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6-10曹秀芬

健康之家 2021年23期

曹秀芬

摘要:目的:分析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伤口换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普通纱条进行换药护理,观察组应用碘伏纱条进行换药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效果、护理满意度、换药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每10 d换药频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换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80例患者护理后的换药间隔时间、每10 d换药频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對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少患者换药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感染性伤口;碘伏纱条;换药护理

感染性伤口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指新鲜伤口处理不当以致感染的伤口,常见类型包括小手术后未及时换药发生感染的伤口、糖尿病足、皮肤小脓肿、甲沟炎感染、皮脂腺脓肿感染等,此外还有因外伤处理不当所致的感染性伤口等。感染性伤口的存在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感染性伤口发生后,临床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干预,控制感染,促进伤口的愈合[1]。本研究主要分析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五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伤口换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4~73岁,平均年龄(45.62±2.35)岁;轻度感染22例,中度感染18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46.03±2.14)岁;轻度感染23例,中度感染1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感染性伤口的临床评估标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拒绝参与研究者;无法完成各项临床调查者。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应用综合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按时换药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换药护理。其次,护理人员要安抚患者的情绪,在换药期间通过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患者通过深呼吸、闭目养神等方式进行自我放松。再次,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充分休息,注意饮食营养搭配、戒烟戒酒等,并告知患者换药后要避免伤口接触到水,保证伤口的清洁。最后,住院期间嘱咐患者充分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搭配,以促进伤口愈合,并且要戒烟戒酒、防止便秘等。对照组应用普通纱条进行换药,对伤口进行常规冲洗、清创、消毒,采用凡士林布条进行覆盖,并应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观察组应用碘伏纱条进行换药,对患者伤口进行常规冲洗、清除,并运用碘伏进行消毒,消毒后将0.5%碘伏纱条覆盖在创口表面,并应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换药效果、护理满意度、换药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每10 d换药频率、住院时间。换药效果评价标准:显效,伤口愈合良好,水肿、渗液等消失;有效,伤口坏死组织脱落,且有新生肉芽组织,愈合面积超过6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护理满意度应用科室自拟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项,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换药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频率、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换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80例患者护理后的换药间隔时间、每10 d换药频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伤口创面的愈合是通过结缔组织修复、伤口收缩、上皮再生达到的,而在伤口创面修复的过程中,感染、血液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均会对创面修复造成不利影响[3]。对伤口进行换药护理的目的是改善局部组织的修复条件,促进伤口愈合。传统换药护理多采用普通纱条进行换药,仅能起到包扎的作用,而无消炎、止痛的功效,所以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碘伏是一种聚乙烯酮与碘的高分子络合物,可以有效对抗细菌、病毒、真菌、芽孢、酵母菌,具有高效且广谱的杀菌作用。碘伏主要是由逐渐分解出的游离碘进行杀菌,80%~90%的结合碘能解聚成游离碘,而游离碘接触到伤口后会使病原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进而使病原体直接死亡[4]。所以应用碘伏纱条对伤口创面进行换药,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并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起到清创、去腐与生肌的作用。同时碘伏价格低廉,所以十分适用于患者的日常换药护理中。另外,碘伏纱条对组织无刺激性,且局部浓度较高,能起到持久的杀菌作用。

受伤口感染的影响,患者生理、心理上会承受巨大的痛苦。综合护理的应用可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保证患者换药时的配合度。在综合护理基础上配合应用碘伏纱条换药,在改善局部愈合条件的同时,促进患者整体状况的改善,显著提高患的护理满意度[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换药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80例患者护理后的换药间隔时间、每10 d换药频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综合护理的基础上将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中,能够显著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减少换药频率,减轻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这表明碘伏纱条可以在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有研究指出,临床应用碘伏纱条进行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但因本次研究未涉及此类指标的考量,所以还有待后续开展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碘伏纱条用于感染性伤口换药护理的效果理想,能减少患者换药频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幼莲.新型伤口敷料在儿童下肢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7):32-33.

[2]邓华红,钟艳娟,江燕霞.乳酸依沙吖啶在感染性伤口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J].海峡药学,2019,31(7):2-3.

[3]张小琴.碘伏湿纱布湿敷在气管切开切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9,6(51):40-41.

[4]朱秀英,谢子琪.银离子敷料在感染性创口换药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1):2-3.

[5]谢爱彬,官家永.碘伏棉球外敷伤口治疗手外伤伤口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36):3-4.

[6]海燕,武丽.新型敷料在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9):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