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创新绘蓝图 集聚动能再出发

2021-06-06本刊编辑部

当代党员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城全会重庆

本刊编辑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抢占先机、赢得优势。重庆正在谱写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5月17日,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召开。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的成功召开在全市上下迅速引发热议。重庆党刊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部分领导干部,大家纷纷表示,将提高政治站位、战略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使命担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融入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谱写重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注入强大动力。

集聚创新要素

——集聚高端先进的创新要素资源和平台设施,能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配置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才能更好地推动重庆创新发展。在具体实施中,市科技局将深入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引进计划,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来渝设立新型高端研发机构,引进一批行业头部企业研发中心,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一批“重庆实验室”,重组、提升、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智能汽车、集成电路、轻金属、工业大数据、病理医学等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平台,形成高端先进的创新要素和平台设施,夯实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以科技创新的“加强版”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党委书记、局长 许洪斌

全会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让我们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倍受鼓舞。目前,研究院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碳基芯片、新材料等領域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下一步,研究院还将围绕重庆产业发展的需求部署学科建设,助力重庆创新发展。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韦方强

强化产业创新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

全会让渝中区的创新发展思路更清、方向更明。渝中区将全面推动“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深走实,加快建设区块链产业园、信创产业基地、工业互联网创新基地、环重医(重庆医科大学)创新生态圈,持续深化与川渝地区有关区市县、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更好地为“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聚势助力,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赋能添彩。

——渝中区委书记 黄玉林

此次全会为全市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路径。永川将依托国家高新区,充分发挥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加快推动以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产业为引领的大数据智能化创新,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永川区委书记 滕宏伟

丰都将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围绕“西南地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定位,坚持“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科技支撑+金融支持”思路,突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示范带动”功能,持续走好“以大龙头推大科技带大产业促大振兴”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丰都县委书记 徐世国

全会的召开,让璧山更加坚定了走创新发展的路子。璧山要通过创新形成知识产权,以保护知识产权反作用于创新,进而推动质量提升,再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促进产品增值。在此基础上,璧山还要推动技术标准嵌入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进而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璧山区委书记 蓝庆华

全会明确提出了2025年和2035年的科技创新主要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支持政策,令人非常振奋。近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中冶赛迪聚焦钢铁工程技术主业开展了核心技术攻关,提出碳减排路线图。未来,公司的产业创新将聚焦智能化、碳减排、产城融合等方面,推动城市发展更绿色、更有机、更具竞争力。

——中冶赛迪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肖鹏

公交车试点360度全景监控,轨道交通建设智慧车站,公共交通扫码出行……目前我市正推动城市交通在研发、制造、维保等领域全产业链智慧化发展。集团将用科技创新为交通赋能,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更加舒适。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方宇

大力引才引育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重庆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力在集聚、激励、服务人才上下功夫,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年来,重庆大学围绕国家重大需求、重庆市支柱产业及学校学科发展,持续加大创新人才引育力度,特别是从2019年开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获得3年3亿元的专项政策支持,启动实施“弘深博士后青年教师支持计划”,新招收博士后540人,其中“弘深青年教师”208人。通过采取引育并重、创新人才评价改革等措施,“塔尖”、“塔基”人才队伍增速明显。

——重庆大学党委书记 舒立春

团市委将深入实施“创新攀登”青春建功行动,在营造氛围、搭建平台、举办赛事、选树典型上狠下功夫,推动青年科技创新政策更加优化,服务青年科技人才手段更加有效,青年创新创业赛事更加多元,青年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动员广大青年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青春力量。

——共青团重庆市委书记 张继军

全市高校将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四个面向”为引领,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己任,将教育体系再造与科技体系再造、产业体系再造、社会体系再造有机衔接,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高校“双一流”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布局大项目、取得大成果、作出大贡献。

——重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书记、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黄政

招才引智,人力社保部门一直在路上。全会吹响了人才“集结号”,全市人力社保部门将围绕“政策聚才”、“靶向引才”、“活动揽才”,跑出新一轮引才工作的“加速度”。我们将把此次出台的重大利好政策宣传出去,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更加注重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的市场化引才机制作用,办好重庆英才大会等活动,抓好“塔尖”、“塔基”人才政策落地,既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又强化青年人才引育,力争全年博士后招收规模实现更大突破,助力重庆跻身全国博士后人才集聚第一方阵,为我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的科创中心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黎勇

营造创新生态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创新活动和创新体系本身,更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创新生态

全会聚焦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明确提出了重庆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对全市的研发经费投入、科技创新机制体制改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具象的目标引导。今后,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措施更加精准,步伐更加稳健。全市发展改革系统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围绕各项目标任务,编制好我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董建国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关注全区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創新生态、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推进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强力推进科创新城建设,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成果转化地,真正做到“金篮子放金蛋子”,奋力推动铜梁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铜梁区委书记 唐小平

集成电路、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下一步,梁平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集中力量建设创新平台,不断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大力推动梁平高质量发展。

——梁平区委书记 杨晓云

如何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创新“政产学研用”融合模式,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生产线。下一步,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联合体实效,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李天安

联动技术攻关

——重点在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和航空航天8个产业方向,加快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两江协同创新区是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两江新区将加快优化创新平台布局。一方面,做好产业协同、人才协同、生活协同、生态协同四篇文章,瞄准新兴产业设立开放式、国际化高端研发机构,做好已引进的35所大院大所落地服务,加快打造全要素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努力建设成为全球创新要素集聚高地、大学大院大所协同创新高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另一方面,统筹推动礼嘉悦来智慧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科创平台建设,带动两江新区各园区、各板块创新发展,让科技创新协同发力、联动发展。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罗蔺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平台,是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5月1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这是科学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科学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下一步,科学城将科学布局、精准落子,咬住目标、持续用力,着力“铸魂”、“建城”、“搭台”、“筑巢”、“引凤”,加快建设“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努力打造重庆科技创新的引领性力量。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肖庆华

重科院作为市属综合性科研院所,将以制定和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大力建设易智网、重科智谷、重科智库、重科智能制造“四智”平台和环重科院创新生态圈,打造科技创新“加强版”,助力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还将加快实施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相关重大项目,推进与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的科学城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实施好全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科学城建设重大项目“易智网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中心”建设,推进9个子项目按期在科学城各园区落地,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贡献力量。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何平

猜你喜欢

科学城全会重庆
重庆客APP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全会表情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在这里看重庆
衡山科学城启动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