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红缀紫之诗
2021-06-11高维生
高维生
一
初次见杨梅树,枝头残存少许果实,心中确实激动。尽管不属于我这个年龄段,却抑制不住冲动。
1964年出生的德国人彼得·渥雷本,立志成为自然资源守护者。大学时选择攻读林业经济学,毕业后20余年,在林业管理局做林务员。他说:“这让我的林务员生活突然再度变得精彩刺激,在森林里的每一天都像是探索之旅。”多年的林中生活,他对树有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树有人一样的记忆,自己的语言。
我站在树前,望着八九米高的常绿乔木,树皮灰色,纵向浅裂,树冠呈现圆球形。回味林务员说过的话,每一棵树都有情感,讲述一年四季经历的事情。杨梅是江南名水果,果皮富含单宁,可用作赤褐色染料,以及医药收敛剂。小时候,每次感冒发烧,母亲都会去附近小卖店,买一瓶杨梅水果罐头,也算给我解馋,并不是经常有这样机会的。有一年冬天,我患重感冒,母亲把仅有的杨梅罐头启开。一羹匙糖水,一颗杨梅,围着被子坐在热炕头上。糖水中的杨梅,每一颗入口爽滑,留下了深刻的味蕾记忆,酸甜可口的杨梅罐头,怎么都吃不腻。我50多岁的人,对杨梅罐头的喜爱仍然不减。
树上残存的几颗杨梅果子,由于太高不容易打下,它们躲过一次次险情,得以生存下来。我摘下一枚杨梅树叶子,看着纹络,想起学过的有关杨梅的成语。
芒种是麦子长成有芒,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收芒而播种,所以称芒种。芒种有许多习俗,民间有送花神、安苗祭祀、煮青梅的习俗。南方,5、6月份是杨梅成熟的季节,杨梅富含多种矿物质,调节酸堿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新鲜的杨梅酸涩,但加工后味道更佳,这过程便是煮梅。
青梅煮酒的说法,源于《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只是一本通俗小说,并不能作为史料证明。
罗贯中寻根查据,以《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改编而成。曹操和刘备论过天下英雄,并没有青梅煮酒,这不过是文学比喻,为了塑造形象。青梅煮酒不是酒中煮青梅,煮酒是一种酒名。
宋徽宗在艺术上造诣相当高,由于对绘画的爱好,便利用手中权力推动绘画,使宋代艺术前所未有的发展。他自创书法字体,后人称为瘦金体,画花鸟画山水自成院体。为了表达自己爱民之心,于是颁布大赦。这个时候,苏轼已经六十六岁,准备客死异乡,没有想到被召回。这件事情是悲喜交加,一边开心,一边难过。对于苏轼来说,真是大白天做梦,可以听到死亡脚步声,却天降大喜事。归途路上,乘坐一叶扁舟,离开谪居三年的儋州。
宋代诗人苏轼写过《自题金山画像》,他说自己的心,如同烧成灰的木头,身体是一只没有系缆绳的小船。这种伤感的说法,在他这个年纪不是作秀的表演,而是从心中发出的呐喊声。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复杂的感情交织在一起。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这首诗时,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诗人满头白发,一双走遍千山万水的腿脚,已经不灵便了。当他回望生命之路,兴衰反复,命运充满不顺,屡受挫折。纵然有浩瀚之气,也化为一声长叹。
扁舟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又是一种象征。承载古代文人情感,形成独特扁舟观念,它敢于追求自我价值,解脱世俗束缚。漂泊是内涵深刻大词,古代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难以把握的感慨。扁舟不是符号,它是游子漂泊的依靠,客居异乡人愁绪的寄托。
归来途中,苏轼一路上各种情感交织,感触很多。他写下许多诗作,其中一首便是《赠岭上梅》。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诗中表达了苏轼超凡脱俗的心境,一年四季,经受风雨霜雪变化,等待便不再是季节的变迁。
宋代词人姜夔《鹧鸪天》云:“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宋代名家吴泳《八声甘州·和季永弟思归》:“况值清和时候,正青梅未熟,煮酒新开。”诸多文人墨客对着青梅倾诉自己的感情。杨梅成熟早,当时没有其他果子下酒,青杨梅属酸性,具有解酒功效,所以人们常把青梅和酒配对。
