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五村第一书记”
——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国田

2021-06-08郭宁虎

支部建设 2021年10期
关键词:攻坚村民发展

○ 本刊记者 郭宁虎

2021 年2 月25 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国田进京参加了大会,并受到了表彰。

张国田,中共山西省委党刊社《映像》杂志总编辑。打开百度,关于他的介绍更多的是在摄影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艺术总监是张国田广为人知的身份,然而,在众多场合,当别人介绍他时,他总会加上一句:“你们少说了一个身份,我还是武乡县故县乡五村第一书记。”

他还说:“共产党员就是要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把工作做到极致,无愧于党交付给我们的使命。”

2017 年春,张国田被党组织选派到武乡县故县乡五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两年后任期结束,本应结束扶贫返回原单位工作,但因为应五村广大干部群众要求,经有关党组织批准,张国田继续在五村留任。张国田与五村结下了不解情缘,他也不想离开五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若,在这条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当时正是武乡县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张国田觉得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刚刚展示雏形,正在展开建设,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主动向党请缨,敢啃硬骨头,敢往危险和困难的地方冲;应该主动留下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党组织把自己派到五村,自己就必须做出一些实际的工作成绩来书写合格的人生答卷。

五村,地处太行山老区,矿产资源缺乏、土地贫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曾作出过贡献。但是,新中国建立后,这里的群众一直很穷,“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常态。有些贫困户连吃饭都有问题。

五村,原本由小庄、百草站、崔家庄、前沟和李家坪5 个自然村组合而成。全村79 户226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 户101 人。村民生产以种玉米、谷子等农作物为主,传统的种植模式在当地村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因为土地贫瘠,又没有其他收入,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前些年,在易地搬迁政策的推动下,世代居住在这5 个自然村的村民,开始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搬迁,但整体经济、生活、生产条件水平还比较低,很难改变贫困面貌。原来的小村落有的已经基本废弃,有的仅住两三户人家。

张国田来到五村,第一感觉便是老百姓太穷了。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发生蝶变,逐步摆脱贫困。在张国田看来,在这种一无自然资源、二无经济发展资本、三无发展项目和技术的条件下,只能依靠原生态的发展优势,建设一些独特原生态发展项目,如发展旅游,建立摄影、绘画写生基地等,让特色产业发挥优势,走出一条新型发展之路,点亮百姓的心灯,全民奔小康,过上好日子。

经过反复调研、考察、论证,“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的初步设计规划在张国田的脑海里诞生了。这个规划设计,现在说起来,对于一个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山村来讲,也不可谓宏大。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看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却很难;初开始人们很有兴趣,坚持下去就很有问题;不要钱还行,一要钱就很少有人问津。直到前不久,张国田在参加武乡县主题党日活动时还讲,必须高度重视“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建设的艰巨性,必须打造能持久且人们能长期认可的发展环境,并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样才能形成发展优势。张国田感慨地说,在制定规划的初期,包括他自己,也心存疑虑和担忧。因为在经济薄弱的地区,每花一分钱,钱的来源都很困难,都能引起敏感神经,毕竟“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发展项目,是一个很具有开创性的事物,前人没有人搞过,没有经验。这个关系五村振兴的发展计划的推进和落实,将涉及到五村的每一个人,都是未知领域,必须谨慎而行。

张国田振兴五村的“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计划,不仅希望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更希望大家形成合力,拧成一股劲,团结一致,共同创建。

那是2018 年春天,一个阳光洒满大地的日子,吃罢早饭,村民赵玉兵从容地来到村养猪场开始工作。

已经人到中年的赵玉兵,以前一直在外地打工,每每返乡总是不舍得离去。赵玉兵说:“如果村里的状况好了,谁还不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在外打工就算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元,最后落到手里的也没有几个钱,哪有守家在地好。”

听说村里有了“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规划,正在逐步建设,赵玉兵看到了希望。赵玉兵返回村后便留了下来,他相信张国田,认为他是有头脑、有本事、敢干事的人,能带领五村人走向幸福;能播下幸福的种子,让幸福之花在五村开花结果。

也许是出于职业的原因,出生于20 世纪60 年代的张国田,对于原生态的乡村有着独特的“偏爱”。在他的眼中,古老的房子、原生态的牛、朴素的田园风光,都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和文化旅游发展环境,城市里有人想搞都没有条件。把城市里有的引入农村,把农村有的引入城市,互融互通,也许就会形成一种财富。把这种财富变成产业,就能推动新型文化产业向农村、向山老区经济条件薄弱地区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刚到五村,第一个周末,恰逢五村大扫除。这是长治市整体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的一项活动,已经形成了制度,成为村民的一种自觉意识。张国田直接在集市上买了一把铁锹,悄然加入到环境大扫除当中。当时,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文质彬彬、戴一副眼镜的大个子,就是党组织给他们派来的第一书记。不过张国田的实干精神,给村里很多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为了熟悉环境、转化角色,张国田每天早出晚归,脚上沾满了泥土,脸晒得黑黝黝的,身上装着小本本,遇事就记下来。五村的田间地头、乡间小路、农家小院,到处都可见他忙碌的身影。上到村政大事,小到民风民情,什么都记,什么都问,没有几天,就记住了村里每一个人的名字。村民也熟悉了他这张脸。张国田摸透了全村38 户101 名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结合自己的思考和村两委干部的意见,为五村村委会和每个贫困家庭都制定了近期和远期脱贫计划,并为发展建设五村确立了“建设一个新阵地、引进一个新项目、发展一个新产业、树立一个新品牌、打造一个新五村”的“五个一”奋斗目标。这个发展目标既是路线图,也是凝聚人心的魂,更是发展建设的纲要,一目了然,五村老少人人皆知。

