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IL-4、IL-6、D-D 在脑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检测价值

2021-06-12李怀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本院入院脑梗死

李怀生

脑梗死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在发病期间多导致血液供应区域的神经细胞发生缺血及缺氧等一系列改变,导致脑组织出现软化及坏死而引起相应的症状及改变,被认为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及致残的一类重要原因[1,2]。因此,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监测及诊断至关重要。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就IL-4、IL-6、D-D 在脑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检测价值进行探讨,旨在为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20 年5 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 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正常人60 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34 例,女26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4.54±5.11)岁。对照组中男37 例,女23 例;年龄51~73 岁,平均年龄为(63.20±4.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脑梗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3]中相关诊断标准,在本院行影像学检查后确诊;健康人员在本院行各项体检后检查结果均正常;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合并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抗纤溶制剂、抗凝血药物以及抗血小板药物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检测并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入院即刻、入院4~5 d、入院14 d 时IL-4、IL-6、D-D 的水平。具体检测方法:清晨6:00~7:00,所有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抽取2 ml 静脉血,采用凝集法测量D-D 水平,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IL-4 及IL-6 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试剂均购自上海仁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入院即刻、入院4~5 d,观察组IL-4、IL-6、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5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即刻和入院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L-4、IL-6、D-D 水平对比()

表1 两组IL-4、IL-6、D-D 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与入院即刻对比,bP<0.05;与入院4~5 d 对比,cP<0.05

3 讨论

据调查资料显示,脑梗死具有着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占全部脑卒中的80%以上,合并症较多,病情进展速度较快,预后较差,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4]。在当前临床工作中,临床医师通过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分期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给予有效的判断,以此制定用药对策,同时也可用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但在近年实际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并不稳定,反复进行影像学检查不仅容易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5]。因此,寻找并制定脑梗死相关的血清学指标以用于协助判断脑梗死病情变化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就IL-4、IL-6、D-D 在脑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检测价值进行探讨。其中IL-4 作为一种主要由Th2 细胞亚群、肥大细胞及B 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并分泌而来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具有较为复杂的生物学作用机制,与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具有密切关系,在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被认为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6]。另外,IL-4 还可对小胶质细胞的死亡产生较强的激活作用,同时还可对因组织损伤所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产生较强的抑制效果。IL-6作为一种可用于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主要通过Th17 淋巴细胞及诸多非淋巴细胞产生及分泌[7,8]。有报道指出,IL-6 与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具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被认为是评价神经功能恶化程度的可靠指标[9,10]。而D-D 则是一种多被用于反映机体纤溶系统激活情况的生物标志物,属于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其临床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可靠的反映出机体血栓形成及纤溶系统的激活过程[10,11]。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表明,D-D 与脑梗死患者疾病分型及预后方面具有着明显关系[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入院即刻、入院4~5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4~5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观察组IL-4、IL-6、D-D 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即刻和入院4~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IL-4、IL-6、D-D 表达水平进行早期检测,可帮助早期诊断疾病,对监测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IL-4、IL-6、D-D 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凝血及炎症反应具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脑梗死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有效指标。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对更多随访时间点下的IL-4、IL-6、D-D 表达水平进行探讨,旨在更好的分析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本院入院脑梗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伴吞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胃黏膜保护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神圣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