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元诗》误收唐宋人诗斠考

2021-06-09韩震军

华中学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传生平

韩震军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长期以来,相对唐宋诗词研究而言,学界对蒙元诗歌探讨不够。其中,除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元代诗歌文献散乱、不足有关。2013年中华书局版《全元诗》问世,境况大有改观。《全元诗》在广泛网罗文献的基础上,收录诗人4987位、诗歌约132000首,纂成有元一代诗歌之总集,与之前成书的《全元文》构成双子星座,功莫大焉。它一方面为世人展现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另一方面为研究元代文化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但做任何研究,材料的检验是最必要的。郭沫若先生说:“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有害。”[1]我们在充分肯定《全元诗》编者辛苦劳作的同时,也毋庸回避《全元诗》客观存在的问题。由于材料数量庞大、藉无统绪,所以其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全元诗》辑存了许多宋元、金元、元明之际的诗人诗作,与《全宋诗》《全金诗》等多有重叠,这是由易代之际的作家生平造成的,也是纂修任何断代总集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这种情况并不能视为《全元诗》的失误。但除此之外,《全元诗》也误收了不少与元代无涉的唐宋人诗歌。对此,学界已有一些辨正[2]。本文欲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斠考《全元诗》,列举其误收唐宋人诗,并以原作者时代先后为序胪列。聊备偶见,以飨同好。

一、《全元诗》误收唐人诗例

王晋《青莲寺昙壁上人兄院》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高卧一床地,回看六合间。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谁知大隐客,兄弟自追攀。

《全元诗》第66册第225页据《诗渊》三七六六页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王晋,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

按,此为唐人王缙诗,宋蜀本《王摩诘文集》卷六附载,题作《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诗前序云:“吾兄天开荫中,明彻物外,以定力胜敌,以惠用解严,深居僧坊,傍俯人里。高原陆地,下映芙蓉之池;竹林果园,中秀菩提之树。八极氛霁,万汇尘息。太虚寥廓,南山为之端倪;皇州苍茫,渭水贯于天地。经行之后,趺坐而闲。外堂梵筵,饵客香饭。不起而游览,不风而清凉,得世界于莲花,记文章于贝叶。时江宁大兄持片石命维序之,诗五韵,座上成。”王缙(700-781),字夏卿,太原祁(今属山西)人,王维之弟,两《唐书》有传。王缙《青龙寺昙璧上人兄院集》诗又见于《唐诗纪事》卷一六、《全唐诗》卷一二九等。青龙寺,在长安南门之东,本隋灵感寺,唐景云二年改为青龙寺。与王缙同题诗人有王维、王昌龄、裴迪等。

刘文《南溪道人隐居》

一路径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全元诗》第66册第145页据《诗渊》一六一四页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刘文,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

按,此为唐人刘长卿诗,见四部丛刊本《刘随州文集》卷三、明刻本《文苑英华》卷二二六、明天启五年刻本《众妙集》、文渊阁四库本《三体唐诗》卷五、明嘉靖十六年序刊本《唐诗品汇》卷六四等,题或作《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或作《寻常山南溪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等,“径”作“经”。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工五言诗,专主情景。《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写寻隐者不遇,别得情趣之感,情景交融,清新自然,符合刘氏一贯诗风。《诗渊》于该诗作者名字后脱一“房”字,且将其误归元人。《全元诗》未辨,仍沿其讹。

李颖《赠西峰孙路》

天柱与天目,曾居绝顶房。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全元诗》第67册第69页据明张之采《西天目山志》卷三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李颖,生平不详。明张之采《西天目山志》作元人。”

按,此乃唐李频诗。李频(818—876),字德新,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姚合之婿,著有《梨岳集》。四部丛刊本《梨岳诗集》、《文苑英华》卷二六四、《全唐诗》卷五八八等载录有此诗,题作《富春赠孙路》。清影宋抄本《舆地纪胜》卷八亦有引述李频《富春赠孙路》诗句。孙路,生平不详。唐姚合有《寄孙路秀才》,所寄对象与此孙路当为一人。颖、频二字形似,传刻易讹。张之采《西天目山志》不辨,误将李频作李颖,且归其入元,当移正。

董蒙亨《箕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全元诗》第66册第405页据(乾隆)《正定府志》卷四九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董蒙亨,字里不详。清(乾隆)《正定府志》卷四十九作元人。”

