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应有向度
——以专题教学为例

2021-06-11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基础思政高职

任 耕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是一门通识性必修课,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从科学知识、方法、态度等方面对学习者的认知完成塑造,开设于二年级上学期。此课程承担着夯实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认识基础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科学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专题教学是对经典课程内容在选择与编排上实现突破,根据知识内在固有逻辑和课堂实际教学需要形成相互联系、层层递进的知识群。围绕某一主题统合不同层次知识点形成专题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在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课堂效益。

1 传统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现实困境

1.1 教材内容组织机械

教材是各类教学手段的基础。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对应着幼儿科学领域的活动,但目前多数教材延续了传统的学科划分,在内容上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内容机械叠加,让学生对中学阶段已学的理科科目进行重复性学习,浪费教学资源。自然科学涵盖范围大,涉及的定理公式繁多,这种教材编排方式过于落后,只是为了知识传递。

1.2 教师队伍适应力弱

高职学前专业的师资队伍中,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专任教师数量欠缺。面对涵盖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并涉及实际应用的综合课程,一些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尚显不足,部分院校为完成教学任务,借调了兄弟院系具备理工科知识背景的教师,而这些教师又对高职学前专业的特点和学生情况相对陌生,削弱了应有的教学效果。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在高职学前专业课程设置中属于边缘课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意愿不强烈。自然科学范围广、内容多,我国学科划分非常细致,高职教师深耕于自身专业领域,投身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等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原有专业基础为框架的教职生存环境,需要重新寻找平衡。一些高职院校的学前专业甚至未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1.3 学生学习过程疲惫

对于以塑造幼儿保教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学前专业学生而言,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并未直观感受到幼儿园教师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储备对幼儿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助益,没有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学习的意义形成充分认识。在女生占据绝对比例的高职学前专业中,学生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习中的意愿、基础、习惯等方面均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课堂上,教师是在对学生完成相关知识点补缺的工作,学生也表现出了有限度的参与,学习过程总体上较为疲惫。

2 专题教学对传统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突破

2.1 用核心问题导入课程内容,发散思维

结合课程与专业特点,专题教学和传统授课不同之处是对课程内容全方位审视后,专题教学便于用一系列逻辑递进的主次问题把相关内容统合并依据实际学情选择专题。专题教学不宜过于追求知识系统的整体把握和精准推演,多数内容应达到定性理解,不强制定量掌握。要侧重于打破学科壁垒,融汇通识和新知,在不同学科的相互切换过程中锻炼思维。专题教学的核心是用问题组重构教材经典内容,用问题间的逻辑关系串起各部分知识并用核心问题导入课程内容。要针对现象提出问题,问题是没有学科界线的。

2.2 助力师资队伍建设

专题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跨学科教学能力等综合素养。面对在内容重构、课件制作、实施评价等方面对传统授课的超越,教师的个人力量难以为继。这就对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师资在培养培训、选择使用、评价督导等环节提出了新要求,过硬的课程团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需求。实施专题教学能够使高职学前专业建设出一支切合专业实际需要的课程师资队伍。

2.3 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在研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获得感是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向度,问题导入专题教学能够提高课堂可塑性。解决问题是推进科学认识过程的内在要求,关键在于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凝练问题,共同进入专题。要通过问题导入专题,围绕问题展开课程内容,在充分发散子问题并做出回答和总结后用连贯问题作为延展。要注重课堂的生动有趣,让所选主题和内含问题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引发浓厚兴趣,这种求知欲是养成科学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问题的研习过程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丰富课堂样态,开展多元评价,营造平等课堂,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2.4 充分贯彻德育理念,思政元素衔接自然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1]。课程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认知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更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为我国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感到自豪。课程思政没有统一教材,以问题统领专题教学可以提升课程的跨学科思政效果,有利于促成全局性的课程思政。自然科学基础课程能够以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建设为主线体现出生态文明、绿色循环发展等核心治国理念。同一专题下不同问题对各学科知识的串联连续生成了思政教育机会,这些实践性思政元素提升了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现实意义,有力呼应了学前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特征。

