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调查
2021-06-11赵蕾
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目前老年人口以年平均3.2%左右的速度增长(总人口以1%的速度增长)。至2010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3.2%,进入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同时“空巢化”现象凸显。本文以伊川县农村空巢老人为例,阐述了当前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情况。
关键词:伊川;农村老人;福利
前言
本次訪问的调查群体为长期生活在伊川县且拥有农村户口60周岁以上家庭的留守老人,子女多半常年在外务工,通过网络采访近100位老人,其中男性占56人,女性占44人,文化程度普遍小学以下,子女多半两个以上几乎全都在城市工作,大长假时才回家,而老人工作多半为务农,个体户,私营企业工作,回答有效率占据百分之90左右。
一、伊川县农村老人养老问题调查
(一)生活质量方面
1.身体状况一般。在调查中,农村老人100位老人中,大概有一半以上的表示身体情况不是太好,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小问题小毛病,由于经常性农作干活,三餐不稳定多数凑合老人们身体都偏瘦弱,而因为年龄偏大的原因,老人们多半睡眠维持在6小时左右。睡眠质量还有待提高。
2.老人们收入不稳定生活质量无法保证,在前几年还没有新农合的时期,老人的生活来源基本来自:子女补贴,卖农产品,还有一些子女没钱或者不孝顺的原因只能靠捡破烂为生,这几年有了新农合,每月有一定补贴,生活稍微好了点,但因为隔代亲的关系,也只能维持基本生活,老人的生活还是非常简朴。
3.隔代抚养,老人无人照顾,根据走访调查得出,因为子女常年外出打工,老人生活只能靠自己或者老伴互相照顾,老人及其害怕生病,如果一方不在就要靠自己,或者乡邻照顾,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无老伴,以及子女出门在外无法把子女待在身边,不方便照顾几乎都留在家中,走访家庭中几乎有孙子的都是让老人照顾,而老人每日辛苦劳作,孙辈的学业,日常生活,精神世界根本无法估计,多数老人表示能力有限,实在力不从心。
(二)医疗问题
1.医疗问题:在调查中发现,百分之70的老人,身体或多或少有些毛病,虽然这几年新农合政策让老人在医疗方面问题上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也只能避免一些小问题,在大问题上,老人还是生不起病,老年人是突发疾病的高发人群,子女不在家就很容易引起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的事件,后果也是很严重。
(三)精神生活方面问题
1、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常被人忽略,但这恰恰是农村留守老人造成孤独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在外工作的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是否经常回家,经常联系成为老人精神慰藉的主要内容。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子女与老人的沟通方式几乎靠打电话,回家次数以年计算,据统计,百分之80的子女每个月联系一到三次之间,说明与老人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这些细微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将会越来越疏远。
2、娱乐活动单一,老人的娱乐活动也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村的老年社会保障的内容主要有社会救济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体方式如下:
(一)农村老年社会救济
农村的老年社会救济是由国家和集体组织实施的、对有特殊困难的“三无”老年人实行的救济,具体说就是“五保”制度。我国农村的“五保”制度始建于1956年合作化时期,在过去五十多年的历史时期内,这一制度对于保证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提供社会化的养老功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农村“五保”制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对老年人分散供养,即由村级基层组织负责给予居家照顾;另一种是集中在敬老院供养,住进敬老院的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由乡镇等地方财政给予解决。
(二)农村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有多种形式:
1.一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种养老保险制度有如下特点:
1)以农民自我保障为基础,不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资金筹集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
2)实行完全个人账户的管理模式,资金的所有权关系明确,使农民懂得参加养老保险是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避免思想顾虑。
3)在缴费标准和时间上,根据个人的情况自由选择,适应了农民收入不稳定的特点。
4)实行务工、务农、经商等各类人员养老保险一体化,统一制度,统一保险编号,统一管理,有利于农业劳动者的自由流动。
(2)农村计划生育保险。一般实施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合作,由该公司主管,委托各地计划生育协会代办。第二种是由地方政府决定或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条例,成立计划生育养老基金会,将所筹集的资金存入银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以保证日后养老金的支付。第三种是开展合作养老保险的“绿色养老保险”。
(3)政府主办的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奖励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73年-2001年之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
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开创了正式由政府负责对农村计划生育户实行养老扶助的新途径;第二,开创了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一个新途径;第三,有利于解除农村计划生育户的后顾之忧,使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4)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近些年,在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仿照城镇企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给具备条件的老年人发放退休金。
以上这些不同形式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晚年生活保障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提供了示范和发展的模式。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展十分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和组织机构各方面的限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化水平低,目标人群的覆盖面过窄。目前能够领取社会保险金的人数只占投保人数的5%左右,投保社会保险的人群主要是中青年人,当前的老年人受益面很小。已投保的20~60岁的人数占应投保的比重不足1%,未来一定时期内能够得到社会保险的人数也将是很有限的。目前农村其他的社会化养老措施,例如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照料就更少了。可见,绝大多数老年人没有被纳入社会化养老体系中去。
2.保障水平低,不能完全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按2006年全国平均计算,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标准为每人每年845.1元,平均每月70元。这种水平在目前情况下只能起到一种生活补贴的作用,很难起到保障作用。而且各个地区差距较大。在低经济水平下,未来农村社会保险的投保积极性会受到不利影响,制度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
3.农村养老保险缺乏健全的法制化管理和规范。特别是养老保险的管理和运作以及具体实施方面,缺乏规范的法制化措施,致使实际工作中漏洞较多,导致某些社会养老保障措施不能得到落实,多数老年人还不能实现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甚至落后于平均生活水平。
4.思想观念不适应。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仍然认为家庭养老或养儿防老可靠;很多人对社会保险制度保障作用认识不清,怕受骗上当;某些农村基层组织从短期打算出发,不愿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眼前见不到效益的事情。
5.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投保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较大,多数人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投保能力較低。
三、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伊川县农村的养老问题明显的问题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输出引起家庭环境,居住距离的改变或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的养老问题的减弱,因此老人的经济和情感相应减少,引起了农村隔代抚养家庭的增多,让老人精神世界,生活质量,负担的压力显著上升。就此,给出一些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们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目的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帮助老人享受到现在经济发展后的果实,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使老人享受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让每个老人都能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水平。二是发展本地经济,让更多的年轻人可以留在自己的家乡工作,政府单位应努力发展本地经济,让农村包围城市,大力发展,为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保证老人在农忙时节没有劳动力帮忙的辛苦,又可以让老人得到照顾。三是依靠社会舆论,宣传“孝”道文化,政府应多依靠舆论效果加强对“孝”道的宣传,让大家加深养老人,孝敬老人,陪伴老人的观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子女可以主动承担应该照顾老人爱护老人的的义务。此外,多多教育孩子要多陪伴父母,尊重父母,常回家看看,常与他们联系。多和他们交流沟通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以此更好的孝顺老人。四是各地区建立公共活动场所,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农村活动设施较少但地大空旷,政府可投入一部分资金来改善农村的活动场所,并且组织老年人在一起交流的活动。五是要尽快改革农村医疗体制问题。建设完善的医疗体系,适当的增加农村医保报销比例,真正从实处为老人解决看病难,花费高的问题,让农村老人可以享受到真正的福利优惠。同时,政府应该支持农村的医疗保障事业,在财力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让老年人可以有更多的医疗服务。
结论:本次通过走访,网络采访形式来获取数据,了解问题所在,目的是想发现他们的困境,对此提出解决方案来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广德 董克用 唐昭.《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
[2] 黎建飞.《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程》[M](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2.
作者简介:赵蕾(1996—),女,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研究生,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村社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