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罗模式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2021-06-08刘澜江吴子璇石芝萍
刘澜江 吴子璇 石芝萍
【摘要】本文以贝罗模式的信源、信息、信道、信宿四个维度为出发点,在信源维度方面,探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特点;在信息维度方面,寻求其创新点并探索新模式;在信道方面,谋求拓宽传播角度,注重将文化由虚向实的转变;在信宿维度方面,丰富其多样性,通过行业技术规范或校园教育等专业形式传承,最终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贝罗模式;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7-090-03
【本文著录格式】刘澜江,吴子璇,石芝萍.基于贝罗模式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7):90-92.
引言
黨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工作内容。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就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包括传统手工艺、口头传统、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如苗族系列坡会群、桂林团扇等,它们不仅有丰富的表演艺术、节庆活动,还有优秀的传统手工艺等。本文将基于贝罗模式探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贝罗模式也称为SMCR模式, 是香农-韦弗模式在社会学方面的一个发展,该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S为信源、M为信息、C信道和R信宿。
一、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一)保护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非遗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2016年,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牵头研究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2390万元,支持18个国家级生态区62个非遗传习中心的建设与运营工作,并安排2520万元在生态区增设 287个非遗传习点;中国非遗保护在实践方面有了诸多新的发展和创新,非遗保护跃上新台阶。
虽然我国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保护,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工作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憾,一是保护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持续的计划,断裂现象十分严重;二是保护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方式方法对非遗进行保护开发,虽然手段多样但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反而造成保护不利。有许多被改造成文化消费品失去文化遗产的内在精神,进而在保护中走向消亡。
(二)开发现状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逐步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随着科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非文化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数字化方面取得不错的成效,建立了较全面较现代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为将来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带来极大便利。除此之外,非遗生产端的特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如从业人数增长,九〇后、〇〇后手艺人占比逐年增加;收入增加,不再因经济条件放弃技艺传承;从心理态度上认同自我,民族自信及法律意识大幅提高等。非遗消费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其特征为:(1)技艺全面开发:非遗与时尚逐步接轨;(2)产品设计升级:现代与传统结构融合;(3)品类表现各异:首饰配饰更受欢迎;(4)价格定位亲民:非遗消费重在物有所值;(5)营销手段创新:生动化、生活化、社交化。
但我国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不足。由于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政府部门长期不够重视,普查力度不大,导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认识不清,缺乏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相对滞后。第二,由于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逐渐淡化,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传承传统文化,导致非遗传承人的匮乏,从而也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受到了很大阻碍。第三,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年轻人过于追捧西方文化和节日使得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同化与淹没,使得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威胁。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SMCR模式中的应用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源
信源作为文化传播者,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起到了一个传播主体的作用。非遗的信源有很多形式的传播渠道,可以是非遗保护中心、新闻媒体、公众、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等。根据贝罗传播模式,信源研究的因素包含:传播技术、态度、知识、文化、社会系统这五种。从我国非遗传播的现象来看,这五种因素对非遗的传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首先,从信源的传播技术来看,我国非遗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的传播都各有特色。根据传播形式的特点和传播效果,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并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这也是我国非遗传播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其次,从信源的态度上来看,传播者对自己的传播对象、主题、目的等是否有高度的了解,是否能转被动为主动,成为我国非遗传播的重中之重。再次,从信源的知识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文化的接受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所接受的文化程度对非遗的传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最后,从信源的社会系统上看,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建设对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提高了各级主体的传播意识,这对非遗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
信息作为传播的客体,它对非遗的影响包括内容、符号和处理。首先,信息在传播前,非遗传播的主体需要确保信息呈现出准确、完整和有价值的内容、结构与成分。传播中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成分需要具有意义性、价值性及传承性。其次,非遗传播主体需要具备选择恰当的传播符号的能力,准确传播信息的能力等,包括对现有的传播符号,如语言、文字、图像与音乐等使它们在非遗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使非遗文化传播更形象具体,让文化的接受者感受其由内而发的文化价值。最后,在非遗信息传播的处理中,传播者对选择及安排符号和内容所做的种种决定,决定了非遗传播的信息、受众度以及传播效果。
(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道
信道作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具,是作为传播者与接收者的重要通道。因此对信道的选择应遵循对不同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不同的信道使传播更高效、更便捷。例如,对桂林团扇这种手工艺品在传播过程中更应注重参与感和知识的普及,对于苗族系列坡会群则更应该注重其举办的目的与享受独特的气氛当中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保护与传承更应该具有立体感、参与感和及时性,不应该只停留在黑白文字与收藏馆里。但是这类方式又受到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甚至对于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其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缺乏、交通不便和村落分散更是对这类方式的制约。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信道应该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处和自身特点出发,充分展现自身价值和吸引力结合实际情况提升信道的可行性。
(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宿
