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游戏的天地里师幼同生共长

2021-06-10董晓娟

山西教育·幼教 2021年5期
关键词:海安游戏幼儿

董晓娟

游戏是幼儿生长的最佳场域。生长,是生命的应有之义;心灵自由,助推生命生长。紧随我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脚步,我们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形成课程生长点,架构幼儿自主探索的课程,在课程游戏化之路上与幼儿同行共生共长。

一、以游戏精神贯穿课程始终是课程游戏化的根本所在

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追求幼儿在课程中的自主、自由、探索、愉悦等应有之义,正是游戏精神的具体体现,即要实现课程的游戏化。

1.衍生基于兴趣和经验的课程生长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一日生活中的游戏、生活、学习都是幼儿通向新经验的生长点。海安地处长江入海口与南黄海之滨,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裕。我们从中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如名扬全国、海安人老少皆知的海安花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养殖技术和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的中洋河豚,享誉大江南北的海安丝绸与海安建筑等,作为幼儿课程的生长点,引发幼儿去感知探索、大胆表现,体验成功的快乐。

2.组织自主探索的课程过程

课程是否做到了游戏化,并不在形式,而重在课程的组织是否始终遵循游戏精神,也就是说,课程的游戏化并不是简单的排斥“教学”这种组织形式,而重在创设适宜的环境、情境,让幼儿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主动地操作、大胆地探索,始终觉得我是在“玩”,在玩中丰富体验、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增长智慧。摒弃学习任务的驱动,给幼儿学习主体地位,努力做到教育无痕。

3.追求重在体验的课程价值

考量课程实施的效果,在尊重幼儿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关注幼儿在课程中的态度与体验,关注课程的游戏性,关注幼儿是否出于自主自愿,是否积极愉悦,关注幼儿是否在大胆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丰富深刻的体验。其中,游戏功能本身是基本和首要的,要想真正实现课程的游戏化,我们应始终不忘游戏精神这根主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幼儿在课程中的自主愉悦。

二、“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是课程游戏化的有效抓手

课程是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实现游戏和教学的融合,让游戏和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水乳交融、互补共生,才是课程游戏化的应然追求。我园在基于地方文化的主题特色课程开发中,便采取了相互融合的方法。

1.开展基于地方文化的特色主题活动

围绕地方文化特色,我们从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兴趣出发,在与幼儿的交谈中,发掘有价值的内容,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筛选和整理,在小中大班形成若干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活动方案。例如:围绕“海安花鼓”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教学活动“红红的海安花鼓”,在欣赏教师进京参加国庆大典海安花鼓舞表演的录像时,幼儿情不自禁地随教师翩翩起舞,开始了学习模仿。在活动区,进行花鼓的制作,师幼一起创编花鼓操。一切都在幼儿自觉需要、自主探索、自由选择的基础上产生,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学习的过程,幼儿不仅获得了动作、韵律、肢体协调等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得到了积极愉悦的游戏体验。在主动学习、相互学习中,幼儿的设想得以实现,创造力得到发展。循着幼儿对鼓的兴趣,我们还进行了鼓文化的拓展延伸活动,如“各种各样的鼓”“多样的鼓舞”“鼓声探秘”等。

2.营造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游戏环境

首先,创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公共走廊以及楼梯环境,达到整体教育的目的。围绕幼儿的已有经验,师幼共同制作关于海安的主体壁报,用艺术化的手法展现成活动室的主题墙、空中吊饰等,将教育内容和环境有机融合。幼儿在多感官协同下的学习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其次,创设与主题相匹配的、可听、可见、可感、可想、可动的区域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在与环境、材料互动中得到熏陶和浸染。以“大美海安”为主题统领下的多个区域“华艺染坊”“奇香食品”“好吃的海安山芋”“523主题文化园”“纸忆童年”“百草园”“海鲜一条街”“农家乐”等,满足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需求。区域投放的木条、零布头、瓦片、旧条幅等是幼儿游戏中的宝贝,在幼儿的摆弄下成为个性张扬的作品,打造成了有视觉冲击力的舞台、染坊、卖场……整个环境与幼儿的游戏、学习融为一体。

三、修炼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的专业能力

在开展课程游戏化进程中,如何给幼儿提供低结构的材料?如何管住教师的嘴和手?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的支撑。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刻不容缓。

1.随机跟班,现场把脉

在课程游戏化大潮的冲击和洗礼下,教师逐渐树立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开展园长跟班观摩活动,及时对当班教师开展的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进行“临床诊脉式”的现场跟踪、交流与评点,肯定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好的方式方法的同时,探讨他们需要改进的方面,为教师提供贴心的服务。

2.回放视频,引领专业解读

有效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必备素养和首要职责。为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发展变化,真正能看、会看和会指导幼儿的游戏,鼓励教师及时拍摄幼儿游戏活动,记录真实的幼儿游戏行为。采用即时回放视频技术,组织教师回看录像,从观察的角度、观察的目的、觀察的方法,以及如何分析评价、筹划后续支持策略等方面,引导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描述、分析和反思点评,提高解读幼儿的能力。

3.追问反思,明晰概念

虽然幼儿的游戏每天都在进行,但不少教师仍对“课程游戏化”感到茫然,认为幼儿在园的一日所有活动都需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忌谈、羞谈“教学”,生怕提了“教学”就是“小学化”。游戏不敢管,怕管了就是不给幼儿自主,由此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存在着放羊式现象。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我们通过主题沙龙形式,邀请大家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或困惑,进行讨论与对话。如:课程怎样体现游戏精神?课程以幼儿为主体了吗?投放的材料有什么潜在价值?幼儿得到什么发展?如何把握教师指导的度?等等。通过对话交流,帮助教师明晰相关概念,拨正课程实施思路,掌握具体的实施方法,确保在“知”字上统领推进的方向。

四、携手共建,课程游戏化的行走状态

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我园在与结对园、周边姐妹园共建互助的过程中,引领教师相互学习、共同切磋、资源共享、并肩行走。

1.课程审议,丰韵课程建设

我们的课程适合幼儿吗?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了吗?随着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中总会产生各种问题、困惑以及收获。这就需要我们对预设的、实施的课程方案进行审议,从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能力发展等方面提升、改造和完善我们的课程方案。针对班级课程方案,从“什么是课程审议”“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审议”“怎样进行课程审议”等方面引领教师思考,明确课程审议的要求:(1)从幼儿的立场看课程,坚持游戏化、生活化原则;(2)从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室内外环境、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师幼互动策略与评价诸方面审议我们的课程;(3)在观察和解读本班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班级特色课程。经过全员教师、教研组、园课程核心组的全员卷入式、多层级的智慧火花碰撞,完善课程内容,发掘环境资源,组织多样活动,确定评价立场,从而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2.沉浸研讨互动,明晰前行方向

随着课程游戏化推进,为了促进园所间共享课程游戏化成果,从项目共建园两两结对研究向市县大区域的幼儿园间沉浸式研讨,在“走出去”“请进来”中,大家将项目的构想、幼儿园实施游戏化情况、困惑、难点等问题,进行多元化信息交流、多向性思维碰撞,找差距、找不足、找缺陷,不断拨正前行的方向,为幼儿打造“情智和谐发展”的幸福乐园。

生长中的课程,与游戏相融共生;成长中的我们,与课程相伴同行;我们共同期待:为幼儿的成长助力,生长有声,发展有痕!

(责任编辑:张 琳)

猜你喜欢

海安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由表及里:深入思考新定义的本质
Child Vaccines and Autism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