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变中悉规律 变化中洞先机

2021-06-08刘传菠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高考规律变化

刘传菠

摘 要 2021年举行的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将会是2021年夏季高考命题思路和风格的体现,比对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题与2020年新高考试题的变化,在变与不变中寻求规律,洞察无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 新高考;八省联考;变化;规律

探究2021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以下简称“八省联考”),比对2020年新高考试题,洞悉命题规律,管窥试题变化,能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为高考备考指明方向。

一、不变:思路风格延续相承,命题规律清晰可见

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在“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不应固化”的背景下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

1.试题数量

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共有23道题,延续了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数量,题目数量趋于稳定。八省联考客观题共11道题,新高考Ⅰ卷10道题,新高考Ⅱ卷12道题,客观题数量介于两套新高考试题中间,相对稳定。除去作文试题,八省联考主观题共12道题,新高考Ⅰ卷11道题,新高考Ⅱ卷10道题,变化幅度也不大。

2.试题顺序

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延续了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顺序,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Ⅱ)、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继续沿用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题的试题顺序,没有变化。

3.试题结构

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每道题的题目结构相对稳定。与2020年新高考题目结构大体一致。现代文阅读Ⅰ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现代文阅读Ⅱ共4道题,2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2020年新高考Ⅱ卷中3道客观题,1道主观题);文言文阅读(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古诗歌阅读(1道主观题,1道客观题)、名篇名句默写(3道主观题),试题结构更加稳定,基本没有变化。

4.试题选材

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延续了去年新高考语文试题选材注重当下,贴近学生这一特点。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现代文阅读Ⅰ选取了当下热点“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性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2020年新高考Ⅰ卷选取的“历史地理学”这一学术理论,表面与时代性脱钩,和学生生活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对我国当下“一带一路”的学术阐释,关注这一国家战略建设,“历史地理学”一定绕不开,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作文选取的是抗美援朝的材料,从国家大事角度选题,延续了新高考Ⅰ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的命题思路,意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关注当下,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这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彰显高考育人功能的体现。

5.情境任务

以情景任务设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与2020年新高考语文试题在情景任务题设置上高度一致,全部以情景任务作为试题的主要载体,已不再单纯的考查知识点和静态的知识,转变为综合性的测试模式,全部围绕情境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与材料密切联系的,直指核心素养的问题和任务。

二、变化:凸显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化综合考查的命题导向

2021年八省联考语文测试题在总体平稳的前提下就行了局部调整,紧紧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命题,强调综合考查的命题思路,在题型、赋分、题目设计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这些细微变化应当引起我们重视。

1.选择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题目,体现学生个性;多设置主观性、开放性的题目。八省联考试题有向“可供选择”和“开放性”的题目上靠拢的趋势。其中第5题:有人认为,在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这是一道选择性的主观题,学生答题从被动变成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不同的答案,只要符合文意即可,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对于此类试题,2020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开始尝试,14题第(3)小题:“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一声”更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020年北京卷高考试题更为明显,很多题都有选项设置,微写作有,大作文也有,就连新增的《红楼梦》试题也有“四选三”的要求: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请从判词的画线部分选择三处。各举出原著中的一个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以前的高考试题也出现过选择性的试题,并没有引起重视。2004年浙江卷第16题第(2)小题: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选择性试题主观性强,没有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根据知识储备选择回答,既能考查学生知识的存储量,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此类试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开放性

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变化大,灵活性较高。八省联考试题第17题名篇名句默写第(3)小题:古人常用“沧海”这一意象展现宽阔胸襟,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唐代李商隐就写过许多这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的答案有三个:沧海月明珠有淚,蓝田日暖玉生烟;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未谙沧海路,何处玉山岑。这道题虽然没有给出具体考查的篇目,很多考生可以通过“沧海”与李商隐这两个信息点明确《锦瑟》这首诗歌。题虽然简单,但折射出命题人的思路并不简单,这是在基础性试题的基础上的一次很大尝试,这里面传递出的信号需要注意。课堂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课内,还要关注课外,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尤其是与课文密切相关的材料,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他人评价等,这些都有可能是命题的点。

3.综合性

综合性试题不再是单纯考查知识点或碎片化试题,而是“围绕情景选择相关材料,设置一组有内在联系的、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和任务”。八省联考试题全部围绕情景命题,呈现出材料的综合性、知识的综合性,这与核心素养要求的综合性,综合考查学生语文学科素养是一致的。现代文阅读Ⅱ第7题,四个选项都对学生学科素养进行综合全面考查:A项考查“五四”精神,B项考查《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书一段,C项考查李清照《夏日绝句》一诗中的观点态度,D项考查鲁迅《朝花夕拾》的题材与内涵。这四个选项都是选文中出现的信息,但命题人并未根据选文信息就题命题,而是由信息点辐射开来,隔牛打山,考查与之相关的知识,在整体知识网络下考查,要求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综合性极强。这体现了“高考在核心价值引领下对知识的交叉、能力的复合、素养的融合的全方位考查”。因此,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课堂,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拓展阅读空间,开拓阅读视野,尽量做到以一篇带多篇,不断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021年八省联考虽然是一次模拟演练,但命题原则、思路、风格、意图等因素会影响到2021年夏季高考的命题趋势和走向,研究八省联考模拟试题,在“变化”与“不变”中探寻其规律,这对指导高三备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通联:山东济宁市育才中学]

猜你喜欢

新高考规律变化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从9到3的变化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这五年的变化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巧解规律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