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疫情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2021-06-07何泯爽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

何泯爽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中华民族前进路上的重大挑战,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对高校思政教育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赋予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更为丰富的内涵。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疫情催生的伟大抗疫精神,探讨将疫情危机转变为教育契机,研究疫情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122-002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抗疫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战役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2020年2月,教育部指出要将抗击疫情与爱国主义教育贯通起来,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之战。爱国主义是民族魂,是当代大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思政教育永恒的主题。疫情虽然打乱了人们原本的生活,但是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制度优势、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其间涌现出的大量感人事迹都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一、合理利用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

网络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是师生获得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这场疫情,让本该在教室上课的我们变得似乎有些手足无措,也让这一学期变得“非同寻常”,通过新闻媒体、网络资源,我们能第一时间感受到一线的最新动态,一组组跳动的数据牵动了每个人的心,一场场官方发布会饱含人们渴望听到好消息的愿望。

线上主题班会、线上微团课、战疫云演讲是疫情期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方式,微信公众号、易班、校园微博、学校学院官网等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疫情发生以来,各个学校都开展了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在线播放抗疫视频、在线宣传抗疫典型、在线制作抗疫视频、录制抗疫歌曲、向平凡英雄致敬等,我们老师和学生虽不能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却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疫加油。全民抗疫是最生动的成长教育,亦是最深切的爱国教育。高校抗疫思政课要立足我国抗疫的伟大实践,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他們做忠诚的爱国者。通过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我们被奋战在一线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的基层干部、奋勇向前的媒体记者、无惧危险的快递小哥,以及坚守岗位的每一位平凡劳动者所深深感动,我们看到了举国上下同心战疫的中国力量,也看到了中国与世界守望相助的大国担当,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国风范,展示出战“疫”中最美的中国姿态。

在这样一个“处处皆网络,人人用手机”的信息时代,除了集中性的网络教育课之外,学生也会运用网络私下与老师沟通,这时,我们更需要及时关注、关爱学生。当代大学生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突发事件,疫情所产生的较大心理冲击、井喷式增长的负面消息和不正确的舆论导向势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有些学生会因为网络上的不实报道来向我们求证,我们应多寻找正面例子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证据反对不实报道,将带有“中国温度”的教育隔着屏幕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中。也有些学生会因为一些隔离措施、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而产生不良情绪,对国家政策和抗疫举措产生怀疑,我们应与他们多分享抗疫故事,深入解读国家相关政策,用爱心和耐心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发展状况,做好知识科普,传递正能量。学院公众号、学院网站等也是我们主动掌握学生动态、积极引导学生的重要网络平台,在这些平台,我们可以发布疫情防控小知识、宣传抗疫先进事迹、发布我国抗疫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树典型,学先进

这个春节,我们安居于室,是因为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当病毒肆虐时,总有人挺身而出,守四方清明无恙,保人民安定祥和,大“疫”当前,无数爱国青年学着前辈的样子,点燃“爱国”的火炬,披上白衣,穿上警服,戴上袖章,成为“最美逆行者”。这世上或许并没有什么所谓的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逆行者都在发着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照亮整个中国,让世界看到了“封一座城,护一国人”的中国担当,听到了“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中国声音,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力量!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是医务工作者替我们堵住了死神的大门,在人民与病毒之间砌起高墙,告诉世界,这就是中国力量。他们心中秉持信念,用生命赴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扎根于他们内心深处的强烈爱国之情,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彰显出了极大的凝聚力。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一省支援一市”的各地医疗队、海陆空医疗大军星夜入汉,无不彰显出医务工作者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崇高精神。一声声“我要上”不绝于耳,一句句“誓死不退”直击心灵,一封封自愿请战书按满手印,一支支突击队奋勇向前……高速路口、隔离病房、社区门口,寒风中、暴雨下,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坚守在一线,救死扶伤,用大爱护佑苍生,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用爱国爱党描绘了最美的人生底色,在抗疫前线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赤子之歌。