按,此为唐人胡曾诗,见《四部丛刊》景宋钞本《咏史诗》卷二、明嘉靖刻本《万首唐人绝句诗》卷五二、清编《全唐诗》卷六四七胡曾诗卷等。胡曾(约840—?),号秋田,邵阳(今属湖南)人。咸通中举进士。尝为汉南从事,喜游历。著有《咏史诗》三卷等。箕山,贤人许由隐居读书处。史传:尧帝使人召许由,欲以天下禅位于由。由不愿闻喧烦之事,遂临河洗耳,常以手掬泉饮之。后巢父取一瓢赠由,令由盛泉饮之。由挂瓢于树,风吹空瓢作声,由以其瓢鸣喧,乃弃之于岩下。此诗所咏即其事。(乾隆)《正定府志》误将胡曾诗归属董蒙亨,《全元诗》沿其误。董蒙亨,宋人,曾任真定府评事,作有《封崇寺记》。事见崇祯三年刻本《直隶名胜志》卷七等。

二、《全元诗》误收宋人诗例

史温《孝庙偶题》

曹娥庙貌枕江湄,南北行人合相思。有智不争三十里,千年黄绢一亭碑。

《全元诗》第67册第239页据清沈志礼《曹江孝女庙志》卷五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史温,生平不详。清沈志礼辑《曹江孝女庙志》卷五作元人,并云曾任员外郎。”

按,此为宋人史温诗。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八载录该诗[3],署史温《曹娥庙碑》,“相”作“孝”,“亭”作“厅”。《会稽掇英总集》成书于北宋熙宁五年,距元季甚远,岂能辑入元人诗?《全元诗》显系误收。史温,大中祥符初,知闽清县,多善政。生平见(淳熙)《三山志》卷九、(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一、《宋诗纪事补遗》卷六等。宋人魏野有《寄赠桃林尉史温》,宋祁有《送史温虞部佐郡四明》诗。《全宋诗》据(民国)《闽清县志》卷三收录史温《曹娥庙碑》诗。

俞括《游南山》

二十四峰尖,参差列郡南。半空摩梵宇,绝顶寄僧龛。峭壁编危栈,平田耸碧簪。岩呈星斗七,石涌佛身三。人透龙门上,书疑禹穴探。银钩千轴丽,钟乳百年甘。木杪浮朱阁,烟开露草庵。仰头瞻抱朴,侧足礼瞿昙。洞洁无飞鼠,泉深贮嫩蓝。夕阳归北郭,回首白云惭。

《全元诗》第67册第175页据清汪森《粤西诗载》卷二○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俞括,生平不详。清汪森《粤西诗载》卷二十作元人。”

按,俞括乃宋人。宋刻本《记纂渊海》卷一五、清影宋钞本《舆地纪胜》卷一一一等皆有引述俞括《游南山》诗句。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一一、祝穆《方舆胜览》卷四○“贵州”均称“郡守俞括”。俞括,字资深,沙县(今属福建)人。宋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元丰间,通判漳州。哲宗绍圣初,以奉议郎通判虔州。苏轼有《答虔倅俞括奉议书》,陆佃有《送俞括知贡州》诗。生平见(弘治)《八闽通志》卷三三、(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嘉靖)《赣州府志》卷八等。《全宋诗》据《舆地纪胜·广南西路·贵州》辑得俞括诗一首及残句,皆为其《游南山》诗之部分诗句,宜并之且补全篇。

孙氏益《栖霞洞》

飞仙巢三山,弱水环四溟。谁知黄茅岭,自有白玉京。独曳一枝筇,梯空上青冥。蟾飞堕八桂,石陨化七星。□□炬火然,异状不可名。垂天紫云盖,插地翠羽屏。已无俗士驾,尚有迁客经。敢言居□□,妙绝冠平生。

《全元诗》第66册第183页据《诗渊》二一九八页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孙氏益,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

赵鼎《题手植桂》

《全元诗》第68册第12页据《元诗选癸集》丁集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赵鼎,字里不详。曾任尚书祠部郎中,出知兖州。”