第一个记录杨梅的诗人是南朝梁代文学家江淹,他的四言诗《杨梅颂》,赞美杨梅的个性、树形及生长环境:
宝跨荔枝,芳轶木兰。
怀蕊挺实,涵黄糅丹。
镜日绣壑,照霞绮峦。
为我羽翼,委君玉盘。
杨梅微酸,古人食用时,加食盐渍浸杀菌,减少酸味。唐代诗人李白为友人写过《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提到撒盐食梅,请友人勿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从另一个角度凸显杨梅美味。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浙江河姆渡遗址挖掘中,发现野生杨梅核,距今7000多年历史。我国特产杨梅,在古代杨梅、荔枝和葡萄属果中珍品,文人墨客笔下多情,偏爱杨梅。
北宋诗人平可正的《杨梅》,是知名度极高的写杨梅诗。开篇就成为写杨梅的典范,在世间传诵: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
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沪南荔子深。
飞艇似间新入贡,登盘不见旧供吟。
诗成一寄山中友,恐解楼头爱渴心。
南宋诗人项世安,在家中种植杨梅树,每年果实接连成串。他经历杨梅的生长,写下长诗《杨梅》。不仅写出杨梅形态、果肉味道而且由杨梅想到果农困苦,对遭遇不幸的果农表示同情。
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很大一部分从古代沿用下来,代表一个故事或典故。南朝宋宰相、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讲述:“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任何事情都有自己个性,通过这些记忆,考证脉络踪迹。
二
2020年6月9日,中午吃饭后,高淳海开车,我们去龙井村看古泉水。我们从龙井村出来,回家路上,顺路游览青岩堡,原来是一片荒山。2008年为安置贵阳市环城高速公路南环线修建的失地农户,建立移民安置区。
车子爬上山坡,眼前是一座有着民族特色楼牌大门。城门上有青岩堡三个大字,檐部向上翘起飞檐,斗拱外层桁檀挑出,使城楼造型更加优美。
走进青岩堡,有一条600多米仿古商业街。白墙灰瓦的房屋,墙上绘制多幅民俗风情画。两边手工艺品商店、茶艺馆、咖啡吧、五星级酒店。
由于疫情,两边商铺关门停业,十分萧条。在玉带河入口处,有两棵杨梅树,年轻父亲陪着女儿,摘枝头仅存的残果。由于个头原因,他不断地跳起,向空中伸展手臂,增加高度。费好大力气打下几粒杨梅。父女俩高兴得直叫,果子在衣服上擦几下,就投进口中,并且说好吃。他看我们站一旁观望,乐呵呵地说,没有农药,和超市卖的不一样。
高淳海用背包,打高处枝头残留杨梅。我们学着年轻父亲的样子,从树上打下杨梅,直接入口,果味酸甜。
路另一侧有排房子,落地玻璃窗,这是历史档案展厅。墙上有一些老照片,简单的文字讲述这个地方当年所发生的事情。大门上锁不能进去,里面光线昏暗,我们把脸贴在窗玻璃上,勉强读说文字。
天启三年(1623年),“安邦彦分兵围青岩,断定番(今惠水县)饷道,贵州巡抚王三善遣王建中、刘志敏救青岩,定番路通,即此。”青岩堡原是朱元璋为立足贵州,控制西南前卫所辖十几个屯堡中第九个百户。掌握贵阳至黔南驿道,地形十分险要,而今屯堡荡然无存。一段仿古的新建城墙,抚摸上去,一点感觉都没有,缺少历史的沧桑感。祈福台位于商业街入口处,走下一米多宽的青石台阶,两边枝叶茂密,伸出的横枝,挡住前行路,拨到一边。玉带河栈道在改造升级,越往下走,堆满建筑木材和铺设的铁架格,无法走到河边。只能站在台阶上,望着流淌的玉带河,没有飞溅情感。
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自崆巄山发源,贯入城中,流会南明河。”明大学士席书记曰:“巡抚杨鹤题曰‘玉带。”由此得玉带河之名。古老的玉带河,河水清绿,水中生活着各种鱼虾,两岸树木交织,竹子随风摇动。
玉带河上有桥22座,明清时期建造16座,承载贵阳城的人文历史。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指出:“那么记忆就是指向后方,穿过遗忘的帷幕回溯到过去。记忆寻找着被埋没、已经失踪的痕迹,重构对当下有重要意义的证据。”从历史中找寻,不是为了解读和作为导游图。
