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染色工艺下的混纺宝拉绒纱线及织物性能差异
2021-06-06张佩华
江 妮 俞 灏 张佩华 陆 建
1. 东华大学 纺织学院(中国) 2. 上海日舒科技纺织有限公司(中国)
腈纶又被称为“人造羊毛”,具有柔软、保暖等较好的服用性能,作为羊毛纤维的平价替代品,是冬季保暖服装的首选材料[1]。近年来,为了满足各细分市场的需求,差别化腈纶层出不穷。
宝拉绒(polarno)纤维是日本东洋纺公司研发的新型改性腈纶,是一种通过同时聚合膨体与固体两种组分的腈纶而产生的复合腈纶。宝拉绒纤维具有天然的三维卷曲,纤维外观类似弹簧结构。由于双组分结构的空间卷曲特性,其蓬松度优于普通腈纶和羊毛纤维,手感也较柔软。
横机针织产品通常选用毛纺生产工艺制备腈纶纱线,一般采用绞纱染色和色纺染色两种染色工艺[2]。通过对混纺宝拉绒纱线进行染色处理后发现,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艺,可得到两种不同手感的织物。为了更好地发挥宝拉绒纤维的优势,生产出成品形态稳定性佳、面料柔软同时兼具保暖性的织物,本文以宝拉绒/羊毛(40/60)混纺纱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绞纱染色工艺和色纺染色工艺下纱线及织物的性能,为进一步开发宝拉绒纤维针织产品提供依据。
1 试验
1.1 试样
选取宝拉绒/羊毛(40/60)混纺纱线,线密度为41.67 tex双股,分别通过绞纱染色工艺和色纺染色工艺获得色纱。绞纱染色工艺和色纺染色工艺的配方及染色工艺曲线相同,染色工艺配方如表1所示,染色工艺曲线如图1所示。
表1 染色工艺配方
分别采用上述染色纱线,在飞虎牌FTHK7G×36型、8机号手摇横机上编织1+1满针罗纹织物,下机后静置48 h测试织物密度、面密度和厚度,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图1 绞纱染色工艺曲线
表2 织物基本规格参数
1.2 测试方法与指标
1.2.1 纱线
——细度。参照GB/T 4743—2009《纺织品 卷装纱 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采用YG086型缕纱测长机测试纱线的实际线密度,按(0.5±0.1)cN/tex确定预加张力,两种纱线各测试3次,每次取100 m,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回潮率。参照GB/T 6503—2008《化学纤维 回潮率试验方法》,采用Y802N型八篮恒温烘箱,测试纱线的回潮率。两种纱线各取3个试样,试验前用真空烘箱对纱线进行预调湿,烘燥温度为(45±2)℃,烘燥时间为0.5 h,再将纱线放置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调湿平衡24 h。试验温度为(110±2)℃,烘燥2 h后,每隔10 min称重一次,直至恒重,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力学性能。参照GB/T 3916—2013《纺织品 卷装纱 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采用YG061F型电子单纱强力仪测试纱线的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初始模量。拉伸隔距为500 mm,拉伸速度为500 mm/min,按(0.5±0.1)cN/tex确定预加张力,每种试样各测试100次,取平均值。
——毛羽。参照FZ/T 01086—2020《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采用YG172A型纱线毛羽测定仪测试纱线表面毛羽数量,毛羽长度设定为3 mm,纱线片段长10 m,测试速度为30 m/min。绞染纱线和色纺纱线各取2个卷装,每个卷装各测试10次,取平均值。
——动摩擦因数。参照JISL 1095—1979《纱线摩擦因数的测定》,采用LFY-110型纱线动态摩擦因数测定仪测试纱线的动态摩擦系数,绞染纱线和色纺纱线各取2个卷装,每个卷装各测5次,取平均值。
1.2.2 织物