按,赵鼎为北宋人。其题手植桧诗,明陈镐《阙里志》卷一一、刘濬《孔颜孟三氏志》卷三、清宋际《阙里广志》卷一九、《山东通志》卷三五等均归入宋。《孔颜孟三氏志》卷三录该诗,列于米芾《手植桧赞》之前,“灵踞”作“根踞”,“劳功”作“劳躬”,末跋云:“右手植桧双立于庙屏之南,垂二千年而弗忘者,先其道而后其迹也。近世士人或疑之,遂请于府公诗以纪之,亦甘棠之义也。尚书祠部郎中赵鼎题。熙宁丙寅岁正月二十日,四十六代孙孔舜亮序并书。”[4]熙宁,宋神宗年号,前后十年(1068—1077),其中并无“丙寅岁”,疑“丙寅”为“丙辰”之讹,即熙宁九年。孔舜亮,字君亮,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孔子四十六代孙。哲宗元祐二年以中散大夫致仕,封柱国、会稽县开国伯。事见《阙里志》卷二。《全宋诗》失收赵鼎《题手植桧》,当补辑。

吴和《对花效蜂腰体》

我丈风流元祐枝,晴轩雨雹笔端迷。从容文武一时了,赋罢木犀观水犀。

武林曾识最高枝,百感重逢岁月迷。向日擘笺须彩凤,如今执楯要文犀。

《全元诗》第66册第167页据《诗渊》二四八一页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吴和,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

按,此乃宋陈与义诗。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两宋之际著名诗人,诗尊杜甫,著有《简斋集》。《宋史》卷四四五有其传。影宋本胡樨《笺注简斋诗集》卷二二载有该诗,题作《十三日再赋二首》,“其一以赞使君是日对花赋此韵诗落笔纵横而郡中修水战之具方大阅于燕公楼下也,其一自叙所感忆年十五在杭州始识此花皆三丈高未尝赋诗”,“擘”作“璧”。“我丈”即与义友人王摭,字粹翁,岩叟子。王岩叟(1043—1093),字彦霖,大名(今属山东)人。宋朝状元,哲宗继位为监察御史,迁右丞相,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书法家,论著家。一生才华横溢、刚直不阿,政绩卓著,建树颇丰,受到司马光、苏辙、吕公著等大臣名士的高度评价。第二首所称“此花”即木犀花,宋人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卷三“桂”曾引述有陈与义该诗[5]。由此可见,此诗为宋诗无疑。另,此两首诗,《诗渊》题作《对花效蜂腰体》,细究诗文,其与“蜂腰体”毫无关系。

李弼《七星岩》

乘兴上东山,天风拂壮颜。七星连地脉,一窍透天关。玄鹤何年去,丹炉尽日闲。我因厌尘俗,到此不知还。

《全元诗》第67册第172页据清汪森《粤西诗载》卷一○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李弼,生平不详。清汪森《粤西诗载》卷十作元人。”

按,李弼为宋人,绍兴六年国子内舍生,进《明堂颂》授校正御前文籍,改右宣义郞,赐绯鱼袋。生平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等。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二据《广西通志·山川略》辑录该诗,题作《七星山》。七星岩,广西名胜,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一一“广南西路郁林县”载:“在南山上葛仙翁炼丹处。”李弼《七星岩》“玄鹤何年去,丹炉尽日闲”即指葛仙翁炼丹事。

李震午《旌德道中》

山邑无邮传,农夫半甲兵。石桥横断岸,草径入荒城。闻道甘泉驾,将临细柳营。风尘何日靖,留眼看升平。

《全元诗》第66册第164页据《诗渊》二○二一页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李震午,生平不详。《诗渊》作元人。”

按,元汪泽民《宛陵群英集》卷五录有此诗[6],署宋陈天麟作。陈天麟(1116—1177),字季陵,宣城(今属安徽)人,宋绍兴十八年进士,调广德簿,累官集贤殿修撰,历知饶州、襄阳、赣州、镇江。尝编《易三传》及《西汉南北史左氏征节》等书,著有《撄宁居士集》。生平见《宋会要辑稿》、宋佚名《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等。陈天麟《旌德道中》诗又见于《宛雅》初编卷一、《宋诗纪事》卷四七等。旌德,县名,唐宝应二年置,宋属江南路、江南东路宣州。以“闻道甘泉驾,将临细柳营”推知,此诗似作于其广德县主簿任上。李震午,宣城人,《宛陵群英集》卷六录其《自笑》诗一首,归入元季,且置于汪泽民、贡师泰等人之后。汪泽民作为李震午同里同时人,误辑其诗作的可能性不大。故《旌德道中》(山邑无邮传)当为宋人陈天麟作。