病毒肆虐,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声援与支持之声不断从全国各地传来,同一个目标,同一份爱,14亿中华儿女用行动演绎了爱国的力量。病毒就像试金石,淬炼出人间最纯粹的大爱,而这份爱正是源于我们深爱着的国家:开着农用三轮不会用导航一路问路,只为尽快把24箱蔬菜送到前线的质朴农民秦师傅;从土耳其人肉背回口罩,只留下“中国人”这三个字的暖心人;带领村民摘菜,日夜兼程送往武汉的退伍军人王国辉;捐出口罩厂用于抵工资的1.8万个口罩的湖南小伙郝进……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他们做的事,或许算不上经天纬地,但他们所做的一切正是爱国主义最生动的体现和最好的诠释。如果不是这场灾难,我们或许很难知道,平平无奇的人群中,原来藏着这么多闪亮的灵魂,这些闪闪发光的普通人,让我们温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在爱国主义教育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牢牢把握“全民抗疫”的教育契机,将无私奉献的爱国壮举,舍己救人的生动事迹、以生命拯救生命的抗疫典型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融入到思政教育的课堂中。同时,“应在榜样品质和价值导向上更贴近青少年的人格发展需要,对他们来说‘能模仿,在身边,可亲近,可感受是很重要的榜样树立标准和原则”[1],让爱国的种子深埋每个人的心中。

三、顧历史,展未来

“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一百年前的救国图存,一百年后的抗“疫”大战,爱国之石激荡出的火种可以燎原。百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从四面八方汇集,为救亡图存而奔走,发传单、喊口号,做演讲、办报刊,他们以最热血的担当演绎最“爆燃”的青春。从此,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如天空中最亮的星,照耀一代又一代青年砥砺前行。百年后,一群最美逆行者扛起重担,不计生死,日夜奋战在一线,众多的90后毅然加入,大学生群体成为抗疫的新生力量,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生生不息的爱国力量,展现了以五四精神为代表的思想力量所特有的时代价值,为五四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疫情动摇不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反而更加增强了我们生在这个国家的自豪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003年,当非典席卷全国时,90后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90后们毅然扛起战旗,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奋进、生死相依的优秀传统,有着“红色”的民族基因,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儿女同舟共济,携手同行,将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于中华大地。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2]”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矢志抗日的吉鸿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弃医从文的鲁迅、实业兴国的张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一则则爱国历史故事和一个个爱国历史人物都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带给我们的力量与信心,坚定而沉稳了迈向未来之路的步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之概念早已在中华儿女心中深根,“爱国”之信念早已厚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的中国,5万平方米的滩涂坡地,7500名建设者和近千台设备,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对于疫情中的中国基建队来说,只需10天。24小时拿出设计方案,60小时敲定施工图纸。千名建设者不眠不休连续施工,几千万的“云监工”日夜加油陪跑。当人们还在惊叹“中国速度出奇迹”时,2月13日下午,“火神山”第一批患者已有7人治愈出院。无论是“人民缺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企业,还是多省联动,精准帮扶的壮举,无不彰显了中国那令病魔望而却步的强大力量。于伤口生出了花朵的国家,擦泪眼迈向过远方的民族,无论何种困难,那始终不变的爱与温暖,像光辉点亮了因病毒弥散而暂且灰暗的土地。如今的中国,让我们安定,铸我们力量,给我们希望,让我们知道,未来可期。

突如其来的疫情,像上帝给我们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也让我们静下心开始思考:到底怎样生活,才算是不负每天;到底怎样活着,才算是不负此生。现阶段的大学生或许还没有足够的本领“上阵杀敌”,但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能做的事情,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就是在为祖国作贡献,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都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做贡献。疫情的爆发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3]”新时代的青年人成长的黄金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在时间轴上高度重合,这要求我们要牢记初心与使命,勇于担当和踏实奋斗。回顾历史,舍身救国的报国志与爱国情,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代代相传,也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今天伟大的抗疫精神,展望未来,爱国主义精神会继续成为我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4]”这是一个越来越值得爱的国家,也值得我们所有人为之骄傲。一个民族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蹉跎,经历了耻辱,又迎来了新生。只有这个国家的孩子才能了解这种不易,才会珍惜这种不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5]”广大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的黄金岁月,欣逢新时代开启的难得机遇,他们在尽责中历练,在担当中成长,以实际行动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必须努力践行抗疫精神,时刻弘扬爱国精神,以一颗赤子之心来热爱祖国,以一份报国之志来投身祖国,以一股担当之气来奉献祖国,努力做爱国主义的宣传者和践行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夺目光彩。

参考文献:

[1]胡敏,胡玫.把握抗击疫情带来的教育契机[N]光明日报,2020

[2]人民日报评论员.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习近平主席2020年新年贺词启示录

[3]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北京:人民日报,2015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

[5]习近平.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