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外同治之理”穴位贴敷在小儿肺炎中的 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
2021-06-08杨道平侯淼张建敏
杨道平 侯淼 张建敏
1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 215003;2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 215003
肺炎为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儿童健康流行病学专家组(CHERG)发布的“全球儿童死亡原因”显示,儿童肺炎死亡率达14.1%〔1〕。根据文献报道,中国每年有2 100万例儿童肺炎发生,其中7%~13% 发展为重症肺炎,可导致严重并发症,重症肺炎死亡率高达30%~50%〔2〕。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五脏(心、肝、脾、肺、肾)为中心,在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结构上也不可分离,依靠经络相互联系〔3〕。“内外同治之理”的内涵出自于《黄帝内经》中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相关记载。穴位是“神气所游行出入”和“脉气所发”的门户所在,通过经络之循行与脏腑密切联系,可反映生理功能及各脏腑病理状态,也是平衡脏腑阴阳、气血的有效刺激点〔4〕;具有良性双向调节的作用,可纠正脏腑乃至机体的阴阳失衡。
穴位贴敷疗法早在清代外治大家吴尚先的《理瀹骈文》一书中已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其中主要讲述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原理:“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者,此也”〔5〕。临床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即中医“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6〕。本文拟探讨基于“内外同治之理”的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51例肺炎患儿,避免对同病区其他患者产生影响。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肺炎,诊断标准根据2019年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②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的患儿;②全身有散在皮疹的患儿;③贴敷部位皮肤有破溃的患儿;④家属拒绝者。退出标准:①贴敷后皮肤出现红肿热痛者;②自动出院的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纳入观察组,年龄(2.45±0.65)岁,病程(2.91±0.65)d,男44例,女34例;73例纳入对照组,年龄(2.56±0.45)岁,女35例,男38例,病程(2.82±0.73)d,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1.20,χ2=1.08,t=0.89;均P>0.05)。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补液治疗,补液方案根据医院制定的临床路径执行。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贴敷,穴位主要包括胸前区的天突穴、膻中穴和背部对称的肺俞穴、膏肓穴。①选择职称主管护师以上、具有精湛娴熟的护理技术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精通中医穴位的护士进行操作,由护士长负责监督干预质量。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穴位贴敷的优势、目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家属的认知度及依从性,并取得家属的信任〔7〕。③与家属沟通解释,询问有无过敏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操作前首先做好手卫生,采用碘伏消毒胸前区及背部皮肤,将调试好的中药敷贴贴于天突穴、膻中穴、背部双侧的肺俞穴和膏肓穴。2~3 h后取下敷贴,并用温水再次清洁局部皮肤。④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儿隐私,冬季注意保暖。每小时巡视患儿局部皮肤情况,若有发红、痒、水泡形成、破溃等现象需及时取下。⑤贴敷过程中指导患儿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绝对卧床休息,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以免影响疗效。⑥一般护理:病室温度维持在18~20 ℃,湿度维持在50%~60%,每2 h给予患儿翻身拍背排痰,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做到按需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1 w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痰鸣音、喘鸣音消失时间,氧饱和度,住院天数,第三方及医院优质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满意度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满分为5分,总分100分;分值设为5分、4分、3分、2分、1分,分别对应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值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痰鸣音、喘鸣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第三方及医院优质护理满意度达98分以上,明显缩短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即内外同治对儿童肺炎治疗更有效。观察组发现3例天突穴、膻中穴处皮肤发红,停用第2天恢复正常;1例患儿贴敷处皮肤出现瘙痒,立即停药并予碘伏消毒后查看皮肤黏膜,无水泡形成,2 h后患儿诉痒感消退。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小儿肺炎在春、冬季节发病率最高, 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 起病快、 进展迅速, 救治不及时可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中医认为小儿对穴位的刺激较为敏感,加之皮肤娇嫩,易于药物吸收,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8〕。马雪、汪鹏〔9〕及朱丽冰等〔10-11〕研究认为,将中医敷贴贴于靶向穴位,通过脏腑与经络的内在联系,将气血调畅,药性从毛孔进入腠理,激发体内阳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婴幼儿疾病进展快,加上患儿无法自主表述或者表述不全的特征,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护理措施是做好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进行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循证护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及循环改进两大特点,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效果〔12-13〕。重症患儿胃肠道功能减弱,口服大量化痰药后,既不利于吸收,也容易加重胃肠道负担,甚至导致呕吐、腹泻的发生;再之,大部分患儿比较排斥口服药,强制执行容易造成患儿心理上的伤害,同时也会增加误吸的发生率。
穴位贴敷药物经皮肤吸收,不经过消化道,避免了肝脏及消化液、消化酶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因而保持了更多有效成分,同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作用可以发挥得更好〔14〕。刘玉华〔15〕整理了近十年相关文献认为穴位贴敷可以改善哮喘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宁利群等〔16〕研究认为,穴位贴敷可使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增高,使机体能够修复损伤、减少的免疫细胞,从而恢复细胞免疫功能。本研究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当中,平喘、化痰效果显著,降低了患儿使用抗生素的周期,缩短患儿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但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皮肤娇嫩,使用过程中需要关注患儿皮肤黏膜的改变,并根据患儿年龄实施个体化护理,注重患儿的分离性焦虑程度,综合评估患儿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策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