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琪:青春,由磨砺而出彩
2021-06-11许美芳
文| 实践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许美芳
大学时代是最黄金的时期,对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能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学习,已是不负青春韶华,但郭琪并不这样想。从2013年考进大学,郭琪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既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8年来,她不仅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成长,更懂得了责任与担当。8年来,她用拼搏奋斗的姿态,给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了完满的句号,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之歌。
郭琪,内蒙古大学2018级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学金,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第十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自治区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还作为全区唯一的高校学生代表,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现场聆听总书记的教诲……在很多人眼里,郭琪是获奖无数的青年榜样。而熟悉她的师生都知道,荣誉的背后凝结着郭琪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大三时,郭琪带队参加全国第十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很多其他高校的同学听说她来自内蒙古,都希望向她学习说蒙古语。这让郭琪深受启发:发挥内蒙古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民族间的交融交往交流。她邀请蒙古学学院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担任蒙古语主播,教授蒙古语日常用语,推出“苏日雅蒙古语小课堂”,架起各民族同学友好往来的友谊之桥。除此之外,她还策划了内蒙古大学第一期“桃李大讲堂”,邀请名家传道授业解惑;开展“青年之声旗帜内大 纸笺繁花公开课”,教同学们“手下生花”;带领学生会组织承办全国大学生辩论赛黄金联赛呼和浩特赛区比赛、全区大学生创业创新比赛决赛等活动,开发内蒙古大学团委代言人“羊博士”玩偶、书签、卡套等周边产品,等等。这些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活动、产品,既是学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又成为展现学校亮点、展示师生创意的开放平台。
本科毕业保研后,郭琪响应建设西部的号召,主动休学一年,带队在托克托县支教,成为一名中学物理老师。郭琪说:“这一年,能为基层教育助一份力,号召更多同学加入西部建设的滚滚洪流中,很有成就感、一生难忘。”
“刚加入支教团时,我听到‘郭老师’就心虚。一年后,我已变成了帮助孩子们学习进步的郭老师,过程很艰辛,但成就感也是满满的。”郭琪说。因为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再加上面对的是叛逆期的中学生,从学生变成老师的郭琪也曾倍感压力,怕尽不到“师父领进门”这个责任。为此,她每天花大量时间去备课、听课、积累,同时真诚地与孩子们交朋友,了解、理解并引导这群孩子。郭琪带领支教团为孩子们制定了“启明计划”,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学生补课。一个月后,受辅导的学生们进步很大,非常开心。现在“启明计划”已经帮助了很多孩子顺利升入高中。
郭琪所支教的学校在县郊,学生大部分都是周边几个村子的留守儿童,学校基础环境也较差,孩子们在课余时间没有很多的资源和渠道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郭琪和支教团的成员就每周开展不同主题的七彩雷锋课,通过红色生命安全教育、橙色身心健康教育、金色思想道德教育、绿色环境保护教育、青色传统文化教育、蓝色法制教育、紫色科学与艺术教育,让这些孩子们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快乐的成长历程。
支教之余,郭琪还开通了内蒙古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订阅号,每天坚持做支教日历,记录支教的点点滴滴。她将孩子们的风采设计成特殊的爱心日历和明信片,拍摄别出心裁的微视频《支教老师的一天》,向更多人分享支教的经验。她还积极联动母校内蒙古大学和社会各界的力量,举办“七彩桥 七彩梦”募捐活动,用筹得的善款为孩子们建立兴趣美术角……
这一年,郭琪和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支教结束后,郭琪还将孩子们带回母校,让他们亲眼看看“小郭老师”说的内蒙古大学到底是什么样。校团委老师还与孩子们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老师。我觉得你们学校可好了,我以后也想来这里读书!”离别时,孩子们与她定下的“内大之约”,是对她这一年支教经历最大的肯定。
支教归来的郭琪,潜心投入到攻读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在专注学术研究的同时,还担任了内蒙古大学第一任校团委学生兼职副书记,负责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区团工委的学生组织工作,积极筹办内蒙古大学第二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广泛收集阅读同学们的提案……郭琪以自己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和学生身份,搭建起团组织和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更好地服务学生、帮助同学。
郭琪坦言,今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将前往复旦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科研领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努力让自己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