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2021-06-12杨健齐杨林张健平曾昭勇谭健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髋臼假体股骨颈

杨健齐 杨林 张健平 曾昭勇 谭健韶

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如治疗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甚至致残。目前,股骨颈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已获得广泛运用[1,2]。本次研究将本院2017 年5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62 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 年5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62 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研究,依据信封随机法分为全髋组与半髋组,各31 例。全髋组中,女19 例,男12 例;年龄65~87 岁,平均年龄(72.6± 11.3)岁。半髋组中,女18 例,男13 例;年 龄66~ 89 岁,平均年龄(74.1±9.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股骨颈骨折诊断明确且患者>60 岁。排除标准[3]:①存在贫血及其他严重脏器疾病;②存在帕金森病等精神疾病;③创伤性关节炎患者;④存在其他手术禁忌证;⑤骨质疏松及其他不能使用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手术治疗,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钝性分离臀大肌,显露髋关节,切开关节囊,股骨颈显露后小转子上方截断,对髋臼内软组织以及残留骨赘清理干净后,全髋组植入髋臼假体,安装内衬后扩髓打入生物型股骨柄假体,安装合适长度的股骨颈球头后复位检查活动自如,松紧度合适。半髋组仅对股骨侧进行假体植入,手术入路同全髋组患者,打入股骨端假体后安装双动头,检查髋关节活动度自如,放置引流切口缝合[4]。所有患者均使用强生公司髋关节植入物,股骨侧均使用同一种生物型假体(Corail 羟基磷灰石全涂层股骨柄),全髋置换的患者髋臼侧使用Pinnacle 髋臼杯系统及MARATHON高交联聚乙烯内衬。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手术优良率依据Harris 评分[5]进行判定,判定标准:优:91 分≤评分≤100 分;良:81 分≤评分≤90 分;中:71 分≤评分≤80 分;差:评分≤70 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手术并发症包括脱位、感染、血栓栓塞、假体周围骨折、神经血管损伤、无菌性松动等。围手术期失血量包括显性失血量和隐形失血量,总失血量通过Gross[6]的公式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全髋组患者手术优良率高于半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对比 全髋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多于半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对比 ()

表2 两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对比 ()

注:与半髋组对比,aP<0.05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均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均能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区别在于全髋置换术需要置入髋臼假体,能够减少髋臼软骨同金属股骨双动头之间的摩擦,增加稳定性,可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效果[2];后者操作简单,表现出较少出血量,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7]。

本研究发现,全髋组患者手术优良率高于半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围手术期失血量多于半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显示,全髋置换术同时植入髋臼侧及股骨侧假体,半髋置换仅置换股骨侧假体,对于可能退变的髋臼无法改变,患者仍会残余疼痛,而且由于双动头的设计原理,患者术后部分生活也会受影响。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全髋置换术是明显优于半髋置换术的。两组间手术并发症,全髋手术操作步骤多,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半髋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与李冬冬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而Hansson 等[9]在2020 年对瑞典5815 名股骨颈骨折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全髋置换术全身相关并发症较少,但髋关节局部的并发症相对较多,不建议常规广泛使用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Li 等[10]的研究则表明,半髋置换术中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和非骨水泥型假体,非骨水泥假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最重要的是非骨水泥患者的假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为使研究的结果更具对比性,在纳入研究时就做出了准入选择,入组患者均使用股骨侧生物型假体,并未纳入骨水泥型假体的研究。据以上研究,对于身体条件好、年轻或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要求高的患者,建议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对于年纪大,身体机能差,贫血的患者,建议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保证治疗安全。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各有利弊,临床上需依据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术式展开治疗,以实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最佳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髋臼假体股骨颈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使用金属骨小梁髋臼和组配重建柄对伴严重骨缺损的松动人工髋关节进行翻修的治疗结果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髋臼周围截骨术中包容程度对Perthes病患儿术后疗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四肢骨肉瘤保肢术后假体断裂个性化翻修 10例报告
组配式与一体式股骨假体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DDH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