3 专题教学下的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实践

3.1 课前

以鸟类的相关知识为课程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组织了教学专题“鸟的自白”。高职学前专业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较弱,教师需提前一天在班级课程群内发布线上预习内容,围绕鸟类知识中的重点、焦点、经典、热点布置相关问卷、讨论、课前测验、头脑风暴、短视频观看等活动。教师在上课前要持续督促学生推进预习进度,应根据学生在问卷和头脑风暴等环节中的反馈及时完善专题架构,补充授课内容。

3.2 课中

课中环节由进入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回答三部分循环构成,以教师讲解作为连接和过渡。要从导入问题开始课程,简要讲解后切入核心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检索班级课程群内发布的鸟类知识学习资料,完成讨论、解答等任务并由教师补充总结。可以“鸟为什么会飞”中的相应知识触发子问题,继而展开整个鸟类相关知识专题教学。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所准备的子问题可以全部触发,也可以有选择地触发。在讨论和总结过程中,要及时抓住知识细节和学生的认知冲突,呈现或生成相应的延展问题。对于延展问题,要以讨论等方式调动学生思考,完成进入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回答的循环过程,某次“鸟的自白”专题教学逻辑框架图如图1所示。专题教学结束前,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面设置思考问题,促进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学习。思考问题的设置以尽可能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可能性推导为原则。专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时间应控制在整体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

图1 “鸟的自白”专题教学逻辑框架图

整个专题教学内容以核心问题、子问题、延展问题为逻辑框架,问题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比如在课堂上临场补充学生的疑问“剪掉鸟的飞羽会怎么样”。问题要综合考虑相关学科知识拓展并渗透课程思政影响要素。在问题“企鹅为什么不怕冷”中,涉及了生物、地理、物理、思政等不同方面的多个要点:企鹅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趋同进化、板块漂移、两极气候地貌、环境保护与环境保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平衡与循环发展、我国南极科考成就。

3.3 课后

学生就专题内容进行个性化继续探究,生生、师生要完成课后的线上线下交流与自评、互评,教师可向学生推荐课外补充阅读材料《朱鹮的遗言》。教师要根据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完成教学反思和教学调整,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见表1。

表1 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4 高职学前专业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专题教学实施难点

课程专题教学能够整合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需在知识选取和课程实践能力两方面有所投入。

4.1 警惕知识内容碎片化

学前专业自然科学教学专题内容广泛,课程知识容易碎片化。碎片化知识是零碎、混乱、异质的知识,区别于完整系统化的知识学习,缺乏计划性的累积过程。课堂时间是恒定量,对课程内容把握不当会造成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伴随网络化的信息传递与多元化的价值,学生学习过程中可接触的信息总量陡增,信息来源随意,知识碎片化愈发凸显。碎片化信息价值未知,不一定是知识,学习者若被信息牵引,被碎片化资源分散注意力,模糊记忆与思维,就不能根据自己所需主题内容对碎片化知识进行加工整合并构建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2]。碎片化学习过程在某些情境中具备便捷等优势,但不利于知识系统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要格外注意课程教学专题中知识点的选择,挖掘出各个知识点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和信息支撑纽带,在广泛涵盖与深入重点之间找好平衡。

4.2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高职学前专业课程专题教学不拘泥于个别知识点的推演与计算,为完成对专题所涉自然科学内容的普及与介绍,教师需具备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要重视内容呈现形式的直观化,善于超越教材文本对知识点进行挖掘或绘制图释。课件制作时,尽量以动态图片代替静态图片,重要处需配约2 min的短视频。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资源检索能力、图片处理能力、视频剪辑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资源。要有针对性地对学前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开发或购买相应的课程资源库,减轻教师压力。

猜你喜欢

基础思政高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