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失败的根源及启示

2021-06-08张涛

学理论·下 2021年4期
关键词:失败根源启示

张涛

摘 要:“世界政策”是威廉二世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为谋求德国崛起及与英国争霸而制定的对外战略。这项战略使德国走向辉煌,但又迅速走向失败。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战略定位的错误、與欧洲均势传统的不相容、外交的冒进与凌乱,以及危机管理机制的缺失四个方面导致的。对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失败的根源进行分析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对后人的现实启发,从而规避前人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战略性的错误。

关键词: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失败;根源;启示

威廉二世,原名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Friedrich Wilhelm Viktor Albert von Hohenzollern),是1888年至1918年在位的德意志帝国末代皇帝以及普鲁士王国末代国王。威廉二世在19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世界政策”,宣扬“德意志要成为世界帝国”,并要积极获取“阳光下的地盘”。一定程度上,威廉二世成功了,德国在很多方面的发展曾一度超越英国。但出乎意料的是,威廉二世在努力让德国崛起的过程中,政府的每一个决定最后却都成为帝国迈向战争的步伐,世界大国的梦想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中化为乌有。

一、从“大陆政策”到“世界政策”

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走向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在俾斯麦的带领下,实行“大陆政策”,将战略重点放在欧陆,联合英俄,孤立法国,大力发展陆军以及德国工业。威廉二世在1888年继位后,沿袭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但在1890年俾斯麦去职以后,威廉二世决心调整对外战略,抛弃“大陆政策”,推行旨在争霸全球的“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获取更多的殖民地;第二,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欧洲经济区;第三,扩建海军[1]。其目标是要与英国争夺全球霸主地位,建立世界性帝国。“世界政策”也成为德国开始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标志。

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政策”,威廉二世首先改变了俾斯麦时期谨慎的外交策略,以更加强势与冒进的方式处理外交事务。不管是在殖民地扩张,还是海军建设或是经济发展方面,威廉二世都将英国作为德国的假想敌以及将要超越的最大对手。同时,威廉二世拒绝续订能够限制俄国的《再保险条约》,并极力拉拢奥匈帝国与意大利,在海外也曾试图与美国合作。其次,威廉二世在1897年开始改组政府,重用德国的海军大臣阿尔佛雷德·冯·蒂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以及伯恩哈德·冯·比洛(Bernhard Von Bulow)等人,蒂尔皮茨主张建立强大海军以提高德国威望,比洛则是“世界政策”的积极倡导者[2]。这些政府人员的变动,为“世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支持。最后,威廉二世大力倡导海军的建设与发展。他在1898年制订了为期20年的庞大海军计划,1900年时又将其计划扩大了一倍。他意欲凭借德国发展起来的强大军事力量,去实现称霸欧洲甚至世界的幻想。

威廉二世出台“世界政策”,选择对外扩张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从结构层面看,19世纪中后期,德国在统一并走向崛起的过程中,其竞争对手不仅有英法俄等老牌大国,也有美日等新兴大国。其中,美俄的强盛势必造成一种世界权力竞争的总形势,它将使国家规模相形见绌的德国不得不永久处于二流地位,这促使威廉二世产生了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3]。从国家层面看,德国在统一后实力的急剧增强以及社会大众的好战心理促使了威廉二世以及逐渐取代容克地主优势地位的资产阶级继续顺势而为,向外拓展。最后,从个人层面看,威廉二世自己鲁莽冒进的本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威廉二世非常享受被人吹嘘,喜欢沉浸于幻想,且好大喜功,一心追求功业,但又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当如此人性,恰逢国内外都倾向于扩张的形势时,威廉二世制定“世界政策”,走向对外扩张便不足为奇了。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确实让德国实现了短暂的崛起。首先,到一战前夕,德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尤其是在非洲与亚洲,比如在非洲有卢旺达、布隆迪、喀麦隆以及多哥等地,在太平洋地区有新几内亚与萨摩亚等地,以及中国的青岛等地,可见德国此时俨然已成为一个殖民主义大国。其次,到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在工业经济的总量及其技术先进程度方面已超过英国而居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已从威廉二世刚继位时不足5 000万增长到了6 800万,第二产业超越农业,占德国国民生产净值(NNP)的半壁江山[4]26-27。换言之,此时的德国已经成为在全球举足轻重的工业大国。最后,当时的德国还拥有仅次于英国的强大海军以及令各国都恐惧的超强陆军,成为德国向前发展以及对外行动的力量保障。总的看来,至少在一战前,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是成功的,当时德国的实力与影响力足以媲美老牌霸权国英国。