——耐皂洗色牢度。参照GB/T 3921—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皂洗色牢度》,采用SW-8A型耐洗色牢度试验机测试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采用单纤维贴衬方法,第一块为棉单纤维贴衬,第二块为羊毛单纤维贴衬。每种织物各制备3块,试验温度为40 ℃,时间为30 min,每个搅拌容器中放入8颗钢珠。试验结束后自然晾干,采用视觉评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测色配色仪测定织物的K/S值,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耐摩擦色牢度。参照GB/T 3920—2008《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采用Y571N型染色摩擦牢度机测试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采用单纤维贴衬方法,第一块为棉单纤维贴衬,第二块为羊毛单纤维贴衬。每种织物各制备3块,将棉摩擦布固定在摩擦头上,每次试验摩擦10个循环,摩擦头向下压力为(9±2)N。试验结束后采用视觉评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测色配色仪测定织物的K/S值,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耐汗渍色牢度。参照GB/T 3922—2013《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采用Y902-II型汗渍色牢度烘箱耐汗渍色牢度烘箱测试织物的耐汗渍色牢度性能。采用单纤维贴衬方法,第一块为棉单纤维贴衬,第二块为羊毛单纤维贴衬。每种织物各制备6块,平分放入酸液和碱液中浸泡30 min后放入恒温箱内,温度为(37±2)℃,保持4 h。试验结束后自然晾干,采用视觉评定法和Datacolor 850型测色配色仪测定织物的K/S值,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热学性能。参照GB/T 11048—2008《纺织品 生理舒适性稳态条件下热阻和湿阻的测定》,采用YG606G型热阻湿阻测试仪测试织物的热阻。织物试样尺寸为35 cm×35 cm,每个试样测试3次,取平均值。
——硬挺度:参照GB/T 18318—2001《纺织品 织物弯曲长度的测定》,采用LLY-01型电子织物硬挺仪测试织物的硬挺度。试样尺寸为(25±1)mm×(250±1)mm,每种织物横向和纵向上各裁剪6块试样,试验结果取平均值。
——悬垂性。参照GB/T 23329—2009《纺织品 织物悬垂性的测定》,采用DRP-200型织物悬垂仪测试织物的静态悬垂性。夹持盘直径为12 cm,两种织物各随机裁剪3块圆形试样,试样直径为24 cm,结果取平均值。
——透气性。参照GB/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采用YG461E型全自动透气性测定仪测试织物的透气性能。试样尺寸为20 cm2,试验压差为100 Pa,对于同一试样,取不同部位,共测试20次,结果取平均值。
——抗静电性能:参照GB/T 12703—2010《纺织品 静电性能的评定》,采用H0110/V2型抗静电衰减测试仪测试织物抗静电性能。衰减电压是指对织物加压30 s后高压断开瞬间织物的静电电压,半衰期是指静电压衰减至原始值一半时所需的时间。试验前在温度为20 ℃,湿度为70%的大气环境下调湿24 h。两种织物各制备3块尺寸为4.5 cm×4.5 cm的试样,每块试样各测试2次,结果取平均值。
——起毛起球。参照GB/T 4802.3—2008《纺织品 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起球箱法》,采用YG511-6型箱式起球仪测试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每种织物横纵方向各缝合4支试验试样管,设置试验翻动参数设置为7 200转,根据织物表面起球状况,对照评价表进行视觉评定,结果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纱线性能
绞染纱线和色纺纱线的实际线密度、吸湿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等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纱线各项性能指标
——实际线密度。由表3可知,绞染纱线和色纺纱线的实际线密度相差0.05 tex,可认为两种纱线实际线密度基本一致,且与名义线密度41.67 tex接近。
——吸湿性能。绞染纱线的回潮率相比色纺纱线提高9.57%。这是因为色纺纱线是对纤维进行染色,再将纤维混纺成纱线的,染色后的纤维与纤维之间紧密结合,水汽难以在纤维表面停留或吸附,只有少量裸露在外的纤维极性基团能够吸附水汽,而绞染纱线是对纺好的纱线进行染色,除了裸露的纤维极性基团能够吸附水汽,纱线表面附着的阳离子染料也能够吸附一部分水汽。
