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治多县藏药材资源调查

2021-06-08扎西吉才让吉许地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3期

扎西吉 才让吉 许地元

【摘 要】 目的:對青海省治多县进行第四次中(藏)药资源普查工作 摸清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为中(藏)药材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 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等方法深度了解治多县中药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结果:本次治多县共调查药用植物208种 隶属47科 其中种数较多的为菊科、毛茛科、豆科 占治多县药用植物资源34.62%;药用植物多为草本 占所有药用植物92.30%;药用部位以全草为主 占总数的85.58%;药性以寒性的药用植物居多 占总数的43.27% 药味以苦味类药用植物居多 占总数的36.54%。208种药材中仅有6种药材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药用植物;此次发现的208种药材中有5种药材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当地的药用植物全为野生。结论:该区域平均海拔高 生态环境脆弱 濒危物种较多 应科学有效地保护现有药用资源 加强采挖管控 建立保护区 大力发展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 以保证野生资源的再生与繁衍。

【关键词】 治多县;中藏药;资源普查

Abstract:Objective The fourth general survey of Chinese (Tibetan) medicine resources was conducted in Zhiduo County, Qinghai Province to f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Tibetan) medicinal materials. Methods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the surve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the distribution, type and quan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Zhiduo county were deeply understood by means of field plot investigation and specimen collection. Result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ere 208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Zhiduo County, belonging to 47 families. Among them, Compositae, Ranunculaceae and Leguminosae have more species, accounting for 34.62% of th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in Zhiduo County; Most of the medicinal plants are herbs, accounting for 92.30% of all medicinal plants; The medicinal parts are mainly whole herbs, accounting for 85.58% of the total;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are mainly cold in nature,accounting for 43.27% of the total, and bitter medicinal plants are the majority,accounting for 36.54% of the total. Of the 208 speci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only 6 are included in the 2015 Edition of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5 of the 208 species discovered are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in China; all the local medicinal plants are wild. Conclusion The average altitude of this region is high,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and there are many endangered species in this region. Therefore, the existing medicinal resources should be scient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explora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protection area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wild tending and artificial planting of medicinal plants should be vigorously developed to ensure the regener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wild resources.

Keywords:Zhiduo County;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Tibetan Medicine;General Survey of Resources

藏医药距今有3800多年的历史 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药产业是青海省的特色产业。经过30多年产业化发展 青海全省已拥有20余家现代化藏药生产企业 年产值突破30亿元[1]。青藏高原作为藏医药的发源地 其藏药资源蕴藏量与藏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直接关系 但其藏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尚不完全清楚。随着藏药产业的发展 藏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 无序开采现象加重 部分珍稀野生药材濒临灭绝。摸清当前藏药资源家底情况 制订科学规划 合理利用和保护藏药资源可促进藏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治多县位于青海省青南高原西南部 北纬33°02′~36°16°′ 东经89°23′~96°23′之间 地势高耸 地形复杂 西南高、东北低 平均海拔4500 m以上 东与玉树州为邻 南与唐古拉山乡和杂多县接壤 北与曲麻莱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毗连 西与海西州代管区相连。年均温度在-0.3至-0.6 ℃ 年降水量394 mm。光照充足 辐射强烈。冷季长达近10个月 昼夜温差大 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地形特征主要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等。考虑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 该县中藏药资源在较大程度上能反映青海西南高原地区的资源状况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 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对治多县开展了藏药资源普查工作 以全面了解药用植物的种类、数量及生长分布情况 旨在为当地藏医药产业发展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编制县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目录 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中药资源(中药材)目录》[2]确定县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目录(包括:药材名、科名、拉丁名)。

1.2 外业调查

1.2.1 调查区域 普查样地由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相关系统软件随机生成 系统随机生成的48个抽查样地中考虑生态环境的代表性、植物资源分布情况、地形地貌情况、交通可通达性等从中选了42个样地进行普查 共计210套样方的调查 调查区域覆盖治多县所有乡镇 索加乡、立新乡、多彩乡、扎河乡、治渠乡、唐古拉山镇、可可西里等5乡1镇1地区 基本能够代表治多县的整体中药资源情况。调查区域海拔范围为4048~4958 m。

1.2.2 样地调查 在调查样地时 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GPS轨迹记录仪技术进行检测普查。每个样地需要完成5个样方 每个样方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0米 每个样方套有6个样方 分别为1个10 m×10 m的乔木样方 1个5 m×5 m的灌木样方 4个2 m×2 m的草本样方。记录样方内外的植物信息 采集标本、阴干 称干重并拍照。

1.3 内业整理 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3]、《青海植物志》[4]、《西藏植物志》[5]、《藏药志》[6]等地方植物志 并结合《四部医典》[7]、《晶珠本草》[8]等古籍文献 再参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9] 对野外中(藏)药材进行科属种的分类 记录生活类型及功效 按要求制作腊叶标本并鉴定(如图1)。将采集整理好的数据按要求录入到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