周信仲《登焦山》

雪埋断簏元曾到,风度疏棂始再来。春尽幽园尚红药,雨余荒径自苍苔。短筇扶病吾犹力,古锦囊诗子合开。第恐平生老无着,不能传律以宗雷。

《全元诗》第67册第40页据明张莱《京口三山志》卷六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周信仲,生平不详。明张莱《京口三山志》卷六作元人。”

按,此为宋人周孚诗。周孚(1135—1177),字信道,号蠧斋,丹徒(今属江苏)人,宋乾道二年萧国梁榜进士,为真州教授,卒于官,年四十三,有《蠧斋集》三十卷。生平见(嘉定)《镇江志》等。《蠹斋铅刀编》卷三载有该诗[7],题作《再到焦山示度书记》,“簏”作“麓”,“传律以宗雷”作“缚律似宗雷”。焦山度书记与周孚多有酬答,《蠹斋铅刀编》卷三有《焦山度书记以诗见寄因次韵》诗。

谭用之《多景楼》

一带青山欲尽头,晴岚深处着危楼。下无余地容车马,上有重阑接斗牛。雁落平沙偏称晚,鸥沉烟渚最宜秋。江南好景从来少,北望空多故国愁。

《全元诗》第67册第43页据明张莱《京口三山志》卷三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谭用之,字里不详。明张莱《京口三山志》卷三作元人。”

按,此乃宋人诗。汲古阁景宋钞本高翥《菊磵小集》载有该诗,“晴岚”作“精蓝”,“阑”作“櫩”,“雁落平沙偏称晚”作“鸦落野田长趁晚”,“鸥”作“雁”。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字九万,号菊磵,余姚(今属浙江)人。专力于诗,是江湖诗派的重要代表,著有《菊磵小集》。多景楼,在镇江丹徒县甘露寺,曾因焚荡再建。宋乾道六年守臣待制陈天麟乃重徙建,并记曰:“多景楼,不知其所始与所以名,寺兴于唐繇李卫公,以后登北固题咏者皆不及多景,则楼当建于本朝无疑,独不知其岁月,初为楼者谁也。”谭用之,字藏用,五代末入宋人,《宋史·文苑传》称其“善为诗”[8]。

戴竹岩《谒孝庙》

哭得江头云气昏,泪痕多变作潮痕。波心万古团团月,疑似曹娥一片魂。

《全元诗》第67册第228页据清沈志礼《曹江孝女庙志》卷五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戴竹岩,生平不详。清沈志礼辑《曹江孝女庙志》卷五作元人。”

按,此为宋人戴汝白诗,见景明弘治刻本宋戴复古《石屏诗集》卷一○附录,题作《题曹娥庙》,“变”作“化”。戴汝白,字君玉,号竹岩,黄岩(今属浙江)人,昺弟,复古侄孙。著有《竹岩诗稿》。复古与汝白多有酬赠之作,见《石屏诗集》。戴汝白《题曹娥庙》诗,《全宋诗》已据《石屏诗集》辑录,《全元诗》亦未收入戴汝白。清沈志礼辑《曹江孝女庙志》不辨戴汝白名、号,且视戴竹岩为元人,《全元诗》袭其误。

杨君举《武夷山》

武夷山崒嵂,与客共跻攀。一啸九天阔,断云千古闲。杖行龙虎背,袖拂斗牛间。愿言觅刀圭,乘风弄羽翰。

《全元诗》第68册第209页据《元诗选癸集》癸集下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杨君举,字里不详。”

按,此为宋诗。明万历刻本《齐云山志》卷四有载,作宋金子潜,题为《云岩同游》,“武夷山崒嵂”作“丹崖何突兀”。金子潜(1188—1258),名文刚,以字行,休宁(今属安徽)人。安节孙,师事真德秀,用遗恩补将仕郎,历知奉新县、通判兴国军,监左藏及封桩库,出知临江军常德府,迁太府丞、浙西提举,将作监进直龙图阁,年七十一卒,阶止朝奉大夫。生平见林希逸《宋故朝奉大夫直龙图阁金公文刚墓志铭》。《宋诗纪事》卷六九亦收录金子潜《云岩同游》诗。