——力学性能。绞染纱线的断裂强力比色纺纱线高20.24%,这是因为绞染纱线毛羽少,纤维之间抱合力强。绞染纱线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也大于色纺纱线,初始模量小于色纺纱线。绞染纱线柔软而强韧,手感较好[3],使用过程中不易断裂,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表面性能。纱线表面长度大于等于3 mm的毛羽通常被称为有害毛羽[4],色纺纱线表面有害毛羽数量较多,相对运动时,摩擦阻力较大,在织造时不宜采用过大的纱线张力,以免产生断头。
2.2 织物性能
绞染织物和色纺织物的色牢度、热学性能、硬挺度、悬垂性、抗静电性能和抗起毛起球性能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织物各项性能指标
——色牢度。视觉评价上,腈纶织物染色后的色牢度较好。两种织物经耐皂洗、耐摩擦、耐汗渍色牢度测试后,变色等级均为4级及以上,颜色基本不发生变化,沾色等级也是4级及以上。其中绞染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优于色纺织物,色纺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优于绞染织物。由于视觉评定存在主观性,故再通过测试K/S值补充试验结果[5-6]。绞染织物经色牢度试验后,K/S值变化率较小,说明绞染织物的掉色程度小于色纺织物。
——热学性能。影响织物导热性能的结构参数主要有织物组织结构、织物厚度、织物含湿量及织物内孔隙率等[7]。由于色纺织物的面密度与横密略大于绞染织物,织物内部孔隙小,使得色纺织物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另外,色纺纱线的毛羽较多,阻挡了空气在人体与服装形成的微气候之间的流动[8],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的空气流量较小,导致色纺织物的透气率比绞染织物小18.85%,保暖作用更好,色纺织物的保暖性能相比绞染织物提高32.66%。
——硬挺度。绞染纱线初始模量比色纺纱线低6.88%,制得的绞染织物抗弯刚度比色纺织物小,说明绞染织物挺括性较差,成衣手感更加柔软,而色纺织物较为硬挺。
——悬垂性。绞染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比色纺织物小1.76%,因此绞染织物的外观曲面更好,成衣贴身性能优于色纺织物。
——抗静电性能。色纺织物的半衰期短,说明电荷散逸得快,抗静电性能好[9]。根据半衰期评定表,小于等于5 s表明两种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均较好。
——抗起毛球性能。经视觉评定,摩擦试验后两种织物表面以起毛为主,形成的毛球极小,因为宝拉绒和羊毛均为短纤维,起毛后易脱落难以形成毛球。且两种织物的纵向比横向更容易起毛,因为沿着纱线轴向摩擦,纤维在这个方向上更容易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茸,纠缠成团。绞染纱线表面长毛羽较少,纱线摩擦因数小[10],不利于织物表面起毛茸及球粒的生长和保持。总体上绞染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较好。
3 结论
本文以宝拉绒/羊毛混纺纱线和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绞纱染色和色纺染色制备的宝拉绒/羊毛(40/60)混纺纱线进行纱线及横机织物性能对比。试验结果如下所述。
——绞染纱线回潮率比色纺纱线高9.57%,吸湿性能好;表面毛羽数量少于色纺纱线,动态摩擦因数小,织造时不易产生断头;断裂强度大,断裂伸长率高,初始模量低,纱线柔软而强韧。
——绞染织物和色纺织物的变色等级均大于4级,但绞染织物的褪色程度小于色纺织物,其色牢度较好;绞染织物透气率比色纺织物高18.85%,热阻比色纺织物小32.66%,导热系数大,保暖性能不如色纺织物;绞染织物抗弯刚度比色纺织物小9.98%,静态悬垂系数比色纺织物小1.76%;两种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均为3级及以上;半衰期均小于5 s,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综合纱线和织物的性能分析,可认为绞染纱线的服用性能较好,适用于制备冬季柔软的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