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教师育德能力建设

2021-06-08金琪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师

金琪

摘要: 反思当下的学校德育体系,教师育德能力的普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问题。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教师育德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着眼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实践中要注重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校特色文化相结合,建构“六维度”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开展“全景全程”的师德实践,帮助教师提升育德实践能力;以全学科全员育德推进课程全面育人,实现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关联;开展丰富多样的道德文化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涵养教师道德、提升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教师;育德能力

学校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载体,而教师是否具备与时代发展和教育变革需求相适应的育德能力,则是决定学校德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推动学校德育变革,最为重要的基础是要切实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由此,通过理念与思路的不断创新、转型,来切实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重要任务,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

教师的育德能力是指教师按照社会现在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德育规律,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能力。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了解、观察学生的能力,捕捉时机教育学生的能力,正确评价学生的能力,转化后进生的能力,发挥学科德育功能的能力,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教师“身教”的能力等。

育德能力的提升应成为教师专业素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1 这不仅体现了对于教师职业道德层面的要求,也同样强调了教师的育德能力问题。当今时代,教师不仅扮演着“知识的传承者”角色,还肩负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代言人、学生‘成人的教育者”的使命,其育德意识和能力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教师育德能力建设的现实之困

从现实情况看,教师育德能力建设整体上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自觉育德意识偏弱,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德育知识化倾向导致育德目标偏离,有效的育德方法掌握不够1,整合利用德育资源的能力相对有限等。在笔者看来,上述问题整合起来,最为核心的表现集中在意识和行动两个方面。

1.教师的自觉育德意识不够强烈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理性的育德行为必然源自科学的育德意识。从目前的情况看,不论是社会舆论的影响,还是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体系,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强调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教师也大都能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回归到自身的具体工作之中,很多教师缺少自觉育德的意识。这些教师,特别是非德育学科的教师,往往将道德的渗透作为学科教学的衍生品、附属品,而非必需品。他们将德育更多地视作班主任或者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工作。根据笔者对部分教师的问卷调查,几乎所有教师都意识到学校德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能改善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素质(98.7%),这说明大部分教师是认同德育的价值的。但是也有近85%的教师认为实施德育主要依靠德育课程和班主任,只有约36.5%的教师能在教学中主动设计道德教育的内容。这说明尽管全员育德的外部氛围已经建构起来,但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认识到自己的德育价值,教师自觉的育德意识还需要提升。这种“自觉”的核心表现是教师能主动认识并关注到教学过程包含着德育过程,自觉挖掘教学过程中有益的德育素材,主动创造德育机会,积极拓展学科价值,自觉培养学生的道德发展。2

2.教师的育德能力体系不够健全

德育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相应的能力体系作为支撑。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职前教育中,他们所接受的关于德育更多的是道德知识的传输和道德重要性的解读,缺少实践层面的操作指南。教师育德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能够充分整合教材、生活中的德育元素,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提升学生的道德自觉。但是,回归到现实情况,不论是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还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看,教师育德能力相对偏弱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根据笔者关于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调查,就教师自身而言,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育德能力有待提高,其中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育德方法(77.46%)、如何有效整合和挖掘德育素材(72.14%)、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69.54%)、如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66.33%)和如何提升组织活动的能力(59.83%)是教师最为迫切需要提升的育德能力;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看,78.94%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当前学校教师的育德能力不足,66.85%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当前缺少有效的方法来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二、教师育德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在笔者看来,教师育德能力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知模糊

从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知看,对于“德育专业化”问题,不少教师有简单化理解的倾向,把这种“专业化”理解为德育教师、班主任等的专业化,从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忽视甚至主动放弃了德育责任3,更不会主动思考育德能力的提升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在实践中造成了教师学科教学与德育的隔离,也不利于建构“三全育人”的完整体系,消解了学校教育的育人价值。

2.教师对道德体系的建构偏颇

教師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内容,但是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体系和实践路径看,尽管普遍关注到道德层面的构建,但是这种关注更多的是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强调的是教师自身道德形象的树立,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提升。而实际上,新时代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应该包含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要以教师之德育学生之德,发挥师德师风的育人功能,服务于育人目标的达成,进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教师德育实践的方式单一

从学校德育的实践看,尽管经过多年的变革,但是德育的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依然明显,以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传授为载体,开展德育工作的情况依然普遍。知德分离、智德分离成为常态。在这种分离状态下,德育变成教育被割裂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生命、灵魂的统领性的东西了1,德育也难以真正触及师生的内心世界,难以体现学校和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重要特征,也不利于教师真正掌握行之有效的育德方法,其育德能力的提升也必然受到禁锢。

上述三个方面问题的存在,都会对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造成影响,但是德育载体的创新是具有根本性、决定性价值的。从学校教育的本体性特征出发,在文化的理解与建构中重新寻找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的思路,成为新时代德育变革和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的应然选择。