清代康熙《贵州通志》记曰:“化龙桥,在府新城上,有大石,形如灵龟。”它是双孔石桥。贵阳民俗每年正月舞龙,舞完龙以后,举行烧龙仪式,送龙上天。各支龙队送到化龙桥下河坝焚烧,因此称化龙桥。清末安顺刘韫良《壶隐斋联语类编》,录有化龙桥一副楹联:“晓霁虹状波上卧;秋高龙早雨中飞。”楹联追求对仗的特殊语言,又有对事物的观察和描述。普陀桥原名镇北桥,又名福桥。道光年间《贵阳府志》谓曰:“普陀桥,一名福桥,原名镇北桥。”普陀桥称法沿用至今,地名也叫普陀路。桥旁白鹦巷,有一庵名白鹦庵,供观音菩萨。传说中观音菩萨在普陀山得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关心人民生活中的困苦,故桥名改普陀桥。喷水池从前叫黑石头,每逢暴雨降临,玉带河泛滥,这一带地势低洼,逢水便遭淹。人们希望没有危险。于是在北门桥南侧修了一座石拱桥,取名太平桥。在桥上建龙王庙,祈求龙王管住洪水。清代有一副楹联:“水挽银河来尽洗;风乘琼岛韧难移。”反映百姓愿望,迫切希望保佑平安。
贯城河上六洞桥,最有文化底蕴。位于贵阳城南,现在是海关大楼后面。六洞桥原名月殿虹桥,清乾隆年间《贵州通志》记载:“月殿虹桥,在贵阳县治前,又名六洞桥。”道光时期《贵阳府志》:“‘六洞桥,在永祥寺前,原名月殿虹桥,有桥六。”
自清乾隆以来 “有桥六”,习称六洞桥,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后改名为六洞街。在清代,六洞桥和普惠桥边出过两个著名人物。1837年,张之洞出生于六洞桥。桥边有明代贵阳十景之一的“藏甲遗踪”。相传为诸葛亮征南在此“藏盔甲以镇服百蛮”,另有一种说法,张之洞出生于六洞街,故名之洞。《南明区志》记云:“藏甲岩又名孔明洞,故名‘之洞。” 不论真假,它与城市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张之洞是封疆大吏,晚清打破闭关自守的洋务派首领,对我国民族工商业发展有开路之功。1883年,又一位大人物,李瑞棻,出生在普惠桥边的长春巷,他是我国新学倡导者,清末变法维新的重要一员。他官至礼部尚书,梁启超赞誉:“二品以上大员言新政者,仅瑞棻一人耳。”清道光二十二年(1896年),李瑞棻疏请在北京建立京师大学堂,就是现今北京大学,他是北大奠基人。
我在时空交叉点位,迈出走向玉带河的步子。从玉带河边回来,在停车场对面缘来香小吃,要了一份米豆腐,两个杨梅汁。
三
离开贵阳一个多月,7月14日,因为右膝有游离物体,在医院做了手术。出院回家,暂时不能乱走,待在家中读书。窗外下起入伏第一场雨,细雨不停,风挟湿气涌进来。读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的《闲情偶记》,他在文中记载自己经历过的事。
崇祯三年(1630年),李渔20岁,从如皋回乡完婚。第二年,借住在兰溪城里读书,准备参加金华科举考试。意外事情发生,那一年兰溪城里发生了瘟疫,李渔染上了这种病。
李渔病情严重得下不了床,气息微弱。端午节前后,杨梅上市季节,他无力气地问妻子,街头有卖杨梅的吗?妻子没有回答,她知道市场上已经有了,丈夫病成样子不敢让他吃。她让人问医生,得到的答复,杨梅性热,与病症相冲,吃一两颗,就可能丢掉性命。
妻子和家人编假话应付,说时间还早,现在没有下来。李渔住的房子临街,外面吆喝声,不时传进屋来。小贩挑着杨梅担子,边走边叫卖,从门前经过。李渔坚持要妻子买,妻子见无法瞒过去,于是将医生的话和他讲了。李渔听后,大骂医术低劣的医生,让妻子不要随意听胡话,要妻子去买。妻子一脸绝望,毫无任何办法阻止。话说回来,丈夫病到这个时候,尽可能满足病人的心愿。
妻子把杨梅送到床前,李渔伸出骨瘦的手,拿起一颗送入嘴里。咬一口,甜润的气息,如同激情点燃,忘了自己是等死的病人。妻子被眼前情形惊呆,看到丈夫的样子,高兴极了,早把医生的嘱咐忘到脑后,端上所有的杨梅,让他吃个痛快。从这件事之后,许多人都知道李渔爱杨梅。他在七绝《杨梅》中赋:
性嗜酸甜似小儿,杨家有果最相宜。
红肌生粟初圆白,紫晕含浆烂熟时。
醉色染成馋客面,馀涎流出美人脂。
太真何事无分别,同姓相指宠荔枝。
这首七律,56字,李渔把杨梅呈现纸上。诗只是开始,李漁又写一篇《杨梅赋》,他高兴地说道:“南方珍果,首及杨梅。”李渔不管别人说什么,他是亲身体验,说杨梅与荔枝甜相同,只是色香不一。
打开电脑找出照片,其中有青岩堡的杨梅树,还有一张杨梅汁。回到北方山东,这个季节新鲜水果大量上市,无法买到杨梅,只有超市卖的杨梅汁和杨梅罐头。每一次看到杨梅罐头,总是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启罐头的情景。
李渔不愧为大家,也亲自品尝,并治好了自己的病,不是空口瞎说,玩弄文字技巧。他写过了杨梅,别人还怎么写?
读李渔文字,想到在贵阳摘杨梅,嘴里泛出酸甜。李渔吃杨梅,写出远播的文字,我咽一下口水。回想在青岩堡的经历,无法再写一个字。
责任编辑/兰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