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影雕——美丽的小船》活动课例
2021-06-11魏秀娟
魏秀娟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指南》还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关注艺术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相契合;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的作品,尤其让幼儿关注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的事物的欣赏与感受。我园地处惠安县洛阳江畔,有闻名中外的石雕产业,一块普通的石头到了石雕工艺大师手上,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工艺作品,如:石狮子、石观音像等,洛阳还有著名的石雕建筑洛阳桥、蔡襄雕像、闽台缘的浮雕龙柱等。我们遵循“玩中学,做中学”的原则,引导幼儿了解惠安石雕的类型,走访家乡的石雕建筑,对家乡的石雕感到自豪,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本活动旨在尝试运用点连成线,线连成面的影雕方法雕刻小船,体验参与影雕制作的乐趣。
活动片断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都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欣赏过影雕作品,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影雕到底是怎么制作的?
师:我们刚刚一起看了视频了,谁来说一说影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幼:用金刚锥在石头上点出来的。
师:你眼睛真亮,看到了制作影雕的工具!有谁能说得更具体一点吗?
幼:先用铅笔画出要做的图案,然后再雕。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观察得很认真,原来制作影雕要先确定我们要雕刻的图案,垫上复写纸,用铅笔描摹出轮廓再用爽身粉粉擦拭,最后再用金刚锥雕刻。
二、示范讲解,强调方法
1.出示工具。
师:这是什么?平时我们用它来做什么呢?
幼:制作影雕的金刚锥。
2.讲解方法。
师:今天我们要用这个金刚锥把美丽的小船雕刻在我们的石材上。我们要怎么使用这个工具呢?
幼:一手握住,另外一手撑着。
师:要怎样才能在石材上点出一颗颗整齐的小圆点呢?
幼1:用手用力敲。
师:是的,这样才能看得到小圆点。
幼2:眼睛要看着我们雕出来的点。
师:为什么呢?
幼3:这样才能雕成一条线。
师:通过一个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再点出很多条线组成一个平面。
三、提出要求,指出要点
师:刚刚小朋友说出了制作影雕的小方法:力度越大点就越深,深的话就越粗;细的点要轻轻地凿下去;金刚锥移动的距离越小点就越密。
四、幼儿雕刻,教师指导
师:在制作的时候还要注意金刚锥的安全使用。现在请你们选择一艘你喜欢的小船请到我们的石材上吧。
幼儿自由雕刻小船。教师指导幼儿运用点连成线,线连成面的方法进行雕刻。
五、欣赏作品,分享交流
师:你们觉得谁雕刻的小船最美?为什么?
活动延伸:将幼儿已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柜中,请未完成的幼儿在区域时间继续雕刻。
活动反思:
1.贯彻《指南》精神,让幼儿在感受与欣赏的基础上进行表现与创造。
《指南》中将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子领域。同时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关注艺术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相契合;选择那些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的作品,尤其让幼儿关注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的事物的欣赏与感受。本活动选取幼儿家乡中的随处可见的影雕这一活动,通过欣赏、感受,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 大胆表现,符合《指南》精神。
2.家园配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知识经验准备。
在活动前请幼儿去参观石雕厂,观看工人制作影雕,了解影雕的制作过程,同时,利用集中活动的时间开展认识影雕的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影雕的制作方法。欣赏不同类型的影雕作品感受影雕的艺术魅力。通过分发有关影雕知识的调查问卷,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学习,了解影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家长与幼儿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遺产的重视,进而激发幼儿想要学习参与影雕制作的兴趣,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而经验准备,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3.遵循“玩中学,做中学”原则。
活动以视频导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兴趣。在制作影雕时,幼儿惊喜于铅笔与复写纸在石材上出现的神奇效果,专注于通过控制自己的力度而出现不同针点大小的尝试上。在活动中经常能听到幼儿发出的“哇,好神奇”的精彩时刻,在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充分体现“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
4.锻炼了幼儿的坚持、专注力等学习品质。
在雕刻过程中,幼儿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自己的小船上,他们激动于金刚锥与石材碰撞出的艺术效果,安静地雕刻自己最喜欢的图案。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坚持性、耐心、专心、细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生命活力。感知创作影雕的乐趣,并从中体验传承影雕文化的使命感与成就感。
(泉州台商投资区第一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