吴观《过孝庙感古》

孝娥何意要垂名,重在天伦一命轻。若证汉家彤史传,淳于公主尚偷生。

《全元诗》第67册第196页据清沈志礼《曹江孝女庙志》卷五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吴观,字文潜。清沈志礼辑《曹江孝女庙志》卷五作元人,并云曾任‘制使、丞相’。”

按,此乃宋吴潜诗,见宋开庆元年刻本《开庆四明续志》卷一○,题作《舟檥娥祠敬留二绝》,题下并注云“宝祐丁巳夏五中澣前一日”,“证”作“订”,“公主”作“公女”。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历知建康、隆兴、太平、庆元、平江、镇江、临安诸州府。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入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宋史》卷四一八有其传。《开庆四明续志》由吴潜门生梅应发、刘锡撰,所录为信。且其“制使、丞相”历任官衔与所谓“吴观”传云相合。“吴观”系“吴潜”之讹,明矣。

葛东山《谒孝庙》

依旧临江镇庙门,参差江树带春云。男儿愧死知多少,我欲重招孝女魂。

《全元诗》第67册第227页据清沈志礼《曹江孝女庙志》卷五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葛东山,生平不详。清沈志礼辑《曹江孝女庙志》卷五作元人。”

按,葛东山为宋人。此诗见民国宋人集本葛绍体《东山诗选》卷下,题作《过曹娥江》。葛绍体,字元承,号东山,建安(今属福建)人。宝庆间,曾侨居黄岩(今属浙江)。师事叶适。著有《东山诗文选》十卷。生平见《郡斋读书志》卷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二四八等。

朱与诚《高唐道中书事》

野桥西望见高唐,城上依稀塔影长。方朔古碑堆蔓草,晋文遗庙废残阳。依依远树秋烟断,漠漠平沙故垒荒。笳鼓东来知候吏,一声惊起雁行行。

《全元诗》第68册第179页据《元诗选癸集》癸集下辑录上诗,作者小传并云:“朱与诚,生平不详。”

按,此乃宋诗,宋潘自牧《记纂渊海》卷二○、明嘉靖《山东通志》卷三七有录,作者署“米与诚”。米、朱形似,易混,未知孰是。米与诚,生平无考。但《记纂渊海》成书于宋宁宗嘉定二年,不可能辑入元诗。此诗为宋人作,无疑。

《全元诗》误收诗作,原因复杂。就其以上举正诸例来看,有诗歌流传中作者误署致讹的,如刘文《南溪道人隐居》、李颖《赠西峰孙路》、董蒙亨《箕山》、孙氏益《栖霞洞》、吴和《对花效蜂腰体》等;有诗人诗作归属原本不错,而因诗人生平欠考致误的,如史温《孝庙偶题》、俞括《游南山》、赵鼎《题手植桂》、葛东山《谒孝庙》、李弼《七星岩》等等。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编者仅据一种文献辑录佚诗,溯源未及而致误。像明初人集纂的《诗渊》,距元不远,一般认为其所载之元人诗作较为可信,而不注重进一步追溯诗歌渊源。再如清人编辑的《元诗选》,虽经由甄别,但并非全真,若不溯源辨证,终有沿误之嫌。总之,编纂一部完善的断代文学总集,并非易事,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安徽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元诗》误收考”【AHSKZ2018D2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页。

[2] 参见韩震军:《〈全元诗〉误收唐宋人诗辨正》,《江海学刊》2019年第2期;刘竞飞:《〈全元诗〉收赵孟頫诗摘瑕辨误》,《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石勖言:《〈全元诗〉误收诗人考》,《古典文献研究》第十八辑上卷等。

[3] (宋)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 (明)刘濬:《孔颜孟三氏志》卷三,明成化十八年张泰刻本。

[5] (宋)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卷三,宋刻本。

[6] (元)汪泽民:《宛陵群英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宋)周孚:《蠹斋铅刀编》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九第3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012页。

猜你喜欢

小传生平
傅忠诚教授生平
A Brief Review of Translation Critiques of George Kao’s Chinese Version of TheGreatGatsby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四库全书总目》“章如愚”小传史源考
夏字小传
“疾病”小传
“曲圣”魏良辅生平考述
曾巩生平
泼尽水墨是生平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兰先生生平及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