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足浴对ICU护士睡眠质量的干预研究

2021-06-07丁杨庄一渝史长文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持续性总分维度

丁杨 庄一渝 史长文

ICU 护士的睡眠障碍发生比例高于普通人群[1]。ICU 是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救治基地,如果护士因夜间睡眠问题导致白天功能紊乱,可能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2]。目前国内外研究采用午睡、调整轮班时间、针灸、芬芳治疗,安眠药物疗法等,以上干预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4]。因此本次研究采用简单方便、易操作、经济实惠、无副作用的中药足浴疗法,探讨中药足浴对ICU 护士睡眠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月至2019 年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有睡眠障碍的在职ICU 护士60 名,其中男性6例、女性54例;年龄23~40岁,平均(28.95±3.60)岁;工作年限2~20年,平均(5.45±3.60)年;未婚28例、已婚32例。纳入标准包括: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uality index,PSQI)≥7[5];②签署知情同意书下愿意接受本方案干预。排除标准包括:①妊娠期;②下肢静脉曲张不宜者;③依从性差;④因睡眠障碍加重加用失眠药物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 名,其中男性2 名、女性28 名;平均年龄为(28.70±3.60)岁;平均工作年限(5.20±3.60)年;未婚16名、已婚14名;对照组30名,其中男性4名、女性26名;平均年龄为(29.20±3.60)岁;平均工作年限(5.70±3.60)年;未婚12 名、已婚18 名。两组成员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方法 实验组采取中药足浴进行干预,选用广藿香10 g、石菖蒲6 g、夜交藤15 g、酸枣仁10 g、肉桂3 g、红花6 g、合欢皮15 g、远志15 g、丹参10 g、党参10 g,煎取药液制成足浴方剂,先将开水倒入木桶,倒入足浴方剂,水温降至38 ℃~40 ℃即可将双脚放入桶内进行足浴,足浴时水的高度应到达膝盖以下,水温凉后持续加入热水,保持水温适宜。每晚睡前1 h 内进行20~30 min 的足浴,额头或背部出汗为宜。足浴后立即擦干双脚,保持足部温暖,卧床休息,连续足浴治疗15 d。对照组采用与实验组方剂颜色相近的炙甘草进行足浴。甘草是中药方剂成分中常用的佐料,性平,具有补气益脾的功效。干预时间及方法同实验组。

1.3 监测指标 比较两组ICU 护士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采用PSQI 进行测评。包括: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0~3分,总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ICU 护士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见表1。

由表1 可见,两组ICU 护士干预前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白天功能紊乱维度得分和PSQI 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分别=-1.18、-1.78、0.27、0.49、-0.33、0.37、0.38、-0.27,P均>0.05)。干预后,对照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维度和PSQI 总分低于干预前(Z分别=-2.65、-2.52、-2.83、4.05,P均<0.05)。实验组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维度和PSQI 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3.94、-4.28、-4.46、-3.61、-3.50、4.82,P均<0.05)。干预后实验组在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维度上的得分和PSQI 总分低于对照组(Z分别=2.77、3.82、3.70,P均<0.05)。

表1 两组ICU护士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变化/分

3 结论

中药足浴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ICU 护士的睡眠质量。张虹[6]研究指出,中药足浴比普通足浴见效快,效果显著。古艳湘等[7]指出,中药足浴较普通足浴改善失眠疗效确切。曾旋[8]的研究显示,实施中药足浴干预,可有效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与自我效能。西医对睡眠障碍的治疗主要用安眠药治疗,也因此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常见的宿醉效应、药物依赖性等,使失眠者不得不终止服药[8],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来改善睡眠障碍早有文献报道。中药足浴疗法的作用机制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及经络传导理论和脏象学说以及西医学的皮肤黏膜吸收与物理刺激原理,选用温热的中药足浴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借助药力和热力,直接透皮入穴,作用于穴位、经络、脏腑等,起到沟通表里、促进气血运行、舒经活络的作用,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本次研究使用了中药足浴方,方中藿香可以芳香化浊、发汗解表,菖蒲能够安神益智,夜交藤宁心安神,酸枣仁可以养心益肝;肉桂则具有引火归源作用,红花可以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合欢皮能够解郁安神、宁心和血;远志能够安神,党参可以健脾益气、安神静气;丹参则可以活血化瘀,全方合用能够沟通表里,促进体内气血运行,改善了睡眠质量。肉桂中含有桂皮醛则可以抑制体内神经元活性发挥镇静效果,红花具有改善脑部微循环作用。因此,中药足浴符合中医“上病下取”理论,通过中药药液加热后浸浴吸收,既激发足底感应区及穴位,又疏通经络,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睡眠。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护士在PSQI 总分、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中药足浴对ICU 护士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利于临床上推广及实施。目前,足浴药包的研究仍以临床观察为主,在作用机制上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明确,以真正达到辨证施治,发挥中医特色治疗法的优势。此外,因本次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研究样本量有限,有待后期进一步追踪观察干预效果。

猜你喜欢

持续性总分维度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