2 结果

2.1 药用资源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 本次在治多县区域内共调查发现野生药用植物208种 隶属47科 125属 按药用植物在样地内的出现频率、样方内统计的株数等初步评价其资源量 按出现样地次数 将其划分为两个等级:多见(15~30 ++++)、一般(10~14 +++) 详见表1。

2.2 药用植物的种类特点 本次调查发现的47科208种药用植物中 只有一种药用植物的科有21科 共21种 占比44.68%;含2~4种药用植物的有12科 共33种 占比25.53%;含5~10种的有10科 共70种 占比21.28%;11~15种的有2科 共27种 占比4.26% 20种以上的有2科 共57种 占比4.26% 其中種数占前3位的分别是菊科、毛茛科和豆科 详见表2。

2.3 药用植物的生境及习性 治多县植被类型多为草甸 其次为灌丛、针叶林、荒漠 分布在海拔4048~4958 m。其重点药用植物为草本 共有192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92.30%。灌木10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4.81%。木质藤木1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0.48%。攀援植物1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0.48%。乔木3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1.44%。中小型蕨类1种 占所有药用植物的0.48%。

2.4 药用部位种类分析 在用药部位上 以全草为药用部位的最多 有178种 其次是根和根茎 以根和根茎为药用部位的有21种 以种子为药用部位的4种 以花和叶为药用部位的各2种 以果实为药用部位的1种,见表3。

2.5 药用植物功效类型统计分析 从功效上分析 主要有11类不同的功效,见表4;具有清热类功效的药材最为丰富 其次是祛湿类和消肿药等,见图2。

2.6 药用植物性味分析 从药性上看 寒性药用植物所占比例最大 热性的所占比例最小 从药味上看 苦味类的药用植物比例最大 酸味类药用植物比例最小,如图3所示。

2.7 201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品种原植物种类 治多县调查发现的208种药材中收载在2015版中国药典中的仅6种药材 见表5。

2.8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析 喜马红景天、四裂红景天、狭叶红景天等5种药材是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与中国珍稀濒危植物(表6) 其中红花绿绒蒿为中国特有品种。

3 讨论

3.1 治多县中藏药资源特点 治多县药用植物资源普查中共发现药用植物208种 主要集中在菊科、毛茛科、豆科 占总资源的34.62%。治多县的药用植物主要以草本为主 占总数的92.30% 药用部位以全草为主 占总数的85.58%。药性以寒性药物居多 占总数的43.27% 药味以苦味药居多 占总数的36.54%。在功效上 以具有清热、祛湿、消肿功效的药用植物为主。根据《四部医典》记载 寒性药物生长在集月亮阴寒之力的地域 具有清热之效。治多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年均温度在-0.3至-0.6℃ 冷季长达近10个月 这种极端严寒、干燥的气候条件生长的药物多为寒性药物 依据“药生其地”理论 藏医认为其疗效更佳。

在药材种类上 以垫状点地梅、火绒草、短穗兔耳草等主要生长于高寒地区特有的藏药材为主 其中有5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分别为喜马红景天、四裂红景天、狭叶红景天、中麻黄、红花绿绒蒿 均属于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这些濒危植物市场需求量较大 但其生活周期普遍较长 生长缓慢 加上过度开采 导致供需平衡被打破是上述品种濒危的主要原因。

因此 为了保证中藏药材的品质 可持续利用药用资源 应有序开采现有资源 通过轮封轮采的方式实行采挖控制 以保证野生资源的再生与繁衍。尤其对濒危药材更需要科学有效地保护 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药用植物生长特性 开展人工种植技术研究 并建立规范化种植基地。同时 建立大规模野生抚育保护区 制定科学有效的野生抚育技术方案 合理开采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使当地藏药材资源开发利用形成良性循环。

3.2 完善药用植物野生抚育技术 此次普查发现药用资源种类虽多 但部分药材资源蕴藏量极少 为了摸清濒危资源底数和发展变化情况 使濒危珍稀的药材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应利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结合的现代信息技术[10] 通过对濒危药材资源分布、蕴藏量等的动态变化检测 为科学保护药用资源提供精准数据 促进中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

综上 通过对治多县野生药用植物进行调查 发现如垫状点地梅、火绒草、短穗兔耳草、须弥紫菀等藏药材蕴藏量较大且临床应用广泛 治多县可根据市场需求综合考虑发展这些品种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方圆震.青海藏药产业年值30亿元[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5-12-18].http://www.gov.cn/xinwen/2015-12/18/content_5025590.htm.

[2]黄璐琦 王永炎.全國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3]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刘尚武.青海植物志[M].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7.

[5]吴征镒.西藏植物志[M].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6]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药志[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1.

[7]宇拓·云丹公布.四部医典(藏文)[M].拉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8]帝玛尔·丹增彭措. 晶珠本草[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9]黄璐琦 陆建伟 郭兰萍 等.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38(5): 625-628.

[10]陈士林 周应群 魏成阶 等. 濒危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构建[J]. 世界科学技术, 2005(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