进行下推或者反折,然后再进行缝合。如果出血点位于子宫的后壁,可以直接将直肠进行下推来进行子宫下段后壁的缝合。缝合的时候要了解出血点的状况,尽可能防止对周围子宫静脉和输尿管产生损伤,出血停止后观察0.5 h,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之后进行最终的缝合[5]。

两组产妇治疗结束后,如果出血无法停止或者产妇有凝血功能障碍,需要立刻准备切除子宫。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为负压吸引器和产妇臀下垫敷料的吸血量的总和;止血时间主要从出血开始计算,一直到宫腔止血结束后;术后2 h 出血量是手术后卧床2 h 的出血量。②比较两组产妇的子宫切除和产褥病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比较 ()

表1 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产妇的子宫切除和产褥病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为0,产褥病发生率为2.78%,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子宫切除和产褥病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产科危急病症,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产妇死亡,所以要引起临床的重视。有很大一部分的产后出血是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因分娩属于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很多产妇都存在紧张的情绪,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产程时间延长,这样就会容易导致分娩时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的表现[2]。产后出血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这也是比较危险的一种病症,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则会导致母婴的生命安全受到影响和威胁[6,7]。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对较为复杂,其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因为分娩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此过程中如果产妇出现过度的紧张等多种不良情绪,或者产程时间延长、子宫畸形等都容易导致出现子宫收缩乏力[8]。

本文主要研究将子宫补丁缝合术应用在剖宫产术子宫局部收缩乏力当中对减少出血的效果,通过分析能够看出,观察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574.33± 52.46)ml、术后2 h 出血量(41.26±10.33)ml 少于对照组的(684.43±59.47)、(70.78±15.26)ml,止血时间(6.43±1.32)min 短于对照组的(17.04±2.9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为0,产褥病发生率为2.78%,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能够证明子宫补丁缝合术的价值。因为这种手术方案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肌层挤压,能够防止出血点附近的弓状动脉等出现出血,可以有效达到止血的目的,还能阻断局部末梢的血供对子宫动脉等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将子宫补丁缝合术应用在剖宫产术子宫局部收缩乏力的治疗当中可以有效的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 h 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子宫切除率和产褥病的发生率,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手段。

猜你喜欢

出血点补丁出血量
补丁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健胃补丁
绣朵花儿当补丁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Mutually Beneficial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关于补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