三、基于传统文化的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策略

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理论上说,道德与文化有着天然的内在契合。一方面,从德育的本质看,德育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存在和精神文化力量;另一方面,从德育的过程看,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主体性的文化构建来完成,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关注德育过程中相关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整合。2 因此,文化与道德是彼此统一的有机整体,从文化中吸取道德力量,整合道德资源,并通过具有文化韵味的方式实施道德教育,这是一种符合德育本质的思路和范式。从实践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育德价值,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教师优化德育工作、提升育德能力提供了天然的、丰富的素材和载体。一个具有良好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教师,应该敏锐地发现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并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让传统文化发挥其育人价值。一所有洞察力的学校,也應该抓住传统文化弘扬带来的契机,通过将传统文化主动引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范畴,生成富有特色的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让传统文化成为教师育德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学校将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引申到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上,让教师在文化的浸润中体会道德价值,涵养道德情怀,积累道德素养,最终提升育德能力。

1.建构“六维度”的“立德树人”目标体系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新时代师德要求相结合,从道德维度重新设计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体系,这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建构“思想有高度、学养有厚度、心灵有温度、育德有效度、创新有力度、辐射有广度”的教师育德能力专业发展“六度”目标体系。

“思想有高度”,对应教师队伍在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上的要求;“学养有厚度”,对应教师队伍在扎实学识上的要求;“心灵有温度”,对应教师队伍在仁爱之心上的要求;课堂“育德有效度”,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动追求德育有效性;活动“创新有力度”,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体验性和新颖性,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与载体;经验“辐射有广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和总结教书育人的经验。根据表述,六个方面的发展维度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体系:“思想有高度、学养有厚度、心灵有温度”是内隐体系,是人格化的特质,指向教师内在的师德素养和精神世界;“育德有效度、创新有力度、辐射有广度”是外显体系,是行为化的特征,指向教师的实践能力与外在行为表现。两个方面的体系内外结合,既很好地契合了总书记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也为每一位教师设定了专业成长的框架体系,助于教师积聚育德能力。

2.开展“全景全程”的师德实践

实践属性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属性,道德实践是优化学校育德体系的重要方式。笔者所在的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结合自身办学理念,以“传统文化弘扬工程”提升师德素养,建构教师育德的实践体系。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讨论机制

教师育德意识的形成和育德能力的提升,往往需要彼此间思维的碰撞和路径的借鉴。学校注重搭建平台,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师德大讨论”主题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市、区教育大会精神,围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文件等学习内容,发掘身边好教师,弘扬师德正能量,以“今天我们怎么做教师”为主题等,开展教代会小组专题交流研讨活动,深刻领悟新时代师德建设内涵和职业规范要求。在讨论中,教师加深了对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理解,在相互讨论和借鉴中提升了德育能力。

(2)建立健全师德教育培训机制

让教师在文化的学习和浸润中提升道德涵养。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立足学校特有的“中和位育”文化,凝聚教师集体力量,编纂彰显学校文化气质的校本师德培新教材,如《中和育人——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探索》《位而善育——学校党建工作的理念创新与实践变革》等,将传统文化与教师身边的文化相结合,实现对教师的文化与道德引领。将师德摆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位,实现师德教育全覆盖;分层分级开展师德培训,将师德教育的目标、内容、课时和学分要求分别落实到学校教师研修体系中。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校本培训,每月举办一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学校注重将师德研训课程的开发和教师有效的深度学习相结合,形成结构化的师德课程体系。研修课程包含三个模块,即“意识篇”“能力篇”和“反思篇”。“意识篇”聚焦教师的育德意识、育人之道,唤醒教师的德育自觉;“能力篇”聚焦教师的育德能力,即通过课程的实施提高教师德育的基本技能,特别是结合学科教学、学生活动、班集体生活等开展德育的能力;“反思篇”聚焦教师的反思提升,为教师主动反思提升自己的德育教育意识和能力提供载体和平台,帮助教师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德育效果反观师德建设成效。

(3)建立健全师德评价导向激励机制

合理的师德评价机制,不仅是师德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活动中发生作用的“杠杆”, 而且对教师的道德成长具有教育、导向和激励功能,是教师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 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尝试建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进一步助推教师育德能力的提升。一是开展“寻找我身边的好老师”活动,评比出一批师德高尚、教学成果突出、深受学生喜爱的“师德之星”,加以宣传奖励,营造浓郁的道德氛围;二是在教师个人年终考评和年级组的综合评议中,突出师德表现和育德情况,并增加其在评优、评先进中的权重,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三是学校在教师职称的评审中,量化细化评价指标,师德和育德标准有切实的依据,让教师的育德行为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能够在教师自身的成长中真正发挥效用。三重评价机制有效保证和鼓励了教师全面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让师德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价值得到了充分发挥。