二、“世界政策”失败的根源

作为欧洲大陆实力最强的崛起国,德国的“世界政策”打破了原本就艰难维持着的欧洲均势,让原本就对统一后的德国十分警惕的英法两国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危机感。另一方面,由于德国在巴尔干问题上对奥匈帝国的支持以及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使得在巴尔干问题上与奥匈帝国存在矛盾的俄国逐渐向英法靠拢。由此导致欧洲逐渐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一方是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建的三国同盟;另一方是不太正式的三国协约,包括1894年的俄法联盟、1904年的英法协约和1907年的英俄协约。而此时,威廉二世考虑的并不是如何以和平方式化解与英法俄之间的矛盾,而是考虑如何通过恐吓甚至是武力制衡或分解三国协约。据记载,离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的“萨拉热窝事件”还有一周的时候,威廉二世曾向身边人问道:“现在就发起攻击更好呢还是再等待?”[4]114当“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威廉二世立即采取强硬态度支持奥匈帝国,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战争历经4年多,德国战败,威廉二世退位。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使德国的实力在短期内达到巅峰,却又迅速走向失败,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是战略定位的错误。俾斯麦去职以后,威廉二世迫不及待地出台了争霸全球的“世界政策”。他将英国视为德国最主要的对手,欲使德国做最有权势的世界大国。威廉二世争霸的诉求以及冒失、高调的对外行动,加深了德国与英法等国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更重要的是,在欧洲大陆上,由于地理的割裂以及物质条件的有限,想要管控世界的命运是几乎不可能的,拿破仑的昙花一现便是最好的例证。德国贫瘠的自然资源、有限的人口规模以及陆海复合型的极为不利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德国不能做一个一流强国。战略讲究目标与实力的平衡,而威廉二世所追求的目标却远远超出了德国的能力范围。所以旨在追求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在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

其二是欧洲均势的传统与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无法相容。自17世纪开始,均势一直是欧洲最主要的体系特征。每当欧洲大陆有强权产生,其他国家便会围而攻之。其中,英国最为积极,因为其地处欧陆之外却又无法超然物外,致使它一直扮演着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防止欧陆产生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以免将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直接打破了当时欧洲脆弱的均势状态,让以英法俄为首的其他欧洲国家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从而逐渐促成了英法俄的结盟,也为“世界政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其三是威廉二世在外交行动上不会审时度势,缺乏灵活性,导致屡屡犯下严重的外交错误。威廉二世继位后犯的第一个外交错误就是拒绝续订与俄国的《再保险条约》,这直接导致了法俄的接近。俄国地大物博,且具有不被轻易战胜的韧性,对德国而言,和俄国成为朋友要比成为敌人更有利。但谁曾料到,威廉二世竟然拒绝续订条约。这使得俄国感到了被孤立,从而促使法俄结盟。由此,德国陷入了自己非常害怕的强国钳形夹击下,但如果续签《再保险条约》,德国大概率能避免这一危险。

对德国最致命的是其与英国的关系。一开始,如果没有英国的中立,德国不可能在19世纪90年代的殖民地与欧洲取得飞跃式的发展。但在世纪之交后,英国逐渐停止了与德国为友的政策。其原因在于,在威廉二世治下,德军军队变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军队,尤其更具挑衅性的是德国的海军,它引发了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的巨大恐慌,使英德两国的结构性矛盾持续加深。在1907年的时候,英国的外交官宣称,德国“明显地要统治欧洲”,而此时的俄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害怕德国,因此开始与英国接近[5]234-235。在歐洲,英国从来都不是选择单独面对强敌,它很善于外交。例如,拿破仑时期,英国会和俄普奥一起攻击法国;一战时,英国会和法俄一起对付德国;二战时,面对疯狂的纳粹,它不仅会继续争取法俄等欧洲国家,也会拉着强大的美国和自己一起作战。而德国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视甚高,拒绝卑躬屈膝地开展外交工作,导致很多次都被孤立。当英国发出善意的信号时,两国本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化解矛盾,但却被一心想要与英国争夺霸权的威廉二世拒绝了。后来,德国海军的飞速发展以及殖民地的不断扩张,加上威廉二世充满敌意的姿态以及冒进的对外行动方式,使英国不得不将德国视为最严重的威胁。

与此同时,威廉二世一直陷入与奥匈帝国的同盟关系而无法自拔。在很多次的巴尔干冲突中,威廉二世都坚定地选择站在奥匈帝国一边,但是其另一个同盟国意大利却与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问题上存在着利益分歧,这也是在英法俄的引诱下,意大利最终背叛德国的原因。英俄在亚洲构建了各自的势力范围之后,和法国一起建立了一个最令德国恐惧的联盟。这就使得德意奥组成的小三角联盟完全处在英法俄组成的大三角联盟的包围之中。试想这种状况在俾斯麦时期,是很难会发生的。

