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挑战杯”赛事为牵引,助推青年科技创新实践

2021-06-07团江西省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9期
关键词:江西省委赛事大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 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团江西省委以办好办强“挑战杯”为牵引,不断提升赛事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最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科创实践,双向促进提高“挑战杯”水平,营造起为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的浓厚氛围。

赛制机动,全力提高高校参与度

提升高校参与度是提高大赛覆盖面的前提,团江西省委将扩大高校参与度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校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键一环,坚持实践育人宗旨,聚焦全员参与目标,着力把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高校都吸引到“挑战杯”赛事中,全方位提升省内高校参与率。

一是将“挑战杯”赛事开展情况作为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并对取得好成绩的高校给予专项加分。

二是设置中职中专、高职高专、本科院校等三个组别,注重差异化的评审,让不同院校学生都能同台竞技、脱颖而出。

三是坚持点面结合,为工作基础薄弱、往年没有参赛的学校“开小灶”,通过召开专门部署会、设置进步显著奖、面对面指导、发函争取学校支持等,充分调动参赛的积极性。

四是开设“红色专项活动”“5G 智慧校园”等各类专项赛事,在发挥江西独特红色资源优势的同时,扩大高校学生的参赛途徑,坚持将红色基因注入科技创新教育,为“挑战杯”系列赛事铸就精神内核。2019 年“挑战杯”竞赛,江西101所高校中有95 所高校参赛、占比94%,参赛作品7941 件、参赛学生4.86 万人,参赛高校、参赛项目、参赛学生较上届分别提高17%、98.6%和21.5%,均创历届之最。

高位推动,聚力提高校赛覆盖面

团江西省委始终将办好校赛、选拔出好作品作为体现大赛普遍性、群众性和落实“万众创新”理念的基础性工作。坚持完善省、校、院三级竞赛体系,着力通过倡导办实校赛,把最广泛的学生发动起来、吸引进来,坚决避免“挑战杯”成为“尖子俱乐部”。

一是明确要求各高校须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团委、教务、科研等部门共同参加的领导机构。

二是积极争取学校党政支持,推动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50 余所高校出台了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办法或纳入了学生培养方案,在物质奖励和荣誉激励等方面加强调度,充分激发师生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比如,江西财经大学每年投入“挑战杯”赛事专项经费达80 万元,对获国赛特等奖项目指导老师奖励10 万元,并在职称评聘上破格晋升,参赛学生奖励4万元。

三是制订校级赛事评审规则、校级优秀组织奖和先进个人评审办法,对校赛的办赛流程、组织发动、作品评审等提出明确要求,指导高校规范做好校赛的各项组织工作。2019年,全省共有95 所高校举办了校赛,南昌大学立足“以赛促创”设立“挑战杯”项目办,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科技处、创新创业学院等9 个部门协同发力,推动“挑战杯”成为校内覆盖面最广、参与性最高的科创活动,学生参赛率达30%。江西师范大学组建专家指导组进学院开展培训指导和动员,建立三轮立项遴选机制,336 件作品进入校赛,8950 名学生参赛、占比达26.6%,在提高赛事育人覆盖面的同时,培育了重点项目、提升了竞赛水平。

引领带动,合力提升省赛示范性

省赛是全省赛事的“龙头”和“牵引”,严格规范省赛对抓好校赛院赛具有示范作用,对于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具有带动作用。团江西省委坚持把“从严”二字贯穿始终,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着力打造高水平、有影响的赛事平台,努力把省赛办成“旗舰赛”。

一是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重视和关心,每年邀请省领导莅临大赛指导,为大赛提供坚强保障;加强与省科协、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社科院等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严格作品推报程序和资格审查,所有参赛作品必须经过校级赛事评审推荐,省赛获奖作品依据排名择优推报国赛,严肃处理以学校科研项目冒充学生作品等违规现象。

三是建立培训指导制度,每年举办赛前专题培训会,邀请往届“挑战杯”特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开展省级线上公开课做专门辅导,传授参赛经验;制定《参赛手册》明确作品要求,提前发放选题指引,引导学生找准赛事侧重点,帮助大家把握大赛要求、理解核心要义。

四是全部从省外邀请高水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实行公开答辩,供广大师生观摩学习,接受大家监督,提高了评审质量,确保了严格公正评审。

五是通过举办专题学术报告会、“我的挑战人生”等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现身说法、现场讲学,丰富大赛活动内容,拓宽参赛学生视野。比如,大赛邀请到中科院院士江风益教授,用友网络科技董事长王文京先生等科创“大咖”为大赛加油助力。南昌大学的获奖作品《分子基铁电体的化学设计》在材料科学领域达到了同类领先的水平,其研究成果发表在JACS(影响因子14.695)和Adv.Mater.(影响因子25.809)上,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涛、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的联名推荐。

宣传发动,大力强化赛事交流性

团江西省委始终把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使“挑战杯”品牌在高校中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作为重要目标,坚持以赛育人,围绕大赛开展培训指导、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宣传推广,帮助提升项目质量和参赛学生的科创能力,增强大赛影响力。

一方面,赛前,每年举办全省“挑战杯”赛事培训交流会,让往届“挑战杯”竞赛成绩较好、进步较快的高校作经验分享,推广可复制、易学习的好做法;赛中,每年举办作品训练营,对创意新颖、潜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充分打磨;赛后,推动各高校组织获奖师生举办分享交流活动,注重学生的参赛体会和收获,极大地促进了高校间、师生间的相互学习和比学赶超,带动了参赛项目质量和学生科创能力的双提升。如,江西财经大学通过开展“挑战杯归来话感受”“与特等奖团队面对面”等,带动全校上下形成了广泛支持、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另一方面,积极选树典型,对取得好成绩的参赛师生邀请新闻媒体进行专门报道,挖掘感人事迹,在“赣青团学”等团属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广泛宣传推广,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热情支持、积极参与,凸显了大赛影响力。如“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获得者江西师范大学彭巧巧同学,从挑战中历练,在历练中前行,接连斩获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她在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帮助更多的同学将书本上的知识外化为实践经历,培养他们关注社会热点的意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将“挑战杯”精神传递给一届又一届学生。

成果撬动,致力提升项目孵化率

大赛成果的转化直接把科技体现在生产力上,能够极大地撬动师生参与热情、提升大赛影响。团江西省委将推动学生科技成果与市场、资本实现更加紧密、有效的结合作为大赛实效,坚持把“挑战杯”作为助推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加强跟踪对接,着力推动大赛成果落地转化。

一方面,2018 年起,每年在省级决赛期间举办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邀请风投机构、投资人、专家教授、创业导师等对大赛项目进行投资或跟踪帮扶,为参赛项目成果转化牵线搭桥。

另一方面,积极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对有落地意愿、落地可能的项目通过争取省级青创团工委、创新创业孵化园支持等,进行重点跟踪、重点帮扶,推动项目与专业投资人直接对接,让获奖作品“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努力把大赛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生产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支撑,基础工作则是科技创新工作的根基。团江西省委将紧紧抓住国家高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重大战略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夯实科技创新工作基础,积极争取资源支持,大胆探索模式创新,实现新的量变和质变,让江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和“挑战杯”工作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江西省委赛事大赛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江西集中示范活动启动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转场
最美证件照PK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