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园诗词中的烂漫春光

2021-06-07

学生导报·高中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蹴鞠菜花春光

《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赏析】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沐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红,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远远一带围墙,隐约有几间茅草屋。青色的旗帜在风中飞扬,小桥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游兴,走过东面的山冈。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春庄》

唐·王维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赏析】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赏析】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惜蝴蝶飞入一片繁茂的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田家》

宋·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赏析】辽阔的平川是画面的背景,红日映照下绿油油的桑树、洁白的杏花使画面色彩斑斓,鸠鸟的鸣叫使画面充满了生机,而刚刚消歇的春雨则使一切都显得特别洁净、清新。疏疏几笔,即传达出了春雨过后,艳阳初照下的乡村别具魅力的美。

《春日杂咏》

明·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赏析】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的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

趣味汉字

cù jū

蹴  鞠

【释义】

中国古代一种用脚踢球的体育活动,用以练武、娱乐、健身。与现代的足球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

【辨析】

其实蹴鞠的读音不难,分开来读:一个是“一蹴而就”的cù,字义为踏、踢;一个是“鞠躬尽瘁”的jū。

【起源与演变】

“蹴”从足,就声,《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蹑也”,也就是踩、踏的意思。“鞠”在《说文解字》中说解为“从革,匊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汉书·枚乘传》颜师古注说:“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也就是说,“蹴”是用脚踢,“鞠”是古代一种皮制的球,“韦”是柔皮。是说鞠是用柔皮做成的球,中间要填上东西。

西汉刘向曾在《别录》中提到蹴鞠可能是由黄帝发明的,或者起源于战国。

【字里字外】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在《史记》《西京杂记》《盐铁论》等文献中均有对蹴鞠的记载。

蹴鞠究竟源起何時,确切的时间已经无从考证。《轩辕黄帝传》记载了黄帝用蹴鞠训练士兵。虽不足为信,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蹴鞠的历史何其悠久。

在春秋战国时期,蹴鞠活动已经广泛开展,是当时训练士兵、考查士兵体格是否良好的方式。在汉代,霍去病将军在驻守河西时也曾亲自率领士兵们练习蹴鞠。

这一运动到了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唐朝对蹴鞠进行改良,将过去“以革皮为之,中实以毛”的实心蹴鞠,改良为“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的充气球。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布衣百姓,男女老少对蹴鞠都表现出非凡的热情。蹴鞠运动成为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便是朝堂之上的九五之尊,也对蹴鞠十分喜爱,宋宫廷画家苏汉臣就曾画过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展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玩蹴鞠的场景。

在宋代,蹴鞠还有另一项发展,那便是成为商业气息很浓的社会娱乐活动,出现了蹴鞠行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齐云社,并诞生了一批类似现在足球明星的蹴鞠名将。

猜你喜欢

蹴鞠菜花春光
菜花谣
菜花宝典
像菜花一样幸福燃烧
春光无限
历史上有一个大转折点是谁决定了古代足球的兴衰?
蹴鞠的文化价值
小小的花
蹦鞠
活色春光
活色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