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

2021-06-08王智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7期
关键词:室内乐音乐表演课程体系

【摘要】室内乐是一种常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不设指挥,每个演奏者都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从组织结构上看,比常规的管弦乐团要小,常见的形式有弦乐四重奏、木管五重奏、铜管五重奏、双钢琴二重奏等。中国室内乐起步于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伴随着一批新生代的作曲家及演奏家的不断努力,民族室内乐在中国得到稳步发展。但是室内乐在中国高校发展较晚,目前成慢速发展趋势,且高校对室内乐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实施等方面。笔者基于课程设置指导思想,对当前阶段高校室内乐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提出针对性的课程优化方案,以提高高校室内乐教学发展。

【关键词】音乐表演;室内乐;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7-066-03

【本文著录格式】王智灏.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07):66-68.

室内乐最早诞生于文艺复兴早期。随着艺术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艺术层次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年来,人们对室内乐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室内乐的概念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解读。室内音乐的定义可参考美国室内乐协会官网的定义,即没有指挥的小型多声部合奏音乐。基于室内乐基本定义,开展室内乐教育问题研究,即室内乐教育是现代西方室内乐教育,对室内乐教育形式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教学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

通俗来讲,室内乐是一种过渡桥梁,是连接独奏课程和交响乐课程的连接桥梁,可将其视为一种桥梁连接或引导课程,使学习者能够很好的衔接两者,而不至于突兀。根据室内乐的定义可知,室内乐相对自由,没有特定指挥,而且声部和人数相对较少,其效果却包罗万象,能够弥补独奏和大型合奏的缺点,起到前两者所达不到的效果。

(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室内乐的开展会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乐器以及音乐作品。通过学习室内乐,参与者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作品,开阔自己的眼界,演奏自己从未尝试的作品,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合作,间接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一些知识,同时还有机会出演音乐小品、组曲、音画等一系列之前从未了解过的体裁。不断尝试自己未曾接触的作品,激发自身对室内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给了他们二次学习的机会,可以更全方位的了解音乐史、配器、和声等学科,在提高自身表演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理论知识。

(三)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一项必备技能,音乐专业学生上台表演是一种常态,无论是身处校园环境中,还是进入复杂社会中,都需要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当人进入一个特定环境,尤其是處于众多目光关注的情况下时,人体会不由自主的紧张,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即使拥有最专业的知识,同样避免不了这一问题。研究表明,当舞台有同伴存在时,人的紧张感会急速下降,压力也会相对减小,而室内乐作品演奏恰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绝大多数室内乐作品演绎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同时对个人演绎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其注重强调一种合作美,通过各声部的合作营造一种优美和声的效果,此时对于学生来说,演奏难度会大幅降低。除此之外,室内乐相对独奏来说,具有一个独特优势,即处于一个团体当中,当一个学生出现错误时,其他同学会帮助其纠正,并给出相关意见,这样所有同学处于一个相互学习的氛围,每位学生都有借鉴学习的榜样,大家相互促进,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的融入到音乐的世界之中。

(四)渗透情感教育

大学期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外界情感的渗透。通过学习室内乐这门课程,大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室内乐中所包含的丰富感情,进而融入到自己的感情世界。因此通过室内乐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有更为丰富的情感经历,有更为独特的情感体验。除了丰富音乐专业学生情感,室内乐的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手段,通过室内乐的学习,塑造大学生的完整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今后的生活中以积极健康的姿态成长。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现状

在教学任务的指导下,各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对室内乐的教育发展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对室内乐教学发展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教育体系中,对室内乐的重视程度以及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研究都不足。截止到现在,我国高校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完备完善的室内乐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受到传统大学室内乐教育观念的印象,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室内乐的重视程度不够,至少相对于专业课程,对室内乐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室内乐的教学目标偏颇是导致室内乐重视程度不够的主要原因。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室内乐教育目标有了新的方向,从旧的方向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开展差异性教学,充分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不能一味的统一教学,要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明确室内乐课程教学目标是现阶段的关键,当有了明确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根据室内乐教学目标选取合适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手段。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的室内乐教学目标,不能准确把握室内乐教学的定位,导致一味追求演奏能力的提高,缺少考虑当代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其次,课程内容单一。现阶段高室内乐教学曲目较为单调,无法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基于此,各个高校也在积极探索过渡方式,逐渐将新颖的演奏曲目引入到室内乐课程中,在培养演奏技能的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面。

最后,即兴演奏实施不力。即兴演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教学过程越来越轻松化和趣味化。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弊端是如果教师引导不力将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

