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新品种明椒15号的选育
2021-06-06邱胤晖曾绍贵李永清吴立东罗英朱邦彤
邱胤晖 曾绍贵 李永清 吴立东 罗英 朱邦彤
摘 要: 明椒15号是以m79-4-1-2-3为母本、f69-2-3-5-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薄皮辣椒杂交1代品种。该品种早熟,门椒节位6~8节,从定植至红椒始收55 d左右,全生育期160 d左右,果长18~20 cm,横径3.0~3.5 cm,果肉厚度0.2 cm,单果质量50~60 g,667 m2产量2200~2500 k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微皱、辣度值(SHU,Scoville heat units,斯科维尔指数)为6652,维生素C质量分数157 mg·100 g-1,粗纤维质量分数0.04%,香味浓郁,品质佳,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宜福建省内作春秋保护地栽培。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明椒15号; 杂交1代
Abstract: Mingjiao No. 15 is an early maturing thin-skinned pepper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 m79-4-1-2-3 as female parent and f69-2-3-5-4 as male parent. This variety is precocious, the first flower sets on the 6-8th node, it takes 55 days from transplanting to red pepper beginning harvest,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is about 160 days. The fruit is 18-20 cm in length, 3.0-3.5 cm in width, 0.2 cm in flesh thickness. The single fruit weight is 50-60 g, the yield is about 33-37.5 t·hm-2, the immature fruit is green in color and matured fruit is red in color, the skin is slightly wrinkled, the hotness is 6652 SHU, the vitamin C content is 157 mg·100 g-1, the crude fiber content is 0.04%, the flavor is rich, the quality is good, the resistance to disease is strong. It is suitable for spring and autumn cultiv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Pepper; New variety; Mingjiao No. 15; F1 hybrid
1 育种目标
辣椒(Capsicum spp.)是原产于拉丁美洲热带至温带地区的茄科植物,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且广受喜爱的蔬菜作物,于16世纪末传入中国[1],辣椒是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2]。辣椒素是辣椒果实中特有的生物碱的物质,具有抗炎、镇痛、促进食欲、减肥等作用[3]。同时,由于饮食习惯及口味爱好,辣椒在我国使用量较大,使用范围较广[4]。“十三五”以来辣椒的栽培面积稳中有升,据农业农村部大宗蔬菜产业体系统计,目前年播种面积超过200万hm2,占全国蔬菜中播种面积的8%~10%[5]。目前,我國辣椒育种得到了长足发展,育成品种类型丰富、数量大幅度增长,目前辣椒品种已完成了3~4代更新,90%以上是杂交1代(F1代),国内品种超过80%,其抗病性、产量及专用性水平不断提高[6]。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辣椒遗传改良仍存在以下差距:设施栽培专用良种少,目前推广的大多数设施栽培品种仍是国外育成的;品种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产品供给的需要。福建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福建山区独特气候条件生产的辣椒,表皮油分充足、光亮,辣度较高、香味浓郁,以福建辣椒王、宁化牛角椒、永安黄椒等为高香气代表的品种享誉国内。福建省设施专用型辣椒存在着品种缺乏,维生素C含量较低、品质较差等缺陷。在国内外,辣椒用途普遍以鲜食为主[7],辣椒可周年生产,但耐低温弱光品种缺乏,限制了辣椒产业的发展[8-9]。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培育和推广应用适应性较好、高产优质高抗的辣椒新品种为育种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亲本来源及特性
母本自交系m79-4-1-2-3是2011年春从海南引进农家品种,2011—2013年春,经过连续5代自交纯化,单株选育而成的自交系。2013年秋季该自交系表现性状稳定,早熟,生长势强,株高50~60 cm,开展度53~58 cm,茎粗1.3~1.5 cm,叶形椭圆形,分枝性强,门椒节位6~8节,果长12~14 cm,横径3.0~3.5 cm,果肉厚度0.2 cm,果柄长2.0~2.5 cm,单果质量40~50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辣味较强,香味浓郁,中抗病毒病、抗逆性较强。
父本自交系f69-2-3-5-4是2011年秋从贵州引进的品种,2012—2014年春,经过连续5代自交选择纯化,单株选育而成的自交系。2014年秋季各性状稳定,表现早中熟,生长势较强,株高60~65 cm,开展度60~65 cm,茎粗度1.3~1.5 cm,叶形椭圆形,分枝性中等,门椒节位7~9节,果长24~26 cm,横径3.0~3.5 cm,果肉厚度0.22 cm,果柄长度2.0~2.5 cm,单果质量70~80 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辣味适中,抗病毒病,抗逆性强。
2.2 选育经过
2014年10月对多代纯化后的6个薄皮椒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配组,共配制出10个薄皮椒杂交组合,其中以从海南引进的品种(编号m79-4-1-2-3)选育的自交系为母本,与从贵州引进品种选育的自交系f69-2-3-5-4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综合性状表现良好,2015年春、秋季在三明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大棚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6年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区域试验,同年定名为明椒15号。2017—2018年福建省种业创新工程项目组织进行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出香味浓郁、品质佳、结果能力强、产量高、抗性较强的特点,果长18~20 cm,横径3.0~3.5 cm,单果质量50~60 g,667 m2产量2200~2500 kg,综合性状优良。2020年1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辣椒(2019)350865。
