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博物馆进校园”项目实践的若干思考
2021-06-07陈小冰
陈小冰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博物馆事业的重视和民众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社会教育工作已然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如何發挥这所“社会大学”的作用,做好精神文化产品的研究、实践和传播,不仅需要把到馆的观众服务好,更要主动“走出去”,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发挥博物馆的教育作用。笔者在社会教育工作岗位两年多,组织开展了“南海文化进校园——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走进了近30个学校。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必要性、创新性、问题性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能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实现与“流动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流动博物馆进校园”; 必要性; 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4-026-002
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笔者查找了一些数据。全国的博物馆建设力度虽不断在加强,但整体的人均占比仍属于较低情况,青少年占比率低的情况较为明显。以海南省为例,海南省2019年末944.72万人,1-14岁约187万人,27座博物馆(数据来自海南省统计局官网)。青少年参观博物馆的主要方式是亲子行程或是学校组织的集体出行。亲子行程受到经济能力、亲子关系、家长工作、家庭观念、住址远近等因素影响,学校的研学旅行受安全因素、课程计划、学业压力等因素影响,因此一些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机会非常之少。“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是博物馆事业的创新举措,弥补了许多不能走进博物馆或不知道博物馆作用的人群的缺憾,为博物馆教育盲区和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必要性分析
1.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体现。博物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是传承人类文明,追寻祖先足迹,人类“寻根”目的地,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是青少年课外教育的最佳社会课堂。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修改了《国际博物馆章程》,其中博物馆的定义内容改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第7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由此可见,无论国内还是国际,博物馆的教育功能都摆在了第一位,这是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重视,也是对博物馆教育工作者工作水平的要求。
2.博物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社会现状。馆藏资源丰富、社会教育活动项目成熟的博物馆多分布在较发达的地区,城市的孩子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农村基层、偏远山区、贫困乡镇等中小学生,无疑是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弱势群体。“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可以解决博物馆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向博物馆事业建设欠发达地区延伸,使更多的孩子了解博物馆、热爱博物馆。
3.受众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众也受到了西方国家文化层面上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这些变化,容易使思维独立性还不够成熟的学生群体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价值观念与矛盾冲突之下,显得无所适从。错误的价值引导,可能会影响甚至毁掉青少年的一生。因此,作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不能仅仅只是讲文物的年代、用途、意义的介绍,而要真正破除青少年对博物馆的刻板印象,增强学生主动接近博物馆的兴趣,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提升对博物馆文化属性以及社会价值的认识。另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这个群体决定了国家20-30年后的软实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从小必须有“以史为鉴”的学习意识和能力,增强年轻一代对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奋发图强的精神力量。
二“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创新性分析
1.流动展览的发展与创新。流动展览是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最基础也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如2010年,四川博物院建立大篷车流动展览是由四辆厢式大篷车、较低级文物实物、精品文物展板、高端文物复制仿品等组成1个可移动的展览,并配有文物鉴定专家、讲解员和志愿者。2014年,内蒙古博物院打造的全国第一辆全数字化、高集成的流动博物馆巡展车投入使用,这个“流动展览”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再现了文物的原貌。流动展览的展现形式和内容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比较受限的。笔者认为,流动展览的设计和内容不能对馆内的展览照搬照抄,而是需要有更多的考量。一是展览陈列要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流动展览应该以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基础,结合空间特点,在展览表现上有所取舍。二是展览内容要有的放矢,合理更新。随着博物馆研究力量的不断长大和研究的步步延伸,需要对流动展览的内容进行及时更新。三是流动展览更需要创新。如文物出库展出有较大的安全风险,在制作流动展览过程中,应考虑加入硬件设备,运用数字化手段,展示文物三维图立体成像等创新手段来更好介绍文物,阐释展览。四是对展出场地要因地制宜。和传统博物馆相比,流动博物馆无固定展出场地、灯光和特定的视觉效果。它是以展板为主,辅以文物复制品或仿制品陈列,场地对流动展览的限制较大,流动展览的布展形式需要更加灵活。因此,应设计多种布展空间,针对不同的场地有合适的处理办法。在观展过程中,要有合理的参观流线、有序组织的办法,展出效果才能达到预期。
