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丁玲联旧话
2021-06-10朱正
朱正
晚年丁玲。
丁玲1986年去世,我参加了治丧工作。灵堂需要挽联,我想起她一生经历,一生作品,她同我的交往,送了这样一副:
遗爱难忘尝为我谋一席地
雄文长在不随君上九重天
上联说的是1984年她在筹备创刊《中国》文学双月刊的时候,要我到那里去工作,趁此把我从长沙调到北京去。那时上北京市的户口是极难极难的事情。这件事虽然没有办成,但是她想帮我解决北京户口问题的好意,我还是很感谢的。
此外,我还写了许多副,供人选用。
监狱折磨荒原风雪真真遍体伤痕先生或也怕寻旧梦
国家兴亡人民祸福刻刻萦回怀抱后死皆宜追觅遗踪
这一副我是以“湖南人民出版社敬挽”的落款送去的。此外我那时做的那些挽联草稿,哪一副被谁选用,哪一副没有用上,后来都忘记了。日前清理杂物,发现一个小笔记本的残页,正好就是那时写这些草稿的本子,现在照录在这里。
在黑暗中追求光明莎菲女士何须辩护
甫离南京即赴陕北丁玲同志毕竟忠贞
这里的《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后面几副里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杜晚香》都是丁玲的作品。对照《丁玲纪念集》,知道这一副被治丧小组安排为杭州的“黄源 陈学昭敬挽”。
历劫整三年敌我分明铮铮铁骨南京狱
奔流数千里资兼文武仆仆风尘西战团
上联的本事是:1933年5月14日丁玲被捕,囚禁在南京狱中;1936年10月逃走。11月抵达陕北苏区首府保安。毛泽东作《临江仙》一首送她:“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下联的本事是:1937年8月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地服务团正式成立,有团员三十余人,丁玲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9月西战团徒步从延安出发,到第二年3月,西战团在山西活动六个月。对照《丁玲纪念集》,知道这一副被治丧小组安排为北京鲁迅博物馆的“李何林王士菁同挽”。
历南京狱历北大荒正气歌声震屋瓦
亦文小姐亦武将军临江仙曲绕栋梁
这里《正气歌》是文天祥的名著;《临江仙》是指毛泽东写“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那一首。这一副被武汉大学中文系出身的陈早春、颜雄、皮远长三人选用。他们把我原来写的“声震屋瓦”改为“声裂金石”,“曲绕栋梁”改为“曲绕屋梁”,改得好!
先生有才过屈宋
可怜无女耀高丘
这一副挽联是集句。被包子衍、袁绍发选用。上联引自杜甫《醉时歌》:“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下联引自鲁迅《悼丁君》诗:“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莎菲是何人药裹琴书担当时代大苦痛
先生诚健者铁窗荒野锻出惊世好文章
这一副落款“金华市文联敬挽”。
北斗载雄文雪峰呼唤出新型小说
东邻问人物鲁迅推许为无产作家
上联的本事是:1931年丁玲作中篇小说《水》在《北斗》第二、三期发表,冯雪峰在1932年1月号的《北斗》上发表《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认为这是“新小说的一点萌芽”。下联的本事是:1933年5月22日,鲁迅在内山书店接受朝鲜《东亚日报》记者申彦俊的采访。记者问:“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您认为谁是无产阶级代表作家?”鲁迅答:“丁玲女士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见《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3期)这一副落款“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敬挽”。
我那个笔记本上写的挽联草稿还有几副没有被选用:
尊鲁迅为师交雪峰为友毕生高举左翼大旗驰骋文坛六十载
遇宠辱不惊虽衰病不馁暮年创刊中国杂志栽培新进万千人
下联说的是1985年1月,丁玲、舒群主编的《中国》文学双月刊创刊号出版。
登长白山访金学铁五年旧事如昨日
传桑干河记杜晚香万篇力作付将来
当年骂你文章作者皆不肯重印
今日看他忧戚先生或捐弃前嫌
这一副的本事,例如曾经在丁玲主持的文学讲习所学习过的玛拉沁夫,在《文艺报》1957年第22期发表《清除灵魂里的垃圾》一文批判丁玲;在《文艺报》1958年第二期的“再批判”专辑里刊出了王子野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批判丁玲的《三八节有感》和张光年的《莎菲女士在延安》,批判丁玲的《在医院中》。在这段时间里,在报刊上发表了批评丁玲文章的还有曹禺、刘白羽、康濯等等许多人。丁玲复出之后,他们都对丁玲很尊敬和友好了。
汇集这些草稿在这里,大约也可以算是别一种体裁的纪念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