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和关爱的教育智慧

2021-06-11黄慧榕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生老师教育

黄慧榕

在最新一项对全国多个城市30所重点小学1000个学生进行的调查中显示,只有3.3%的学生愿意把他们的内心想法告诉他们的老师。于漪老师对此深感不安和痛心,她说:“在过去,课间老师与学生在一起打球,唱歌,无所不谈。如今,分数和学习成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唯一的话题……”的确,如今的师生关系已然演化成分数关系,分数和学习在很多时候成了师生冲突的导火线。这对加强师生沟通,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从教许多年,如果说我在教育上有那么一点点成绩的话,首先要归功于我的历届学生,因为是他们教会我怎样当老师,怎样当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当我在教学生的时候,学生也在教我,我对我的学生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感,学生若不可知,老师很难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把握。我们想要真正地、更好地走进学生,就得在骨子里怀着一颗对学生的敬畏之心,不断地了解他们,研究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负责。

一、认识学生,对学生的情况要了解

我们知道,神农尝百草,才知百草的性味。作为班主任,对学生一定要知之准、识之深,如此才能教得准。所以我们首先要疏通了解学生的各条渠道,对学生的知识世界、道德世界、生活世界、心理世界,尤其是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教师了解了学生,认识了学生,才能更确切地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1.我牢记一个宗旨,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每一件事,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看一眼,或许就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和实质;多问一句,事情的缘由或许就水落石出了。千万不能有差不多的思想,差不多里面或许是差得多。

2.建立信息系统,不定期地让学生写反思——一周反思,一月反思,期中、期末反思;出现问题写反思,有进步写反思,有触动、有感悟写反思等等。反思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近期爱好、对教师和学校的建议、对家长的建议等等,我可以从中捕捉信息,工作中就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也就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

3.师生互相期待。接手新班的时候,和学生互相提期望,有了学生对你的要求,对着要求做,你就能成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不必要的失误就减少了。

二、对学生的言行要理解

我始终认定,无论什么情形下的教育,关爱和情感都是很重要的因素,通情才能达理。因此,对人心的管理很重要,因为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我一直在追求一种师生相互理解、相互感悟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心中要有学生意识,要有正确的师生观。要眼中有学生,给予学生尊重和理解,教师不能把学生“物化”,认为他们是没有感觉的机器,可以任老师摆布。学生也是有尊严的个体,我们不能只强调教师的尊严,不能自我神化。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人,那么其行为、心志、想法就会显得幼稚和单纯,我们就不应该过于计较,有时候妥协也是一种爱,一种关怀,妥协也是教育的需要。教师要宽容学生的不完美,我们不能为了方便自己的管理而禁止学生犯错误,别总想让学生为了适应自己的管理而改变,也要尝试着为了适应学生而改变自己的管理策略。“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今天的学生动辄发怒,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老师忽略了学生还是个未成年人这个事实,再加上有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评判远不是事实的真相,有时候甚至是教师的某种臆想。其实,很多时候,学生的某些行为可能仅仅是孩子的一个幼稚的想法,或者根本就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小过失,是人生成长的小错误,却被教师无限放大了。我们应该学会用学生世界的語言来解读学生的行为,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发生共鸣,教育要“善良”一点。

三、对工作要正确认识

现在学生越来越难教、难管,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和适应的现实,而不是抱怨的借口。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困难的,这是我们应该尊重的客观现实。能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既成的事实,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变事故为故事是教师应有的态度。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同时,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现象,是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过程中的适时表现,关键是教师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如何作为。

1.我充分利用班级文化建设阵地,如黑板报、教室布置、德育课,寻找适合现在学生乐意接受的名言名句、哲理小文章,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如:

(1)是非不应只在言谈中。

(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认真其实是为了自己。

(4)信任也是一种约束。

2.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推荐学生阅读相应文章或书籍,让他们在阅读文章中读、思、悟、行。如:

(1)乱扔垃圾:《素质只是不用提醒》。

(2)家境好的同学不好好读书,讲究吃穿:《读书是福》。

(3)课堂上有学生随意插话,小组活动说无关话题:《新课堂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

(4)学生对待学习和行为养成只有心动,而没有行动:《先把帽子扔过墙去》。

3.要对症下药,要正确把握学生所犯错误的类型,要争取学生主动纠错,避免被动纠错。

4.把握好让学生改正错误的最佳时机。

冰心老人说过:“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教育也是这样,对待复杂的教育现象,你从简单入手,复杂也会变得简单。只要我们蹲下身子,距离孩子近些,细细体察孩子的内心,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就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老师,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就做什么样的教育。简单应该是教育的真谛,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完美的。

猜你喜欢

师生老师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