2.讲解理念的与时俱进。莫里·哈里森在《如何开展博物馆教育》一文中提到,“尽管我们是与物打交道的,但必须牢记,我们是在为人而工作”。展览具有故事性、逻辑性等优点,但也有静止性和单向性的缺点。需要讲解员通过对复杂的背景资料的反复阅读和斟酌,并根据良好的逻辑能力,遵循口语表达的规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学生乐于接受的讲解形式,激发观众青少年的倾听欲望,有效提高信息的接受率。讲解理念的与时俱进,同时需要讲解能力的不断提升作为支撑。因此,讲解员需要关注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差异,提高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认识,讲解词“因人而异”“因人施讲”,并注意讲解过程中对中小学基础学科的运用与融合。
3.社会教育活动的丰富而具特色。新时期的流动博物馆形式,已不再局限于观展和听展,需要更多的互动方式,才能搭建起历史文物与青少年间更畅通发达的信息传递桥梁。如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在流动博物馆实践工作中,注重突出海洋主题博物馆特色,积极研发适用于带进校园的青少年社教课程,打造了海南省较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南海文化进校园——流动博物馆研学活动”。课程设计方面,具有较成熟的模块和鲜明的蓝色国土教育特征。例如,《跟着郑和下西洋》活动中,以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航海路线图为主线,带领学生了解其船队经过的国家、地区,进而認识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影响。活动主要分成3个活动环节。首先向学生发放《跟着郑和下西洋》学习任务书,使学生带着思考去了解这个课程,接着以《郑和航海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为主线﹐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茅元仪收入《武备志》中)对图中记录的主要船队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浅滩等进行讲解,最后通过《郑和航海图》拼图头脑风暴团体接力赛使课程的效果得到升华。经过实践发现,学生们更愿意去接受以观展为基础、倾听故事的形式去了解历史,加之配套的体验社会教育活动,使他们对于展览和故事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三“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问题性分析
1.流动博物馆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目前,据笔者了解,几乎所有博物馆的流动博物馆工作主力军通常是馆内社教员、讲解员。在博物馆常年开放背景下,社教工作者在基层一线服务,有利于对社教的受众对象有更直接的接触,明确其精神需求,但另外一方面,也会因为在繁杂的一线窗口中倾注过多精力,无法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工作,没有研究必定无成果。因此,如何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做好时间管理,是社教工作者及管理者需要去处理的问题。再者,流动博物馆工作的开展需要时间和人力。既要保证队伍的稳定性,使流动博物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又要不断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不断增强“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创新。
2.重“量”轻“质”的问题。“流动博物馆”的工作,必须以活动效果来评估工作意义。只关注对博物馆“量”的建设而忽视了“质”的提升,易导致博物馆教育工作底气不足。每走进一所学校,应该做好前期调研,了解学校教育基础背景,并一校一方案推进“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只有俯下身子,放下功利之心,做好活动组织,才可确保每场活动的质量。
3.缺乏深入系统的教育形式。现在大多数“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的形式像搭班子唱戏,戏毕,打包行囊再奔赴下一站。想切实提高流动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需要和学校进行深入合作,建立更加常态化的馆校联动模式,开展更深入、系统性的“流动博物馆进校园”形式。这样不仅能使流动博物馆统一高效地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历史知识文化的传播,也能够和学校教育系统进行相互补充,对提高学生的历史涵养和个人综合素养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流动博物馆和学校的有机结合,还能够使学生从小培养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对国家历史的敬畏,可增强对文博的兴趣,为未来文博事业发展储蓄后备力量。
四、结语
为让祖国的下一代能对植入民族血液中“根”有更深入认识,强化博物馆的文化普及和社会教育功能,流动博物馆工作者首先要了解此项工作的深远意义,做得好是“润物细无声”,利在千秋,做的不好则是“误人子弟”,需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待之。其次是深入挖掘馆藏优势,突出本馆特色,从展览、讲解、社会教育功能等多方面保持勇于创新的精神。另外,能及时总结、分析工作中的不足,明确前进的方向,不断提升社会教育效果,丰富教育形式,使我国流动博物馆的发展进入更成熟、系统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张衡,何东蕾.走进基层 服务大众——四川博物院“大篷车”流动博物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博物馆,2012(04):32-37
[2]胡锐韬.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三个定位与职能的实现[N]中国文物报,2017-12-19(007).
[3]莫里·哈里森著,严建强译.《如何开展博物馆教育》,《中国博物馆》,1988年第3期。
[4]王锋.流动博物馆的教育形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