概而言之,缺乏一套成功的外交战略体系是德国外交政策漫无目标的罪魁祸首。威廉二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战略家,在外交上,他更是一个门外汉。对于其他国家不愿与已是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且有独霸可能的国家结盟,威廉二世深感憎恶,他认为要采取高压的做法,才最能够让邻邦认清其实力之不足和与德国结盟的好处,但这种贬低他人的做法却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威廉二世为求国家绝对安全,反使欧洲其他各国均感到绝对不安全,几乎自然而然地形成与德国相抗衡的同盟[6]。对于一个想要崛起的国家来说,必须有一套长远且稳定的外交战略,要努力寻求一个安定可靠的周边环境,对德国这种周围皆被包围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威廉二世并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对外战略,反而经常制造麻烦却又不知道如何收场。

其四是在威廉二世推行“世界政策”的同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不管是在两次摩洛哥危机中,还是在一战中,德国始终在制造麻烦,挑起事端,但最后却又始终是吃亏的一方。威廉二世的理想主义观念和缺乏经验使其在面对危机时表现得无所畏惧[5]222。他很少在事前对失败进行预估,同时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使得每次的冒失行动最后都让德国吃尽苦头。更令人吃惊的是,威廉二世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德国投入到一战之中,但却在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时刻,没有像样的战术计划和应对措施,也不能像商人那样在谈判中应对自如[7]。他像一个赌徒一样,几乎不给自己任何的回旋余地,只盼望着自己能在每次博弈中得到胜利,但结果往往都出乎他的预料。

总的来讲,“世界政策”的失败,并不是一个意外事故,因为在这项大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的每个细节中,都存在能导致失败的因素。而威廉二世本人却没有对战略缺陷进行弥补,不管他是否察觉。在德国崛起的进程中,威廉二世根本无意于去消除周围国家对德国实力增长的担忧与恐惧,这促使了敌对国家的结盟,让德国在地缘上腹背受敌。同时,威廉二世忽视了德国国家规模的局限性以及地理位置上的不利因素,一心想要与英国争夺霸权,使得大战略目标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力。一战爆发后,威廉二世也完全拿不出任何有连续性的应对策略,导致德国逐渐走向失败。在一战中的失败,也使德国崛起成为泡影,最终成为被巴黎和会审判的对象。

三、启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促使德国的发展和实力走向巅峰,可是当时德国的状况是:过于膨胀的目标诉求最终让德国陷入更大的危险之中。德国在迅速崛起之后便引来战争,招致一战失败,它给大国崛起带来的启示意义是多重的。

其一,大国崛起不仅要制定一个谋划全局且符合自身实力状况的大战略,同时也要有一套灵活可靠的外交战略为国家崛起的大战略铺路。大战略涉及整合国家总的政治、经济与军事目的,维护长期利益,包括目的和手段的管理操作、外交以及军政两大领域内的国民士气和政治文化[8]。最重要的是,大战略的制定需要目标与实力相匹配,做好战略定位,如果目标超出了国家实力,那么超负荷运转终将导致国家的衰败。

其二,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或崛起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国家,尤其是霸权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诉求,以免四面树敌。由于实力的增长而带来的权力竞争,尤其是与霸权国之间的竞争,一直是崛起国需要应对的历史难题。崛起国应以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为鉴,尽力避免与霸权国产生冲突,并积极拓展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空间。同时也要兼顾周边国家的利益,与周边各国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为周边地带是国家和平和发展的战略依托带。

其三,崛起国要始终保持良好的耐心与克制的态度,不要轻易放弃以和平与合作的方式去化解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国在发展或崛起的进程中,无可避免地会与其他国家产生利益分歧,甚至是结构性矛盾。此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战略冒進,努力消除由于自身实力增长而对其他国家带来的不安全感,并努力寻找以和平与合作方式化解矛盾的条件及方法。

其四,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以便张弛有度地处理国际事务,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参考文献:

[1]Alison Kitson. Germany 1858-1990: Hope, Terror and Revival[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58.

[2]Nancy Mitchell. The Danger of Dreams: German and American Imperialism in Latin America[M]. Chapel Hill: UNC Press Books, 1999:22.

[3]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6.

[4][英]詹姆斯·雷塔拉克.威廉二世时代的德国[M]. 王莹,方长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德]史蒂文·奥茨门特.德国史[M]. 邢来顺,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6][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 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165-167.

[7][德]艾米尔·路德维希.德国人[M]. 杨成绪,潘琪,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47.

[8][英]杰弗里·帕克.腓力二世的大战略[M]. 周桂银,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

猜你喜欢

失败根源启示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一份写满“失败”的治愈系简历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蛋解创业:熬一碗“失败”的鸡汤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