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在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2021-06-09官美
官美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医学科保健一病区,济南 250012
帕金森综合征是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的神经病变性疾病,临床分型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和叠加型三种综合征,临床表现包括肌肉强直、震颤、姿态异常及运动迟缓,同时伴有嗅觉减退、便秘、多汗和睡眠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1-3〕。据相关报道显示,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40%,其中以抑郁多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康复〔4〕。患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对疾病知识的匮乏及认知不足,对病情发展未知的恐惧,对治疗效果的担心等〔5-6〕。因此,如何做好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对认知重建,纠正认知偏差,进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实施心理治疗的方法,尤其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有明显的效果〔7〕。思维导图则是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枯燥的信息转变成有组织的、彩色的图形,突出内容的重点和层次,且能启发患者的发散性、联想性思维,有助于心理护理工作的开展〔8-9〕。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综合征诊断标准,且经CT及MRI确诊;②无认知障碍;③无其他严重躯体或精神疾病;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并发其他脑部疾病;②有智力障碍和沟通困难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66.14±5.06)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3.77±2.19)年。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1~82岁,平均(65.98±4.77)岁;病程9个月~7.56年,平均(4.01±1.8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遵医嘱给予常规的治疗、用药及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患者运动功能锻炼、饮食、用药等相关的健康指导,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帮助患者保持心态平稳,放松情绪,充分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和生活的支持,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出院后1 w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在居家康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并告知患者定期来门诊随访。观察组给予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心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构建思维导图 拟定思维导图的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心理护理”,发散的一级分支包括患者的基本资料、心理情绪评估、认知行为疗法三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发散出二级分支,患者的基本资料包含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病程、并发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内容;采用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估心理状态;认知行为疗法的步骤包括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启发倾诉、就诊不良的认知和行为、帮助患者重建健康行为。每个分支与上一级分支的关系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
1.2.2心理护理培训 对本科室所有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思维导图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知识、步骤、内容,让每位护士了解心理思维导图的各个环节、步骤,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的实施过程,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教会护士如何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发现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心理干预。该培训由心理咨询师对护士进行授课,共分成4次课程,每次课程40~60 min。课程完成后,实施考核,所有护士均考核合格后才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
1.2.3心理护理 将心理护理思维导图打印并发放给每位护士,护士在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严格遵循思维导图的思路和步骤,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①治疗性沟通:帕金森患者入院后病情平稳时,于患者进行1次心理访谈,时间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及沟通程度,30~60 min/次。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时间段,避开患者治疗及休息时间,鼓励患者释放自己的情感,说出自己对疾病、治疗及康复的认识及健康需求,听取患者的主诉后,护士对患者的康复、自身形象、家庭责任及社交等方面的担忧及错误认识给予纠正,及时发现不利于术后康复的应对方式,帮助患者认识积极面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患者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建立理性的和自我肯定的一种认知模式。②小组辅导:入院后至出院前给予患者4次小组课程辅导,每次课程20~30 min,主要内容包括观念调节、自我探索、呼吸调节、宽恕治疗、自我鼓励、相互支持等主题,主要通过借鉴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创伤后成长的相关内容,通过课程辅导的形式鼓励患者分享自己的梦想及希望,并根据自身优势和能力制定合理的规划,欣赏自己的转变及成长,不断制定目标并为之努力。③康复锻炼:出院前为每位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打印成手册的形式,内容包括用药、运动、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向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介绍院外康复的重要性、运动锻炼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康复手册同时包括放松训练、冥想等,教会患者如何通过放松全身肌肉、排除杂念,来调节自我情绪,通过冥想的方式,勇敢地面对疾病,通过自然放松的身体姿势、配合柔和舒缓的音乐,在闭上双眼放松的过程中,重新获得战胜疾病的力量。出院后患者根据康复计划在家进行康复。每周护士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督促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同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每月进行1次家庭随访,主要评估患者居家环境、心理状态、社会支持情况,并给予健康指导,根据患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康复计划〔10〕。
1.3 评价指标
①分别SAS和SD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每一量表均含有20个相关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1分表示“偶尔”,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总是”,标准总分为总粗分乘以1.25并取结果的整数,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该量表于患者出院当天和出院后3个月,由患者现场填写纸质问卷。②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不明确性(16个条目)、复杂性(9个条目)2个维度,共25个条目,单条目采取Likert 5分计分法,即“非常不同意=1分、不同意=2分、无意见=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5分”,其中第6、7、9、23和25条目采取负向评分,其余均采取正向评分,总分为25~125分,得分越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越明显;得分标准:≤58.3分低水平、58.4~91.7分中水平和≥91.8分高水平。③采用帕金森病问卷-8(PDQ-8)评估患者生活质量〔11〕,PDQ-8 是选用 PD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中具有代表性的 8个问题,内容包括患者认知功能、运动情况、精神情绪、肌肉痛性痉挛运动并发症等方面,每项得分0~4分,各项目得分之和转换为百分制得分为PDQ-8总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性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疾病不明确性和复杂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明确性和复杂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性感比较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DQ-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医疗和护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关注自身疾病症状改善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心理健康,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还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临床治愈率的提高〔1〕。心理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患者的需求,实施多样化的心理干预。帕金森综合征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伴有运动功能的障碍,同时伴有负性心理情绪。研究显示,不良的心理情绪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有负面影响,可以引起患者食欲不振和精神萎靡,进一步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及依从性〔12-13〕。帕金森综合征的负性心理问题与疾病相关的生理因素有关,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元的异常可以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产生,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或抑郁的情绪〔14-15〕。有学者指出,通过改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15〕。
本研究将思维导图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学领域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思维,最终改善患者的行为。针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健康需求,通过与患者个性化的心理访谈,引导患者倾诉,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指导;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同时联合放松技巧和冥想等心理学技术,改善患者潜在功能的失调,激发患者正能力,缓解和纠正患者的负性思维及行为,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思维导图是基于脑神经生理科学的研究,分析人们的笔记习惯,结合学习实践,逐渐形成的研究成果,该方法以放射性思维和图形表达的形式,提高认知和学习效率。本研究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内容形成条例清晰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并提醒护士实施心理护理,每一步按照科学的思路逐步实施,提高心理护理实施效果,改善患者不良的人格特征。将思维导图与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使心理护理方案逻辑性更强,实施步骤思路清晰化,护士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领悟能力增加,沟通和适应能力增加,更具有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负性心理情绪,并不断动态评估患者情绪变化,结合患者文化水平、病情及人格特点,积极主动采取应对策略,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改善不良人格特征。心理护理实施过程从患者入院后至出院后3个月的时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患者提供全程的心理护理方案,针对各个阶段患者的认知、行为及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患者针对性和特异性的心理指导,护士全程监督和指导,从而保证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