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6-11梁箫箫
摘要:在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巨大情况下,各地高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并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例,构建了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实现课内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上实现课堂翻转,在师资上实现任课老师和企业导师“双师制”,在课程内容上加入大量企业一线资料,在操作上实现模拟软件操作和实战操作结合,最终实现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跨境电商;教学改革
随着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快速和日臻成熟,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旺盛,企业急需具有外语能力、掌握电商运营推广知识技能、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具有风控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新的业态模式,跨境人才主要由原来的外贸从业者转型而来,人才供求之间存在极大矛盾,很多跨境企业面临运营人员缺、人才招聘难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基于市场要求,各地高校纷纷开设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以填补跨境电商人才缺口。本文对《跨境电子商务》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为跨境电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师资力量
(一)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实践经验丰富,有丰富的案例资源,了解企业用人要求。我校四名企业导师,三名为本校毕业生,从业经验三年以上,愿意反哺校园,另一名为校企合作项目公司人员。三名毕业生中有一名为创业者,在跨境创业氛围浓厚情况下,具有创业背景的企业导师有助于提升学生创业意识,为他们提供创业经验。此外,四名导师中一名主营亚马逊,两名主营速卖通,另一名主管负责多平台运营。我校于2020年6月开展“台州跨境电商行业现状”在线专题调研,研究显示目前台州从事跨境行业的企业多数开展亚马逊和速卖通平台运营。亚马逊运营难度高于速卖通,所以我校在选择企业导师时以速卖通为主,亚马逊为辅。
(二)校内师资
1、以赛促教
依托于各类跨境电商比赛,如OCALE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创业能力大赛、全国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竞赛、浙江省跨境电商技能大赛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其中浙江省跨境电商技能大赛分为模拟赛和出口实战两部分。实战部分要求参赛学校在比赛当年新开真实店铺,在教师指导下参赛学生团队完成店铺运营,出口经营业绩计入比赛总成绩。在此要求下,教师必须开设真实店铺,和学生一起经历商场锤炼。通过模拟赛和实战,教师了解和掌握跨境电商零售业务模式,并初步具备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推广以及风控等能力,尤其是通过实战获得实操经验,同时拥有多个平台真实店铺账号,便于日后教学活动的开展。
2、企业实践锻炼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精神,我校为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要求每位专业老师每年下企业实践锻炼不少于30天。在此情况下,我校跨境电商任课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与当地跨境电商企业合作,投身一线工作岗位,到企业了解真实工作场景,增强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明确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掌握一手实战资料,提高科研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在实践锻炼期间,教师每日总结当日思考和收获,并于锻炼结束时向学校提交包括成果介绍、专业建设建议、收获体会等内容的审核报告,一是有助于教师反思总结,二是有利于校方监督管理,保证企业实践锻炼的有效性。
3、企业脱产挂职
担任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沉”到基层第一线,有对跨境电商实战的直接体验,结合相关培训、专业滚打和业务历练,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课程设计、教学组织等能力,成长为“双师型”教师[1]。我校派遣教师到当地跨境电商龙头企业脱产挂职锻炼一年。在此期间,教师不承担学校工作,作为企业员工在师傅指导下开展真实店铺运营,工作内容涉及跨境出口各个流程,包括物流、文案、美工、客服、数据分析等,掌握各个工作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积累一线实战经验,成为实战型教师。实战型教师兼具企业导师和校内教师的优势,既有业务水平,又有教学能力,对于跨境课程建设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4、各类培训
脱产挂职效果虽好,但是无法在教师中全面铺开。其他教师通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培训来提升业务水平,首选由企业实战人员主讲的培训,以掌握一线企业实操方式方法。随着跨境电商进一步发展,具有丰富实操经验的卖家投身培训行业,提供初级和中高级运营培训课程。教师参与此类培训,有助于课程与行业实际接轨。此外,浙江省于2020年在全省举办新电商知识大培训工作,课程涵盖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贸易新领域,全面提高浙江省企业的电商经营和实操水平。新电商知识大培训课程由企业人员主讲,提供了企业一线理论实操知识,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内容。
二、教学资源
(一)云班课课程包
