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情绪的主人

2021-06-11李迪

江西教育·职教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闹情绪宿管住校

李迪

我的学生初为人师,每天面对她的学生百般焦虑:“老师,我性格太温柔了,不适合当老师……我真的管不住这些学生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我必须要变得凶神恶煞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吗?我都不敢奢望自己多优秀了,只要能管住学生不捣乱就行……”

隔着手机,我一声叹息,谁说性格温柔的人不能当老师?

还记得几年前,我来到某所幼儿园听小敏(我以前的学生)上课。当孩子们站着的时候,小敏是跪坐的;当孩子们席地而坐的时候,小敏也是席地而坐的。她所做的一切,只为了和孩子平视,不给孩子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当一个小男生总是插话的时候,小敏就走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说:“来,坐到老师这里来。”小男孩便乖乖地坐到了老师身边。在别的孩子发言的时候,一旦这个男生要说话,小敏马上伸出一根食指,放在自己嘴边,看着小男生说:“嘘——”小男生便会心一笑,不再出声。

下课的时候,我刚走出教室,就听见“哐啷”一声,转身看到一个小女孩拉着小敏的衣袖说:“老师,晨晨把玩具盒碰倒了……”晨晨红着脸,呆呆地看着一地的玩具。我停下脚步不作声,想看看小敏如何处理。只见小敏转身摸着晨晨的脑袋,平静地说:“没关系,你自己把它处理好就行……”听到此话,晨晨明显变得活泼了,蹲下身子捡玩具,别的同学也跟他一起捡。

自始至终,小敏的声音都是柔和的,却不妨碍孩子们尊敬她。尤其让我欣慰的是,在晨晨自以为“闯祸”之后,小敏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你自己把它处理好就行……”这句话不但培养了晨晨为个人行为负责的习惯,还让小朋友们觉得,不小心犯了错,也不必过于自责,他们反而会帮助晨晨一起捡玩具——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优秀品格,正是这样养成的。所以,优秀的教师从来不是凶神恶煞,而是温和且有原则的,允许孩子犯错。

听着学生在电话那头哭泣,一副要崩溃的样子,我一边安慰,一边将小敏的故事讲给她听,然后为她支着:“下次孩子调皮、吵闹的时候,你试试不要吼,只是走过去,轻轻地抱着他,你抱他一会儿,看看会不会好些。如果幼儿园某个孩子生气了,你可以说‘生气了吧!是不是某某不给你玩玩具?你想玩他的玩具?你不闹情绪,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是让孩子做情绪主人的四个步骤,你不妨试一下。”手机那边的学生不再哭泣,我估计她是听进去了。

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运用“做情绪主人的四个步骤”来处理事情。这四个步骤分别是:①识别学生的情绪;②和学生的情绪对接,提出封闭式问题;③说出学生的目的;④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聚焦于解决问题。例如,上学期快放假的某个晚上,我们班的男生小贾打来电话,情绪极其低落地说:“老师,因为我今天早上忘记整理床铺,宿管老师不让我住校了……”其实,我知道宿管老师并非不让他住校,只是因为他床铺太乱而生气。当时,宿管老师说:“你都上二年级了,竟然还没有学会整理床铺,估计你是学不会了,干脆不要住校了……”这位老师明显希望小贾道歉并接受教训。可小贾正值青春期,一气之下,转身就走,反倒给我打电话诉苦,问我他该怎么办。我便使用了上文中提到的四个步骤,温和地说:“委屈了吧!(识别情绪)宿管老师让你退宿?(对接情绪)还想继续住校?(说出目的)你不闹情绪的话,有没有别的途径解决此事?(聚焦问题)”自始至终,我没有批评、埋怨小贾一句,小贾想了想说:“要不我现在找宿管老师道歉吧!”我说:“好的,如果老师训你,你就听着吧!因为你确实应该每天都整理好床铺的……”

依然是上学期放暑假前发生的事情:班长给我打来电话说舞蹈老师生气了,因为小萌和小樱不练功、不考试,让我去一趟舞蹈教室。我走进教室,先安抚舞蹈老师,又去找小萌和小樱。她俩正在哭鼻子。原来她们前段时间在家里上网课,根本就没有练舞蹈。现在要考试了,她们肯定不会,舞蹈老师批评她俩,小樱却不服,老师越发生气……我深知自己要解决的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不考试、不学习的事,便走过去对她俩说:“难受了吧?(识别情绪)是不是舞蹈老师批评你们了?(对接情绪)想跟老师缓和关系?(说出目的)你们不闹情绪的话,有没有别的途径解决此事?(聚焦问题)”小萌和小樱说:“要不,我们去找老师道歉吧!然后申请下周缓考。这段时间,我们就抓紧时间练习。”舞蹈老师的目的也是想让她俩好好学习,此事便顺利地解决了。

聪明的读者已经发现,做情緒的主人其实特别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委屈(伤心、难受)了吧……是不是……你想……你不闹情绪,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用我们的理智引导孩子,让孩子聚焦于解决问题,足矣!何必要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凶神恶煞呢?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

猜你喜欢

闹情绪宿管住校
编读往来
智斗宿管阿姨
智斗宿管阿姨
适度闹情绪有利身心平衡
老余
励志!49岁宿管阿姨考上研究生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家教“漫”镜头
给儿子报暑托班婆婆不乐意
分析住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