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朝阳街小学: 将科技教育贯穿在学生发展全过程
2021-06-06任参参
任参参
孝义市朝阳街小学始建于1951年,2012年10月迁入新校址。学校自开设科技社团以来,累计参与学生人数达1500人。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会同国内多所高校近百名专家,历时3年集中攻关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其中指出,科学精神、实践创新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学校领导更加重视科技教育,持续优化科技课程,大力投资硬件设备,挖掘科技教育资源。近年来,学校科技教育始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快乐成长,已经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统筹科技课程,选聘科技教师
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对现代科技接触较少的实际情况,学校尝试开设科技社团,让学生在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提升科学精神及实践能力。
开设科技社团需要专业的科技老师,我校采用“校内挖掘,校外引进”的思路解决科技教师短缺的问题。如我校段老师爱好摄影,能够熟练使用Photoshop进行修图,因此我校开设了“PS”社团;任老师酷爱钻研,学校安排他组织成立机器人社团等。2016年我校与校外机构合作开设了航模社团,由我校教师跟进课程内容、训练方法,一年后,航模社团的指导教师也由我校教师担任。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先后开设了科技小制作、自然历、标本、编程等社团,增加了机器人综合技能竞赛项目和无人机项目,科技社团总体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二、以赛促学,提升科技社团教学质量
科技教育离不开各类活动,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科技教育的热情。因此,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学校科技节、人工智能体验及各级竞赛。学校先后被授予中国科协“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学校”、山西省“科技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获得山西省航空运动协会“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在第20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电子板报”项目中,任翔同学的《我的快乐生活》荣获全国一等奖;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中鸣轨迹赛”全国总决赛中,李劲潮、苑书荣荣获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优异的成绩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信心,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提升科技社团的教学质量。
三、转变社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在社团课堂上,“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仍然是困扰学校的大问题。虽然课堂上教师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但受时间限制,真正留给学生的思考、探究时间并不多。同时,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愿、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问题意识、实践创新能力整体较弱。为此,学校对社团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由于科技社团不设定考试,学校采用“教师安排任务—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问题—教师辅助解决”的教学策略,具体方式是由教师分发任务,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样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探究精神。以机器人社团晓安同学为例,他原来是班里的学困生,刚加入机器人社团的时候,搭建小车时不考虑任务的需求,编写程序时逻辑混乱,不仅完不成任务,而且也不主动提出问题。但经过半年的社团学习,他能够主动向老师提出問题,并且能够独立调试程序完成任务,不仅如此,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有明显进步,这就是主动学习实现知识迁移的结果。学校领导和教师探索的社团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依托科技社团,实现学科融合
完成一项科技项目,需要数学、科学、语文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科学学科能够使学生明白科技项目的原理,数学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科技项目中的一些计算、编程等任务,语文学科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语义,记录活动过程中的现象,描述问题等。学生活动时,教师会根据需要引导学生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比如,在机器人学习的过程中,计算一厘米等于多少编码时,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先求出后轮的周长,再打开控制器观察轮子转一周的编码值,两者相除得出结果;在搭建机械齿轮传动时,需要用到科学课的齿轮传动知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两个齿轮传动的方向以及力的大小;在写机器人活动感受和描述机器人现象时,学生需要利用语文课上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去设置问题,而是在遇到问题时,根据问题去调用不同学科知识。这为学生提供了应用所学知识的真实场景,能够帮助学生对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的融合应用。
五、实施标准化管理,保障科技教育良性运转
学生科技社团如果想要长久具有生命力,就必须有一套成熟的社团管理、实施、评价制度。在每门课程的实施管理上,学校首先根据孝义市教科局提出的“六有”要求,做到有纲要、有计划、有课时设计、有专业教师、有固定场所、有课程评价。其次,学校致力于推动社团课程校本化,在校本课程管理上突出十项内容,包括纲要、学期计划、学期总结、日常评价、终结评价、课时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活动掠影、学生感想等。此外,在每个学期末,学校组织全体社团教师开展述职交流,重点交流工作亮点、工作设想、工作不足及改进方向。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着科技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转。
六、布置科技文化墙,营造浓厚科技文化氛围
要做好科技教育,仅仅开好课程、建好社团是不够的。为了使学生对科技创新产生兴趣,学校以“生本创建,系统创建,细节创建”为原则,逐年完善学校科技文化创建氛围。如学校在楼层中布置了“探索质疑是我的责任”主题展板;在西楼梯上相继布置了“关注现代世界是我的责任”“关注现代中国是我的责任”“关注现代山西是我的责任”主题相框20组180个,详细介绍国际、国内、省内的科技发展现状等。除此之外,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助推学校的科技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落实国家科技强国战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我们永不止步。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创设更多的科技教育项目,让学生在玩耍中探究科技知识,掌握科学原理,感悟坚持不懈、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将爱动手、善动脑、敢创造的习惯贯穿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作者单位:孝义市朝阳街小学)
责任编辑 田 薇
(投稿邮箱:63499568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