2017 年5 月,以“播种节”为主题的第一届五村种地活动率先登场。红旗猎猎,号子声声,漫山遍野激荡着战天斗地的激情。来自北京、四川、陕西等地的近百名摄影家与当地村民一起牵牛耕种,现场对接脱贫。涌来看热闹的人也很多,他们奇怪,这个一向寂静的小山村,怎么就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沸腾了整个群山。经济收益也不菲,当天发起的“禾田镜界救助基金”活动,共收到爱心捐款3 万多元。120亩贫困户的“武乡小米地块”,也逐一被摄影家、艺术家和专程前来支援山老区发展建设的干部群众和企业现场认购,实现了“种子未种,产品先售”。

2018 年5 月,第二届“五村播种节”除了原始的牵耕牛种地活动以外,还增加了以摄影培训、乡村采风为内容的许多“特色小镇”项目品种,外来游客更感耳目一新,村民们的收入水平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村民的兴趣高涨,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自觉参与到各种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项目活动中来。

2019 年5 月,中央电视台对第三届“五村播种节”作了专题报道,仅中央电视台在移动客户端发出的视频报道,点击量就超过了15 万。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五村播种节”采取了“现场+云端”的举办形式。各地关心五村的朋友用语言和文字的形式给五村以祝福。张国田发现,众多所发来的信息和文化产业助推建议很有内涵,对五村的建设改造和学术研究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对五村的发展贡献了智慧。五村的村民给张国田颁发了“永久村民”荣誉证书。张国田有感而发:“武乡、五村,是你的过往、现实、发展和变化感动了我,让我换得了半生真情怀。我来武乡之前,生活中没人称呼我‘老张’,而在我从事脱贫攻坚的具体工作中,这种称呼随时都能听见。这亲切的称呼,很亲,很近,也让我感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五村播种节”,以创新思维将农业生产与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已经成为武乡老区一个独具特色的节庆品牌,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五村也逐渐走出了沉寂。

张国田有一本厚厚的民情日记,上面详细记录着五村每个贫困户的家庭人口、致贫原因、上学就医等信息。日记本记满了村民的所思、所忧、所盼,也写满了张国田与村民的心心相印。

原来的贫困户武树德年老体衰,妻子经常患病,生活十分拮据。张国田记在心里,除了想方设法帮助他家脱贫外,还格外关心他家的生活。一次到县城办事,张国田自掏腰包到服装店为他们一家购买了新衣服和日常用品。朴实的老农只能用一句“张书记,好人哪!”表示心中感激之情。

张国田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摄影家的眼光,为五村打造“田园梦”,五村从过去破旧荒芜到现在振兴雏形初显。他们正在全力打造的“PIP 农耕文化综合体”,不仅展示民俗文化,还形成了一个文化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共有三个项目构成:一是在小庄自然村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及为艺术院校学生提供的摄影、绘画、写生、采风、实训基地,并准备新建小米加工基地和中国农业发展史展厅;二是在前沟自然村改造传统古村落和土窑洞,打造艺术家驻地民宿和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基地;三是在新村拆除废弃蘑菇大棚,在浊漳河北岸规划建设围合式布局的集装箱房屋,打造集餐饮、住宿、生态、养生、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禾田小镇。项目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剩余劳力200 余人就业,带动95 户脱贫户增收,户均增收5000 元以上。五村还与北京电影学院、山西农业大学远景学院、晋中学院等签订了摄影采风合作协议,并已经陆续开始实施,有7 户村民接待“大学生走进五村”近200 人,户均增收1000 多元。

现在的五村,风光秀丽,土地肥美。正在建设的第二期旅游公路沿村边而过,定将为五村发展带来契机。张国田说:“五村之美不在于现在,而在于发展。有些事情我们正在做,有些事情我们还在设想、规划,还在纸上,但只要老百姓的积极性起来了,那就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让五村的年轻人都回来,相信这个梦不会太遥远。如果大家都能看到五村的变化,如果还有人要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认真地去对待原本仅仅两年的扶贫。我会说,我正在做一件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把它当作是我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中有土地、有百姓、有未来,也有我自己。”

猜你喜欢

攻坚村民发展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攻坚脱贫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