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番茄新品种钱江红珠的选育
2021-06-06邵伟强马骥驯周丽肖家睿
邵伟强 马骥驯 周丽 肖家睿
摘 要: 钱江红珠是以X1R为母本、KY-1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1代樱桃番茄新品种。该品种属无限生长型,中熟,生长势强。果实长圆,大红色,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6~18 g,硬度好,耐贮运,春季667 m2平均产量5000 kg左右,抗TMV(Tobacco mosaic virus),中抗CMV(Cucumber mosaic virus)、叶霉病、灰叶斑病及TYLCV。适合浙江省保护地栽培。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新品种; 钱江红珠; 杂交1代
Abstract: Qianjiang Hongzhu is a new cherry tomato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X1R as female parent and KY-10-1 as male parent. The plants grow vigorously, infinite growth type, medium maturity. The fruit is long round shaped with bright red color.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about 16-18 g with uniform size, good hardness and storability. The average yield is about 75 t·hm2 in spring. It is resistant to TMV and middle resistant to CMV, leaf mold, gray leaf spot and TYLCV. It is suitable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Cherry Tomoto; New variety; Qianjiang Hongzhu; F1 hybrid
1 育种目标
樱桃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 Alef)系番茄栽培亚种中的一个变种,为茄科番茄属草本植物,也是栽培番茄的祖先,是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果菜类蔬菜之一。原产于南美洲,果型小巧,可蔬可果,又被称为迷你番茄、微型番茄、小西红柿[1-2]。樱桃番茄果实大小整齐一致、色泽鲜艳、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7%~8%,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口感风味独特,是一种高档的果蔬兼用型蔬菜。近年来由于消费结构变化,樱桃番茄市场逐步扩大,有研究资料显示,2016—2020年我国居民果蔬的消费量和需求量持续加大,其中番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5.14%[3-5]。但是市场上优质的樱桃番茄多是国外品种,价格昂贵,几乎垄断国内市场,并且多数不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而在本世纪初TYLCV的严重暴发给许多地区的番茄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不抗TYLCV的樱桃番茄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存在很大问题[6-10]。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公司通过引进抗病材料,开展高产、优质、耐贮运、抗TYLCV的樱桃番茄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最终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钱江红珠。
2 选育经过
2.1 亲本来源及特征
母本X1R-01B-3-2-2-1-3(简称:X1R)系从以色列引进的樱桃番茄品种夏日阳光,2009—2012年经连续8代高度自交分离选育而成。X1R的形态特征表现为无限小黄果类型,中熟,生长势中等,叶片稀,连续结果性好,果实椭圆形,单果质量14~18 g,裂果少,果面光泽度好,风味口感浓,糖度高,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超过8%,抗逆性强,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坐果力强,持续结果力强,抗叶部病害。
父本KY-10-1-1-1-1-3(简称:KY-10-1)系从台湾大绿种苗公司引进的抗TYLCV品种圣樱,2009—2012年经连续8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KY-10-1主要特征特性为:无限小红果类型,中熟,生长势强,叶片深绿,节间短,开花结果多,大小均匀,花序长,多歧花序,坐果力强,青果无果肩,果实圆形,单果质量16~18 g,果面光泽度好,酸甜适中,田间表现抗TYLCV病毒病,同时抗叶霉病、TMV病毒病等。
2.2 选育过程
2012年秋季进行组合选配,测配组合23份,并对不同株系进行配合力测试。经2013年春秋2季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的X1R×KY-10-1组合表现优良。2014—2015年秋季在浙江萧山、湖州、兰溪进行区域试验,2015年秋季定名为钱江红珠,2016年在浙江省多地开始生产示范。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番茄(2020)330292。目前已在浙江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约300 hm2。