(一)室内乐课程教学目标优化策略

首先,从室内乐课程的意识方面进行优化和提升。广大高校室内乐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增强大学室内乐教学意识。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以及教材完善课程体系,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需求。除此之外,学校管理人员应支持室内乐课程的改革,大学室内乐课程设置优化需要大量的筹备工作以及资金的支持。只有在教育部门以及高校的支持下,室内乐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室内乐专业人士才会参与到室内乐教育教学事业中,从而使大学室内教学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推动大学室内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使大学室内乐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学校方面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在校学生的实际专业情况以及当前室内乐发展状态,制定有针对性的室内乐教学目标,选取适合当前阶段的教学内容,通过室内乐课程教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其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优化室内乐课程教学。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待室内乐的态度直接作用于课堂内的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氛围。音乐教学课程体系优化离不开专业教师。因此应注重教师思想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面对工作与生活。除此之外,大学生作为室内乐教学的参与主体,引导大学室内乐学生积极参与室内乐教育改革是实现室内乐教学改革目标的关键。而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室内乐教学改革参与积极性不高,对其重视程度也有待提升。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对室内乐学习目标理解偏颇、情感缺失等。大学室内乐课程开展难,关键在于管理者、教师、学生对室内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做好大学室内乐课程宣传工作,让管理者以及教师重视课程,学生积极参与课程,从而为大学室内乐课程优化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内容优化策略

室内乐课程的设置应该参考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生对室内乐的需求,把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最终目标。积极创新,将新颖的室内乐项目引入到大学课程中。在此基础上对室内乐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优化措施可以从丰富教学曲目、即兴演奏两个方面出发。

其一,丰富教学曲目。教学曲目的选择直观重要,在选择教学曲目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曲目的难易程度、曲目种类、教学方式等。如在学习初始阶段要控制曲目的难易程度,避免出现学生难以接受消化的问题,此时可以选择卡农这种入门级的曲目,让学生从简单向复杂慢慢进步。在学习中,学生也会出现疲劳现象,此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多样化,如把西方室内乐与中国曲目相互结合,让不同的学生演奏其他学生的曲目,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同时加强同学的互动交流,使不同的学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民族元素,如在爵士音乐、电子音乐和情调音乐中加入民族元素,让现代音乐更具有民族色彩,提高学生音乐创造力。

其二,即兴演奏。即兴演奏是一种训练学生的很好手段,根据室内乐的作品特性,由教师选取一条旋律,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即兴演奏。

(三)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堂模式的优化策略

开展立体化室内乐教学是另一种室内乐课堂模式优化策略,通过立体化教学,可以将室内乐向更广泛的人群推广。结合高校教学模式,可以将室内乐教育与大学选修课结合,把室内乐作为一门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供学生自由选择,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使资源利用率最大化,进而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教学课堂,多种元素相互融合。如器乐老师参与演奏、理论老师带领学生开阔眼界。在这种优势背景下,把室内乐教学分为两部分:一种是理论教学,该部分理论老师起主导作用,理论老师面向所有学生讲述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认识;当学生有初步认识之后,有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音乐魅力。通过这一部分,音乐专业学生和非音乐专业学生有机会深入交流,在实际课程中,参与学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对方,形成一种全校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氛围。第二部分是举办课堂音乐会,该部分主要由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表演过后由课堂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评分。通过该方式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舞台演绎水平,提升演奏时的心理素质。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欣赏音乐魅力,同时认识到音乐专业学生的日常训练,让他们更加清楚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对于学校,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开设的课程得以推广,提高学校整体文化软实力。

除了上述教学模式,学校教师不应拘泥于固定的教学形式,应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创新教学形式,不断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提供思维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革新管理经验,并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促进室内乐教育的发展。

(四)室内乐课程评价优化策略

革新室内乐课程评价方法是一项重要措施,依靠考试的传统考核方法能够检测学生学习状况,但是这种检测是不全面的,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综合水平,建立以学分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考核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该种考核方式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音乐表演技能的熟练程度,还包括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实践、沟通以及管理的能力。完善课堂实践考核体系至关重要,尽量做到考核过程的多元化,同时要做到考核结果的综合性。对于实践考核体系的完善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实践评价主体多元化,当时形势下,课堂评价参与者主要为课堂教师,主体较为单一。学生作为被评价主体,应当让学生积极参与,根据教师评评价结果,参考学生互评结果,综合考虑后确定最后的考核结果,这一方式能够较好的解决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第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把考核当作一个累积的过程,既要评价理论知识,也要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价,如沟通、管理等能力。第三,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评价结果的多样性可以从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方面评价体现,既要进行定量评价考核,也要做定性评价考核。

四、结语

通过研究表明,室内乐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拓宽学生知识面等,在音乐表演专业有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单一且缺乏科学性,尚未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因此,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体系的优化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模式、课程评价等方面探析了优化对策,希望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室内乐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1]周海宏.高等音乐院校表演类专業办学质量标准及评估观测点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2).

[2]林敏婷.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钢琴室内乐课程构建及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

[3]宋燕霞.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艺术学院钢琴教学发展现状调查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7.

[4]廖一瑄.俄罗斯与云南高等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考试制度比较研究[J].民族音乐,2010(3).

[5]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8.

[6]龙敏.高等音乐院校弦乐室内乐教学改革探析——以弦乐室内乐精品实验课程教学为基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7]于君.实践中的创新——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教学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

[8]龙敏.高等音乐院校弦乐室内乐教学改革探析——以弦乐室内乐精品实验课程教学为基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作者简介:王智灏(1992-),男,汉族,新疆人,硕士,昌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单簧管演奏。

猜你喜欢

室内乐音乐表演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东平路上的秋日盛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民族室内乐演奏形态分析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