3 选育结果
3.1 丰产性
3.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年春、秋在三明市农业科学院蔬菜大棚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薄皮椒1号为对照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2.0 m2(1.5 m×8.0 m),深沟高畦,双行种植,每穴1株,每小区种植40株。2015年春季1月中旬播种,2月下旬移栽定植,6月10日至7月28日采收。2015年秋季8月中旬播种,10月上旬移栽定植,12月15日至翌年2月10日采收。分8批次采收膨大的青熟果,明椒15号平均667 m2产量2 297.5 kg,比对照薄皮椒1号增产9.0%(表1)。
3.1.2 区域试验 2016年春、秋两季由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在沙县西霞村基地、永安市新寨果蔬专业合作社、南平市政和县杨源村基地进行区域試验,大棚栽培,以薄皮椒1号为对照。各试验点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60 m2。试验结果(表2)表明,明椒15号各试验点春、秋两季均表现高产、稳产,春、秋两季平均667 m2产量为2 305.0 kg,比对照薄皮椒1号增产9.6%。
3.1.3 生产试验 2017—2018年由福建省种业创新工程项目组织在福建省福州市、三明市、泉州市、闽侯县进行多点生产试验,越冬大棚栽培。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500~1000 m2,以薄皮椒1号为对照。试验结果(表3)表明,明椒15号各试验点均表现高产、稳产,平均667 m2产量为2 319.3 kg,比对照薄皮椒1号增产9.8%。
3.2 熟性及商品性
201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对明椒15号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发现明椒15号门椒节位6~8节,比对照早熟,属于早熟品种。从定植至青熟果椒始收55~60 d,比对照早5~8 d(表1),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微皱,果形美观,耐贮藏,果实大小适合辣椒装框运输。
3.3 抗病性
201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的同时,对明椒15号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调查方法:以病害表型特征为主要依据并记载每个品种每个小区内所有植株(120株)的病害名称及发病日期,结果(表4)表明,在田间明椒15号对病毒病、青枯病和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薄皮椒1号,明椒15号抗病毒病、抗青枯病和抗炭疽病。
3.4 品质
2020年经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质量标准研究所品质测定(表5),明椒15号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57 mg·100 g-1,显著高于对照薄皮椒1号,辣椒素质量分数为0.252 g·kg-1,二氢辣椒素质量分数为0.137 g·kg-1,辣度值(SHU指数)为6652,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4%,粗纤维质量分数0.04%。
4 品种特征特性
明椒15号为早熟品种,门椒节位6~8节,从定植至红椒始收55 d左右,全生育期160 d左右,果长18~20 cm,横径3.0~3.5 cm,果肉厚度0.2 cm,单果质量50~60 g,667 m2产量2200~2500 kg。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皮微皱、辣度值(SHU指数)为6652,维生素C质量分数157 mg·100 g-1,粗纤维质量分数0.04%,香味浓郁,品质佳,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宜福建省内作春秋保护地栽培(详见彩插12)。
5 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条件及栽培方式,应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及定植期。应选择前茬未种过茄科类蔬菜的土壤种植,应实行3 a以上轮作,连作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福建省早春塑料大棚栽培一般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播种育苗,1月下旬至2月上旬移栽。福建省秋延后塑料大棚栽培一般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底移栽。定植前要整地施肥,采用小高畦双行种植(株距35~40 cm,667 m2定植1700~2000株),畦宽带沟0.8 m,畦面宽0.6 m,畦高0.3~0.4 m,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2000~3000 kg、高塔复合肥(mN∶mP∶mK=15∶15∶15)50~60 kg作为基肥。定植缓苗后要及时追肥,促进根系生长。及时疏除门椒以下侧枝。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在各个生育阶段根据发病情况进行有效的药物防治。
参考文献
[1] 胡乂尹. 明清民国时期辣椒在中国的引种传播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4.
[2] 高怀春. 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变化的研究[D]. 山东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2004.
[3] 余永昊,谢定源,方妍,等. 固相萃取提取分离辣椒油中辣椒素的正交实验优化及检验[J]. 中国调味品,2020,45(12): 6-12.
[4] 吴娟,汤见平,薛元强,等.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快速检测植物油中的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J]. 中国油脂,2020,45(12): 118-121.
[5] 王立浩,张宝玺,张正海,等. 辣椒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园艺学报,2020,47(9): 1727-1740.
[6] 邹学校,马艳青,戴雄泽,等.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与产业发展[J]. 园艺学报,2020,47(9): 1715-1726.
[7] 王小平,何梅,江铮,等. 辣椒新品种‘农椒3号的选育[J]. 中国瓜菜,2020,33(8): 73-76.
[8] 李腾飞,赵刚,张自坤,等.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英潮红4号的选育[J]. 中国瓜菜,2020,33(2): 66-68.
[9] 徐小晴. 辣椒耐低温弱光评价指标筛选与种质资源鉴定[D]. 河北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