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你真的了解吗
2021-06-11韩明宝
韩明宝
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仪器”。从出生到死亡,人体内外组织均持续不断的在进行更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新速度会越来越慢,更新效果也会越来越差。其中骨骼细胞的更新多以7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新,新成的破骨细胞会将陈旧老化的骨细胞溶解和吞噬,形成骨陷窝再通过新的骨细胞重新进行跟新修复和填充骨陷窝,以此起到促进骨骼生长和骨骼重塑的目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机能逐渐退化。一般来说,人到中年,成骨细胞的活性就会大幅下降,导致骨骼代谢速度降低,进而导致骨骼生长缓慢,骨钙质流失加速,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主要指人体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被破坏等,可导致患者产生骨骼疼痛、易骨折等后果。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软弱无力、腰酸背痛、关节疼痛、关节变形等,大部分早期骨质疏松患者无明显特异表现,通常在患者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逐渐发展,直至骨质流失至30%左右,患者才出现,疼痛等明显表现,导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二、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骨骼退行性病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一种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此类型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因年龄增大,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从尿液中排出的钙质增多,导致“入不敷出”,造成骨骼内钙质快速流失,进而导致骨质疏松,且此类型疾病患者多难以避免。而另一种骨质疏松多为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因患者存在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缔结组织疾病,对于上述疾病,患者需长时间服用激素类药物,导致患者骨代谢异常,进而导致骨质疏松,此类骨质疏松病型患者可发于任何年龄段。但受我国人口老龄化影响,总的来说,骨质疏松的主要发病人群还是中老年患者。
三、骨质疏松有什么危害
中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且多存在基础疾病和慢性疾病,骨质疏松导致的骨骼疼痛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等,一旦发生骨折,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休养,易诱发一系列卧床可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如压疮、肺部感染、尿道感染及其他等,且严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再加上若骨质疏松患者为继发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仅会对患者的原发性疾病治疗增加难度,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
四、该如何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
1.骨质疏松的治疗方式
当前临床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指导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药物治疗又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主要分为基础治疗和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钙片和维生素D等,而抗骨质疏松药物则多根据药物机制分为抑制吸收和促进骨形成或具有多重药物作用机制的药物,如双膦酸盐类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钠等;降钙素包括鲑鱼降钙素和鳗鱼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生物活性,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促进骨合成的药物有特立帕肽,能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
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已存在数千年,对于骨质疏松也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在中医看来,骨质疏松属于“骨痿”范畴,肾主骨。因此,骨质疏松多为肾虚导致,其治疗原则应为补肾益气、强筋壮骨的药物为主。在中成药的选择方面可选择口服仙灵骨葆胶囊等,也可以口服中药汤剂,例如骨碎补、熟地黄、丹参、续断、当归、牛膝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选择用量,熬制后冲服,可以促进新骨生成,增加骨密度,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但药物治疗均存在药副作用,因此,加强预防,避免患病是保证生活质量和避免药副反应的重要前提。
2.骨质疏松的预防方式
骨质疏松的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群。此年龄段人群,受身体机能退化影响,易疲劳,每日久坐或卧躺时间较长,缺乏运动,这不仅易导致骨质疏松,还易导致肥胖等,增加高血压及其他代谢障碍疾病。因此,骨质疏松患者的主要预防方式就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想要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做的就是适当进行合理户外运动,每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走、广场舞及爬山等。不仅能起到减重效果,还能通过增加日照,起到幫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进而促进人体钙和磷的吸收,从而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和骨骼生长的功能,还可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皮肤病的作用。且适当的户外运动,可通过以新鲜的,积极的生活态度,转变中老年人的思维,促使中老年人保持年轻心态。除适当运动外,饮食干预也必不可少,均衡饮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类的食物,如牛奶、肉制品、虾皮、海带、黑芝麻等,避免过多服用影响钙、磷吸收的食物,如浓茶、咖啡或碳酸饮料等,尤其避免高油脂饮食和完全食素,合理饮食,忌烟戒酒,是预防骨质疏松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重要关键。其次,对于有家族骨质疏松遗传症的中老年人而言,定期进行骨质疏松筛查和常规体检,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避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的重要前提。
结论
总之,骨质疏松的危害严重,但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科学合理的干预方式,避免或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编辑:修远 xdyszzsb@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