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在老城区幼儿园的巧妙开发
2021-06-10魏小云金岑
魏小云 金岑
大自然是生命的摇篮,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的滋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怎样充分利用周围环境让幼儿更好地亲近自然呢?我们对园所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园地处老城区繁华地带,园所建筑已有35年历史,户外场地小,草地较少,早期栽种的树木品种单一但都较为高大、遮阴范围广,大树上还有鸟窝。通过与幼儿的商讨,我们决定因地制宜地进行改造,让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亲近自然中获得成长。
一、让幼儿园成为大自然教育的补充基地
“自然的幼儿园,自然的儿童”是我园的发展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一个自然的、有“土”味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应该让幼儿感受到花开花落、落叶缤纷的四季更替,可以通过嫩芽、蝉鸣、落叶、飘雪准时告诉幼儿每个季节的特征。
师幼一起在幼儿园中种植了各种植物,幼儿在观察中认识,在实践中探索。我们还在幼儿园中保留了几块自然的、没有人工化的野草地。每年春夏,这里便会长满不知名的小草,还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幼儿在这里释放身心,肆意探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野孩子”。幼儿在大自然中玩耍着、观察着、发现着、欣赏着。
一个“生长”在草丛树木之间的游戏场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浑然一体。幼儿在树下钻爬,享受树荫下的阴凉;在梯上攀登,钦佩大树的可靠;从绳上横跨,体验平衡的快乐;在树下拾果,感受生命的奥秘……教师们笑称这是我园的“大树教育”,幼儿在和大树的互动中,增加了对树木的认知:水杉树长得又高又直,而桂花树却又矮又胖;水杉树的树皮和白玉兰的树皮是不一样的;秋天水杉树的叶子会掉光,桂花树却一直是绿的;桂花树撑不住我们在上面玩……
开辟一个小菜园,让幼儿参与瓜果、蔬菜的种植,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在這一过程中感受生命力的顽强,阳光、水、土壤的能量以及收获的喜悦,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除了植物外,我们还引导幼儿在园所里饲养了一些小动物,如小金鱼、乌龟、蚕等,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引导他们在观察探究中获得发现与成长。在师幼的共同参与下,幼儿园成为了一个鸟语花香、瓜果满园的生态园。
二、让幼儿成为自然资源的二次开发者
不同的自然物具有不同的属性、质感以及不同的肌理纹路,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官体验。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周围环境中的自然物,如石头、芝麻秆、贝壳、稻草等,幼儿则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对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玩法单一的自然馈赠进行二次开发利用。
一朵花、一颗鹅卵石、一洼水、一缕阳光,都能激起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欲望,都能作为他们游戏的材料。这些自然材料的性质不同于成品玩具,它们多姿多彩、独一无二且极富变化,在自然界中找不到两朵完全相同的花,也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即使是同一片叶子,每时每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自然中的一切都能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启迪。幼儿用石头作为积木桥的桥墩,用画笔在石头上作画,在油菜花前写生,在阳光下和老师玩影子游戏……自然赐予了幼儿天然的游乐场,幼儿园中充满了他们的欢声笑语。
幼儿的脑袋里总是有许多问号,他们发现小花园里的那棵小树有点奇怪,其他树木都已经长得郁郁葱葱了,而它却还光秃秃的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幼儿们仔细打量着这棵小树,他们认定这棵树已经死了,有的幼儿提议用心愿瓶装扮它,让它成为一棵“心愿树”,陪伴着更多的人。这棵死掉的小树原本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却不曾想幼儿的二次开发又重新赋予了它更深层的意义,让这棵小树一直活在大家的心中。
三、让教师成为幼儿走向自然的带路人
俄国著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曾提出:“儿童需要亲眼看到太阳的起落和月亮。一句话,必须与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现象融合在一起。”幼儿都是在实际操作和感知中获得经验与成长的,教师应首先具备一颗憧憬和踏进大自然的心,然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心灵和双手发现自然、认识自然。
冬天,一场不大不小的雪是冬姑娘送给孩子们的礼物。教师和欣喜若狂的幼儿们一起走出班级,来到户外,去触碰那抹让人“上瘾”的冰凉。教师和幼儿一起走在积雪上,听着鞋底与积雪摩擦出的“咯吱、咯吱”声,随着积雪深度、融化程度的不同,这简单的声音又发出了无穷变化,那感觉就如同在与雪进行亲密的对话,那美妙的声音胜过所有的天籁之音。每一场雪,带给孩子们的远远不止是眼前的美丽,还有由心而发的欢乐。
一个秋天的早晨,孩子们被窗外的桂花香吸引了去。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桂花树”“制作桂花蜜”“我和桂花做游戏”等有趣而又独特的游戏活动应运而生。在这个主题生成发展的过程中,幼儿关注到了身边的事物,而教师及时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并合理地利用了身边的环境和资源,抓住了教育契机开展活动,使幼儿在主动探究和不断深入的活动中获得了成长。
四、让大自然成为幼儿自然教育的主阵地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爸爸马皓文做了很多在别人眼里觉得是“异类”的事情。比如:在期末考试前悄悄地带着身处寄宿学校的儿子马飞游山玩水;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常常带着马飞来到银河水库旁,在田野里奔跑、聊天、学习。可就是在这不一样的自然教育中,马飞不仅拥有了快乐的童年和强壮的身体,更在自然中汲取了成长的力量,认识了自己,坚定地向自己的梦想前进。
大自然是幼儿自然教育的主阵地。春天的花丛,夏天的小溪,秋天的稻田,冬天的雪地,都是他们的活动场所。在这样“以天为盖,以地为席,执笔是山,落笔是水”的环境中,幼儿快乐投入,深度探索。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它的学习方法就是体验。当一个孩子捂住嘴巴屏住呼吸不打扰麻雀进食,他就明白了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当他在墙角蹲了半天只为观察蚂蚁搬运食物,他就懂得了尊重生命。
自然教育是最真实的教育,幼儿园、家庭、社会应该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自然教育资源,引导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感悟生命的奇妙与多彩,在自然之言、自然之行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收获快乐与成长。
(责任编辑:牛丽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