信宿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不但需要获取更应该进行反馈,如果仅是单纯的接受一方面信源无法准确的判断其接受的具体情况和效果,另一方面单纯的接受会使信宿缺乏参与感从而无法感同身受或沉浸其中,也会大大降低传播效率。除此之外,更需要信宿主动吸收和主动探索,过于被动的接受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抵触或抗拒的心理,这就需要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格外注意。
三、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一)SMCR模式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源多样化
基于SMCR模式的信源即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传播模式,我国非遗的传播形式具有传播渠道单一、传播效果不佳、传承人老龄化、传播范围小,以及传播主体本身的不可复制性等问题,造成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信源作为传播主体的桥梁,在非遗已有的文化传播形式的基础上,第一,可以通过现代媒介的进行传播,如互联网、各类媒体,以及短视频直播平台等,向大众宣传传统文化。第二,重视文化传承人,提高民间大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减少因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文化逐渐形成“边缘化”的趋势。同时,加强新一代传承人对文化传承的意识,避免传承人因老龄化而让传统文化消亡殆尽。第三,对非遗本身的不可复制性因素,找出其与现代主流文化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不改变其本身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变通让非遗融入其中,使之成为大众所能接受且愿意更加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韵味。第四,通过学校教育,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新一代人树立正确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文化的关系。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介绍与实际性的操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新一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SMCR模式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创新
我国非遗主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内容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等;第二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通过非遗的不同表现形式,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不同内容进行创新。第一,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传统表现形式,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语言、文字、图像等进行处理,优化其传统的文化内容,在其基础上通过影视、图书等形式进行创新,使其呈现出一种新颖的视觉冲突。第二,在表演艺术上,通过对其自娱自乐、祈福、为民消灾等传统特色寓意与现代舞台表演形式相结合,举办主题汇演等进行创新。第三,在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上,基于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等思想态度,与现代科技结合对其内容进行创新。第四,在传统手工艺上,通过扶贫、农村建设等政策,让传统手工艺品在保存、传承等方面得到保护,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手段使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得到简化且不失本真。通过举办手工艺品展览活动等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销售形式的创新。
(三)SMCR模式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道的立体化
第一,由虚向实的转变。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口头传述,远不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触觉媒体、嗅觉媒体传播效率和效果。这类传播渠道在传播过程中将传播将信息和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接收者多方位感知的同时也可以激发对所传播内容的兴趣。第二,建立互动机制。随着当下互联网高速发展和交通服务设施的完善,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的限制不断被缩小,这也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将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的组织和群体通过线上网络分享交流会和线下面对面的教学和展示等形式将这类群体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群体,通过发散思维、头脑风暴等模式充分开展信息的传播与分享。第三,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传播是双向的在对信息输出过后要对信宿的接受效果要充分了解,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信息特点和市场背景。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了解传播渠道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可以高效准确的传播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及时了解信宿对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匹配度,并根据信宿的接受情况和信宿的种类及时调整。第四,新媒体的参与。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传播渠道,近些年来随着“网红”带货、真人秀等综艺的兴起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奔跑吧”综艺节目在桂林录制期间就向广大的观众呈现了桂林团扇,这种传播的宣传效果是比传统媒体让人更容易接受和更加迅速的进入公众视野。
(四)SMCR模式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拓宽信宿维度
第一,走进校园,和学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向专业同学传授知识与技术,大学生多为年轻群体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相关创新有着自己想法,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稳定传承的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更年轻的群体当中,再加上专业老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将更加科学系统地帮助学生学习。第二,重视信宿的层次。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展示方式,例如针对年纪较小的人群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和文化的熏陶,使其了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起民族文化自信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年轻人则应注重亲身去感受,这类人群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兴趣、乐于学习,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在兴趣中学习,由理论走向实践,在实践中寻找问题与学习。
四、结语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而且是历史的见证者。但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是迫在眉睫。面对这种新的挑战,从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保护与发展两个核心理念提供解决对策,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继续存活在我们当今的文化空间中。
参考文献:
[1]柴昊,赵跃.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策略研究——基于SMCR模型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5):141-145.
[2]邓小艳.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22-125.
[3]宋建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二)[J].美与时代(下),2013(4):32-35.
[4]刘铭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2014(1):78-79.
作者简介:吴子璇(1998-),男,陕西西安人,桂林旅游学院,2017级学生,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石芝萍(1998-),女,广西柳州人,桂林旅游学院,2017级学生,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刘澜江(1970-),女,四川绵阳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酒店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旅游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系列坡会群保护及开发研究”(項目编号:201911837003);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桂林团扇保护与开发”(项目编号:202011837009)阶段性成果。
*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