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一:写人文章
2021-06-11
段落一
韩丽丽,同学们叫她含羞草。
哥哥的算术成绩很少优秀,这次期中考试却得了九十分。试卷发下来,他回到家,进门就扬起卷子喊:“妈妈,看,我的算术得了九十分!”那样子像一个打胜仗回来的将军。丽丽也背着书包回来了,妈妈问:“丽丽,你的算术多少分?”丽丽说:“和哥哥差不多。”妈妈拿过丽丽的试卷,只见试卷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红红的一百。妈妈笑着说:“得了一百分还不好意思拿出来哩!”一句话说得丽丽羞红了脸,她低着头,像棵“害羞”的含羞草。
丽丽也有缺点。有一次,老师在台上讲课,她眼睛却望着窗外。老师说:“丽丽,集中注意力!”丽丽从脸到脖子根都羞红了,马上专心听讲,再也不走神了。
有一次下课后,音乐老师忘了把书带走,丽丽拿了书追上去说:“黄老师,你的书忘拿了。”班主任李老师迎面走过来听见了,说:“丽丽,对老师和长辈说话要用‘您。”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那样子就像一棵“害羞”的含羞草。从这以后,丽丽对长辈说话总是客气地用“您”,再没有听她用过“你”。
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叫丽丽“含羞草”。
1.短文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短文写了有关丽丽的____件事情,突出了她____的特点。
3.下面的句子各从哪方面描写人物?将合适的序号填入括號中。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1)老师说:“丽丽,集中注意力!” ( )
(2)丽丽站住脚,羞红了脸,垂着头,弄着辫梢,低声回答:“是。”( )
段落二
作为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很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与指导,但他的做法与大多数家长不尽相同。
叶圣陶喜欢看书,同时,他也常常鼓励孩子们要挤出时间去看课外书。他允许孩子们随时到书架上拿书,至于看什么书,悉听尊便,他并不过多干涉,只要孩子们自己愿意读就行。
众所周知,叶圣陶是知名的作家,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从不教孩子们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他只是教给他们两个写好作文的“妙招”。一方面,他要求孩子们勤于动笔,每天都要写一点东西,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另一方面,叶圣陶还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修改作文的习惯,晚饭过后,他经常将三个子女聚在一起,教他们修改各自的作文。每逢这时,叶圣陶一会儿带着孩子们出声朗读文章,一会儿引导他们自己寻找问题,一会儿又在孩子们的作文上细致地批改。孩子们也时而静静聆听,时而热烈讨论,时而若有所思……在他的教导下,孩子们都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次,叶圣陶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就将笔头塞到他手里。他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时,要想着人家接到手时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用时还要把它倒转过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孩子听了,红着脸低下了头。
一个冬日的清晨,儿子走出屋子时没把门关上,叶圣陶就在他背后半开玩笑地喊道:“你怕把尾巴夹着吗?”孩子听了连忙回头关上了门。就这样,在父亲不时地提示下,儿子慢慢养成了进出随手关门的习惯。
叶圣陶告诫儿女,像递给别人东西、开关门这样的事情虽小,但若懂得凡事为别人着想,就应该知道怎样做。
叶老的儿女成年后,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良好品格的形成与学识的不断增长,和父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1.填空。
(1)叶圣陶教给孩子们两个写好作文的“妙招”,一个是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2)“叶圣陶不但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更重视对他们做人方面的教导。”
这句话放在文章第____自然段前最恰当。
2.文章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叶圣陶的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 )
A.孩子们作文中的错误很多。 B.叶圣陶的工作非常忙碌。
C.叶圣陶教孩子们修改作文很认真。 D.叶圣陶好为人师。
3.阅读文章第4~5自然段,想一想,叶圣陶想通过这些小事让孩子们明白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