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策略
2021-06-06唐建荣
唐建荣
辩证思维是指用变化的、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要求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去观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是能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正确看待国际形势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发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既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才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适应现实环境的需要。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重要时期,如果学生没有养成判断能力,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做出极端的行为。
3.体现学科教学的需要。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综合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科素养,从而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好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
二、培养初中生辩证思维能力的策略
1.把握新课教学适时加以点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时点化。
(1)培养学习兴趣,用热情引导思维深度。兴趣的产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善于把理论知识趣味化、故事化、生活化,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的价值。根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教师应把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原理通过多媒体以事例、故事、名言等形式展示出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学习兴趣。
(2)巧妙设置情境,用问题活跃思维广度。思维的产生要依赖于问题的提出。问题既要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真思考、真讨论。
(3)组织课堂辩论,用交锋提高思维高度。辩论是一种围绕问题而开展的思想交流活动。通过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例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正方主张“诚信做人是美德”,反方主张“诚信做人要吃亏”。
2.利用专题复习集中强化。
教材中蕴含的需要全面辩证看待的知识,大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重点和易混易错点,所以,教师在期中、期末复习的时候,可以采用专题复习的方式,集中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用全面、辩证的观点来理解教学内容,在自主复习中强化认识。
3.联系生活实际善于及时转化。
实践是培养、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在日常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片面、绝对地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针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挫折这个现象要帮助学生清醒地看待和正确对待挫折。一方面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从而增强其耐挫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挫折具有双重影响,即承认挫折会给人带来打击和痛苦,同时,挫折也能催人奋进、助人成长,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
4.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得以固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体验与实践中促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思维方式的培养融为一体。
5.完善评价机制持续增强内化。
“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性教学内容设计“三纵三横”评价方案。纵向的评价有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品德践行的评价,横向的评价有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有清楚了解,客观认识自我,实现对辩证思维的持久内化。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最高目标是导行,所以,教师要把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作为新时代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要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走向,不斷探索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