3.打造全学科全员的课程育德体系

学校紧紧依托教研组、备课组,以学科教学的改革为抓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全面结合,实施全学科全员育德工程,推进课程全面育人。

(1)建立学科育人落实机制

通过各类研训,教师达成共识,传递研究成果,即: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让所有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使学科知识成为学生精神发展和德性成长的智力基础;教学组织和形式能够对学生形成合作、包容的心理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能够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品性,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能够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可以说,这就是师德最核心的体现,为此,学校以“融入课堂”为突破口,形成了“学科育德五步法”:在备课层面,要精准调研,把握状态;在内容层面,要研究教材,挖掘素材;在方法层面,要汇集案例,探索策略;在评价层面,要融入作业,进入试题;在拓展层面,要拓宽视野,延展功能。

(2)形成“三课”全面渗透机制

课堂教育阵地要做到必修课、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全面渗透。必修课中,渗透“三部曲”,第一步:开学初,由各教研组列入学期计划,备课组定期德育备课,制订本学科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渗透的计划,进行年级德育目标与教材内容的统整,保证校本德育目标的落实。第二步:在对教研组、备课组考核评价中,加入德育渗透内容完成情况的权重。第三步:学期结束每位教师撰写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个案,由教导处和政教处联合开展优秀个案的评比表彰,并编撰收录在《德育园地》中,这样有利于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并加以推广。

拓展型课程中,开设了“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中国古诗词”“中国历史人物概述”中华传统文化普及类课程,以及“百家姓”“上海方言”“弄堂游戏”“走近徐家汇”等特色微课程。研究型课程中,学生进行“多伦路文化地标面面观”“上海近代史遗迹探访”等多个课题的调研,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具亲和力和实效性。

(3)推出特色校本德育课程

《五常新说》是西南位育中学的校本学习材料,被评为民办学校优秀校本课程,其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包括:鼓励学生阅读中文书籍,围绕“五常”去思考人生态度,开展多方位的教育;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例如班会、校会、团活动、辩论会、演讲等,把“五常”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之中;创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学校班级开设专栏以弘扬传统美德,特别是“五常”教育,塑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以班会、政治课为切入点,结合学校特色开展“五常新说”专题教学。

4.设计与课堂育德双向联动的活动德育

新时代学校德育需要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师生的道德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道德的实践载体自然必不可少。1 学校在课堂育德的基础上,开展活动育德,拓展德育的载体,使二者互相呼应,有效联动。

(1)德育活动目标序列化

在社会活动方面,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各类教育活动逐步模块化、程序化、规范化,整合成德育系列实践活动,因此建立以政教处为主导,由每个年级“拳头”教育活动项目支撑,课内课外联动,体验与践行融合的德育社会实践(见表1)。

修炼健康性格 初一年级 2.发愤乐学——树立正确苦乐观 立志勤学、团结友爱教育 初二年级 3.奮斗自立——迈好青春第一步 勤奋节俭、求索创新教育 初三年级 4.敬业自强——做最好的自己 敬业尽责、自强不息教育 高一年级 5.定位立志——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 诚实守信、爱国爱民教育 高二年级 6.挫折磨炼——成才的最好学校 人贵有耻、整洁健身教育 高三年级 7.学会负责——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严己宽人、天下为公教育 ]

(2)德育实践活动的一体化

围绕德育活动目标,对校内教育活动进行整合,并逐步打造出仪式教育、学生社团、自主探究性平台、领袖人才培养基地等特色校园活动,设计八个道德实践活动平台:课内外结合的“非遗”学生社团活动;“走进经典”学生领袖骨干群体培养系列活动;“五常新说”拓展性实践课程;“红红中国节”由月主题引领的校园文化活动系列;以提高问题意识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平台;高中初中联动的榜样系列寻访活动;以辩论赛、课本剧、课前演讲为主线的口才训练活动;以社区与基地为主阵地的社会实践活动。

(3)德育活动设计的自主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会自治、自制,从而唤醒自觉、激发自觉,在“不管”与“自管”中提升学生自身德育素养。学校在学生自主管理操场、图书的基础上,推出各年级学生自主管理、雨伞借用自主管理、学生干部列席校务会议等活动,培育自我约束和崇尚自觉的风气,将“中和位育”内化于心,真正提升学校德育成效。

四、结语

依托传统文化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不仅让教师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育德责任与使命,也让所有教师在德育研训与学科育德中摆脱“单打独斗”的局面,真实开展协同教学、同伴互导,使教师在育德方面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教师德育的专业能力实现从“分散”到“系统”的结构提升。这一模式既保留了各学科的特色,又寻求各学科德育的共性,在研讨交流、学习切磋中,实现教师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成果的系统化,是一种适应新时代德育变革的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美育教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