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2021-06-08陈菲
陈菲
建设现代农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小城市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经济面临的困难更加突出,坚定不移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本文仔细分析了中小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且污染加重;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缺乏,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失;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不足,资源过度开发的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种养循环、生态保育和修复治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不够完善;五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现代农业融资发展五大问题。
中小城市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城市地形西边高东边低,天气四季变化分明。市内有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其中有山、有丘陵、有坡地、也有比较平整的土地,山地面积占比十分之一,丘陵、坡地和平整土地面积各占面积基本均等,大概占十分之三。地貌复杂多变,含有大量的矿物和动植物,对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益。这些城市的土壤熟化的程度较高,有利于不同种类的粮食、油料、蔬菜等作物生活。中小城市的气候条件比较温和,有风,降雨程度居中,对农业林业发展有较大的帮助。中小城市水资源处于中等水平,动物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这些资源为农业的生产提供了好的有利因素。
中小城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耕地资源
相同耕地面积上,中小城市投入了更多的水资源和化肥等,单位产出增加,但可持续发展指数则是不断降低。由于水资源的利用量过大,浅层地下水长期利用过度,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与地质灾难和隐患。中小城市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的数量较大,这种不合理的投入结构,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农产品的单位产量,这是以破坏环境带来的,是不能持续的。
长期循环往复的使用,势必会导致土地中土壤有机成分比例的下降。从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传统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进程中,常年过量喷洒农药和施加化肥,使得土壤中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地下水质量也随之遭到破坏。种植业是养殖业的基础。改革以来,中小城市快速成长为畜牧业大省,肉、蛋等畜产品产量增长快。肉类生产包括生猪、养牛、养羊、家禽等,其中生猪和家禽的规模化、工厂化水平更为明显,它们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农业劳动力
人口红利消失,农业从业人数急剧下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因农村土地面积的限制,按照劳动生产率水平与农村可用耕地面积来算,普遍存在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基于此,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迫选择流动和转移。
同时,农业的从业人数在急剧减少,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劳动力的结构性变化。改革开放的40年间,中小城市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绝大部分是青壮年。现在农村从业人员形象地称为“386099”部队,这种情况使得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政策宣传、理解效果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大力发展农业的机械化推广,以机械化的发展推动农业高效进步发展,保证粮食的产量。随着农业机械化推广和不断适应农业的发展,农民的中粮能力和操作农机的水平越来越高。目前,我们各级农业部门很重视对农民技术水平的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使得农民学会熟练使用新型农机,提高操作机器的技能。据预测,以后农业生产主要是会使用机械的农民生产,以推动农业及其机械使用率高发展为主导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科学技术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70%,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每年对农业科研投入大量资金,也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由于研发的非市场导向,近40%成果为学术性和基础性研究,难以在短时间内转化为生产力。此外科研制度、激励机制、经费支持、推广体系、推广人员和农业职业教育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导致本市的农业科技的产出的比只有三分之一,是发达地区的1\2。中小城市作为农业大省,各级政府较为重视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即便如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是达到50%的水平。
从微观来看,只有部分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大多数企业的科研工作还只是处于实验室水平,主要是解决日常种养过程中的育种、疫病和病虫害防治问题。企业所用祖代品种和先进技术还是以引进为主,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的欠缺使企业的科技停留在适应转换阶段,一旦同行企业或新加入企业引进该品种技术,该企业的技术强势就会没有,很容易进入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的状态。反之,如果企业能够有自主创新的科研技术,就能在竞争中获得靠前地位和丰厚的利润。促进龙头企业自主研发创新是中小城市现代农业未来持续提升竞争力面临的关键挑战。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指的是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创造一个方便的、提供全方面帮助的、有明确社会化分共协作的组织结构体系。虽然在中小城市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体系服务尚未健全。该体系偏向于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物资的供应,但完全缺乏对科技服务以及信息化相关的服务。在整个农业的生产活动中,该体系只注重生产环节,忽视了对产前的引导和指示以及产后的经营等。因此,这种服务体系不仅不能满足中小城市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导致中小城市农业优势无法得到正常的發挥。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要求并非一家一户的小农所能承受,他们面临着资本、劳动力、技术等一系列要素在约束,也会产生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能够集中农户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合力,增强优势,能够增强抵挡危险的能力。中小城市应从资金技术土地政策等各方面出台有利方案,扶持农业主体,使新型的农业生产主体成为以后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支持促进以大户、家庭的农田、村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的农业生产发展主体的发展,形成融合,多层次的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系统。大力提倡预先定制作业、土地流动、带地入资、替种替收等多种形式,扶持专业型的大户、以家庭为单位的农田、村民合作机构、龙头企业等新的农业生产供货主体发展强壮。以推动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两新”融合一体化发展。
建立扶持专业化和经营性的服务的体系。这个服务体系能够给农民讲授农业种植知识、告知市场的情况、帮助制定生产规划和后期的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到帮助买生活种植的物资、帮助农产品经销再到贷款投保、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等事业。管理小规模农户,产前主要按专业把农户组织起来,负责农业经营和生产指导,根据各个农家的实际情况,协助农户制定长期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计划、帮助其处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农户的技术水平等。生产过程中是通过需要对化肥农药的使用给出相关知识和技术方面的指导意见。产后方面则主要是依照农户的委托,对农产品进行统一的收购和销售,进一步对其进行分级和包装后投放至市场。培育服务型组织为农户提供的全面细致的服务,有助于农户集中精力进行生产活动,为中小城市农业走向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进一步促进中小城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促进中小城市现代农业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耕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2.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3.推广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4.加强品牌建设,同时应着重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原产地标志的农业品牌。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力。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雪平,冯书丹,马静雯,等.健全河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研究[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9(3).
[2]葛磊,邵元健,徐春春,顾卫兵.新型职业农民的理想来源与培育路径[J].江苏农业科学,2018(24).
[3]宋洪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8(23).
[4]叶志豪.关于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8.
[5]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