3 试验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13年春、秋季在浙江萧山开展钱江红珠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单秆整枝,行距80 cm,株距34 cm,其他常规操作管理同一般大棚番茄。试验结果表明:春季钱江红珠667 m2平均产量5 532.2 kg,比对照新太阳增产18.3%。同时对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钱江红珠始花结位比对照略高,为9.7节,第1穗花数比对照多,为15.2朵,单果质量16.7 g,果实长圆形,果形指数1.2(表1)。秋季TYLCV发生严重,钱江红珠由于抗TYLCV,秋季667 m2平均产量1 931.3 kg,比不抗TYLCV的对照新太阳增产79.5%。
2.2 區域试验
2014—2015年连续2 a春季在湖州、兰溪、萧山等地进行品种区域试验,以新太阳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5 m2,3次重复,行距80 cm,株距34 cm,单秆整枝。试验结果表明:4个试点总产量较对照高,达到极显著水平,2个试点总产量显著高于对照;3个试点商品果率极显著高于较对照,3个试点商品果率显著高于对照。667 m2钱江红珠2 a平均总产量为5 540.2 kg,比对照新太阳增产28.5%;2 a平均商品果率95.9%,比对照新太阳高13.22%(表2)。
2.3 生产示范
2016年在浙江湖州、兰溪、萧山、瑞安、舟山和绍兴等地进行钱江红珠生产示范。采用大棚早春栽培,种植密度和区域试验相同,面积330~667 m2不等。结果表明:钱江红珠在湖州、萧山、兰溪、瑞安、舟山、绍兴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5 035.8、5 684.2、5 146.6、5 784.3、4 959.1、5 004.4 kg,分别比对照新太阳增产8.0%、6.7%、6.1%、1.5%、9.1%、2.3%。5地667 m2平均产量5 269.1 kg,比对照新太阳增产5.5%,差异显著(表3)。
2.4 抗病性
2016年及2019年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开展抗病性鉴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钱江红珠抗TMV、中抗TYLCV、CMV、叶霉病及灰叶斑病(表4)。
2.5 品质
2016及2019年委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对钱江红珠进行品质测定,钱江红珠的番茄红素质量分数15.9 mg·kg-1,总糖质量分数5.4%,总酸(以柠檬酸计)质量分数4.3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526 g·kg-1,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8.4%。
4 品种特征特性
钱江红珠属于无限生长型,中熟,生长势强。花序平均间隔3~4叶,第1花序花数为14~17朵。该品种果实长圆,成熟果大红色,色泽鲜亮,果表光滑,大小均匀,坐果能力强,单果质量16~18 g,果实硬度好,不裂果,耐贮运。风味浓,口感酸甜,商品果率高,春季每667 m2平均产量5000 kg左右。抗TMV,中抗CMV、叶霉病、灰叶斑病及TYLCV。适合浙江省保护地栽培(详见彩插12)。
5 栽培技术要点
适时播种,浙中北地区越冬春季设施栽培10月中下旬播种,12月中下旬定植,苗龄60 d左右。秋季设施栽培可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月上中旬定植,苗龄30~40 d。浙南地区于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播种,11月定植,苗龄40~50 d。
栽培方式可依据当地栽培习惯,可单秆整枝,667 m2种植2400株左右。
该品种结果能力强,耐肥性好,前期生长快,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增施基肥,建议667 m2施有机肥1500 kg左右。除了基肥外,第1穗果膨大时进行1次追肥,采收期每7~10 d追肥1次,追肥要N、P、K肥结合,也可喷施叶面肥,膨果期多施钾肥既可供应钾又可改善番茄风味。在温度低时合理使用防落素保证坐果正常。
参考文献
[1] 余诞年,吴定华,陈竹君,等. 番茄遗传学[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祖兆忠,张波,黄武强. 樱桃番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6): 136-140.
[3] 马恋,陆智明,宋乃庆. 中国居民果蔬消费与营养发展的趋势预测及战略思考[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2(4): 68-75.
[4] 张春奇,查素娥,李红波.番茄育种研究概况及展望[J].农业科技通讯,2011(3): 29-32.
[5] 杜永臣,严准,王孝宣,等.番茄育种研究主要进展:文献综述[J].园艺学报,1999,26(3): 161-169.
[6] 李常保,柴敏,李季,等. 北京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分子检测[J]. 中国蔬菜,2010(1): 28-30.
[7] 杨玛丽,赵统敏,余文贵,等. 樱桃番茄新品种金陵甜玉高效设施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 41-142.
[8] 陈远松,朱晓伟,龚翔宇,等.分子标记在我国番茄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農业学报,2017,29(8): 1415-1420.
[9] 孙作文,杨进绪,张美珍,等.山东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其防治[J].中国蔬菜,2009(21): 5-6.
[10] 胡锐,沙广乐,邢彩云,等.郑州市保护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J].河南农业科学,2010,39(7): 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