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了云班课课程包,在云班课上上传了丰富的课程内容,涵盖视频、文字材料、习题、试卷等。教师充分利用实战经验、企業资料和培训资料,为课程提供了大量的一线资料。比如产品标题这一任务中用到的案例,就取自笔者在企业脱产挂职锻炼的真实经历,有真实产品、笔者初步撰写的标题和企业师傅指导修改后的标题,为课程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二)实训实战资源
单纯的讲授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中利用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仿真实训。随着各地增设跨境电商课程,可供选择的模拟软件越来越多。本校选用的教学世格跨境电商实训软件趣味性、交互性强,学生需一步步闯关以完成任务。但是模拟软件与真实平台存在差距,真实平台规则变化快,后台操作界面变动大,模拟软件如不及时更新,与真实操作环境将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模拟软件无法产生真实订单,学生使用软件时缺少真实体验。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之前参加浙江省跨境电商技能大赛中所运营的店铺作为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加入实战环节。
三、教学实施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核心能力、较深专业知识和良好职业素养的跨境电商专员为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跨境贸易电商基本概念和国家政策,掌握跨境第三方平台规则,熟悉跨境电商基本工作流程,具有跨境店铺运营管理能力。本课程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目标,并在互联网店铺运营实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
(二)教学内容
课程按照企业业务流程组织相关知识点,按岗位需求设置技能任务模块[2]。教学任务包括店铺注册与平台规则、市场调研和选品、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操作、跨境产品定价、刊登和发布操作、店铺营销、数据分析和客服等内容。其中市场调研和选品、数据分析任务由企业导师负责。
(三)课程组织
1、课前自学
课前,学生登录云班课学习教师发布的课程资源,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留下学习行为记录。教师利用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跟踪和分析,掌握学生课前自学情况。以产品标题这一任务为例,学生在云班课上观看有关如何撰写产品标题的视频,并完成教师根据视频内容设置的测试题。教师可利用云班课功能,查看学生视频观看情况,适时提醒没有完成的同学,并了解测试题完成结果,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调整课程内容。
2、课中巩固
通过课前学习,多数学生已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实现课程内容学习前置。学生观看有关如何撰写产品标题的视频后,掌握了产品标题的组成部分、关键词、长尾词、属性词、流量词等概念。
教师通过云班课测试结果得知,学生对于长尾词了解不够深入,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对这个词进行讲解。
之后,课程进入模拟软件实训阶段。每位学生完成速卖通平台标题部分的任务通关,教师提供辅导。教师及时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中提出,大家共同讨论,师生一起分析并解决问题。
模拟软件实训结束后,进入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展示产品和自己在企业撰写的产品标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标题优缺点。再进行集体讨论,实现集思广益。接下来,教师展示企业导师修改的产品标题,要求学生分析企业老师修改原因,通过云班课头脑风暴活动展示学生分析结果。之后,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企业导师视频,解释她在进行修改时考虑了哪些因素。最后,教师总结要点。
3、课下提升
(1)实战操作。课后学生登录后台,了解真实店铺后台页面,并完成当次课程涉及的相关任务。仍以标题任务为例,在前期课程中,学生学习了市场调研,确定了产品。在本次课程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选定产品的信息,撰写产品标题,登录真实店铺后台,在上传产品页面上添加产品标题并保存,同时上交产品采购页面,以便教师掌握产品信息。教师检查标题完成情况,并分析标题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适时调整下次课内容。
(2)云班课平台资源。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学云班课上扩展内容。此部分内容为实战资料为主,提供一线操作方式方法,供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四)课程评价
本课程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综合线上线下评价,包括云班课平台得分、模拟软件分数、实战平台任务完成情况、实战平台运营业绩以及课堂表现。
四、结语
《跨境电子商务》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上实现课堂翻转,在师资上实现任课老师和企业导师“双师制”,在课程内容上加入大量企业一线资料,在操作上实现模拟软件操作和实战操作结合,最终实现学生技术水平的提升。需着重指出的是混合式教學模式得以实施得益于校内师资专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辉英. 训创协同:跨境电商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 老区建设,2020(18).
[2] 许辉. 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实战教学模式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
作者简介:梁箫箫,1983-05,女,汉,浙江台州,硕士研究生,单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跨境电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等。
基金项目: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