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信息技术学实践探究

2021-06-12孟伟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数字化核心学科

孟伟璐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扑面而来,作为非高考科目--信息技术学科的主要变化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那么,新课改下到底如何正确理解并有效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使得知识习得与能力素养相辅相成呢?本文立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究,实属笔者一孔短见,权当引玉之砖。

【关键字】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实践探究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晰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四个主要内容,意在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立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通过聆听名师优课、同行公开课、自我反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一、课堂教学方面

1.创设恰当问题情境,善于教材二次开发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充分吸收;知识溶于情境之中才能彰显活力和价值。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抓住学生爱玩天性,借助游戏、视频、实践、魔术、动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真实、鲜活、新奇的教学情景中高效完成探究任务。如:探秘二进制以“你来自哪颗星”游戏贯穿始终,算法学习中以游戏闯关导入。

核心素养是循序渐进形成的。但现实中我们发现,教材体现较多的是“技术”上的要求,语言表述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将“任务”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如:用学生校园生活学习素材制作电子相册和动漫作品,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Photoshop和Flash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2.开展主题项目学习,倡导深度合作探究

课程目标和内容的转变,驱动我们亟需转变教学方式和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必须践行问题解决与项目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项目任务为导向,根据兴趣爱好、技术水平等组建学习小组,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头脑风暴、深度学习,亲自体验、综合应用所学内容进行释疑解难、创新实践、智慧生成,这种高情感、高行为投入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信息感知、收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较大,可充分利用“小老师制”,在互帮互学中成长,提高自我效能感。

3.关注知识意义建构,重视迁移情感升华

学科核心素养指向过程,关注学生的真实体悟。因此,在问题探究中,要深入挖掘学科思想内涵,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开辟“立德树人”新空间;积极尝试“自组织学习理念”,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希沃白板等认知工具和信息技术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在项目解决中意义建构、重组新知,建立观点结构图将思维可视化融入课堂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创造性思维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通过分层任务(基础任务和高阶任务)和拓展升华,不仅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通过自主创意发散思维,确保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主动探究的“深入”、内驱力形成的“自发”,从而最大程度挖掘学生创造潜能。 如在讲程序分支结构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为主线,首先观看视频感受科技力量,接着借助学习单思考、讨论其工作原理、认识选择结构特点、绘制流程图,教师提供半成品程序,让学生根据理解用scratch实现自动避障、自动转向功能,最后布置开放任务---生活中汽车行驶还需哪些功能?思考哪些科技产品中可能用到选择结构?整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中探求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极大提升了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搭建智慧学习平台,倡导多元多维评价

开展项目学习必须要有支持教学过程和课程实施创新的专业化工具。技术进步能让学习更具温度与深度,更具发展性与可持续性,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创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运用计算机思维完成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微课、在线学习系统、网络公开课)与工具(智能手机、笔记本、开源硬件、应用软件、编程软件)表达思想、建构新知,创造性解决问题或创作有个性的数字化作品。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学科教学,让“人工智能”赋能“人智能”成为现实。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学习平台可以使教学从有限时段走向跨越时空,实现学习过程的高参与度,情感交流的高关注度,教学过程的高支持性,学生评价的高透明性,使课堂教学迈向开放融合。智慧课堂可实现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学生主导、课后及时反馈,学生以活动形式通过学习社区参与学习,可以提交作业、参与讨论、实时互动、点评点赞、分享心得、资料留存,教师可在线答疑解惑、实时方便。教学数据系统可记录学生课堂动态和“成长足迹”,动态监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自动生成统计报表,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自适应推送个性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关注每位学生发展。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大数据可以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提供过程性数据支撑,方便从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小组合作、课外应用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评价。

二、课外提升方面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持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还应在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1.开展研究性学习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学习内容,捕捉自己关注或感兴趣的小课题,小组合作调查、探究、实践,也可将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及工具,促使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查阅和搜集资料、研究和分析成果、展示与评价交流等综合能力,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2.课前一周一分享

每班按照学号每周由两位学生自主或合作,以PPT、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利用课前两分钟分享自己知道的前沿科技或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最新应用,可以在丰富课堂知识、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3.组织丰富社团活动

积极开展机器人、人工智能、创客、创意编程、无人机、航模、电脑绘画等科创类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计算思维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例如让学生创意设计社团纳新海报,自主搭建、创意编程实现垃圾分类,創意智造智能自动清洗白板等科技小产品。

总之,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素养形成、凝智于心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业务素养和水平,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注重学科德育渗透,重视课堂探究实践,建构数字教学环境,重构全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健康的技术价值追求,让学生在自主体验和合作感悟中逐渐增强信息意识、启迪计算思维、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良好信息社会责任,更好地引领学生认识和感知复杂多变的信息世界,促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发展。22ED67EA-D941-4C5C-B019-A5DFB0FA477D

猜你喜欢

数字化核心学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