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的Gensler
——对话Gensler副总裁、北京办公室管理总监洪杰廉
2021-06-05符媛
文 / 符媛
上海中心
Gensler作为世界顶级建筑事务所,在全球享有首屈一指的市场声誉和品牌影响力。其创始人亚瑟·甘斯勒(Arthur Gensler)提倡简洁化、扁平化和非集权制的组织机构,建立“家人凝聚在一起”的价值观,鼓励家庭观念 (Family Culture)的企业文化,重视“群星”精神,即强调团队协作而非个人出彩的企业精神,使Gensler在专注设计的同时,以广泛的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多维度的客户体验。
近日,本刊到访Gensler北京办公室,副总裁、北京办公室管理总监洪杰廉先生与我们分享了Gensler的一些最新情况,特别是国际化公司在面对全球危机和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时的应对策略。
洪杰廉先生以跨文化的宏观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夯实的设计管理经验,伴随着Gensler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一同茁壮成长。十几年前,洪先生从Gensler内部刊物了解到中国当时飞速发展的情况,便怀揣着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做贡献的理想和热情,回到中国,成为Gensler中国团队的成员之一,后又主动请缨协助组建北京办公室,与Gensler共同见证了国内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从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境外设计公司的一枝独秀,到与更多专业设计公司同场竞技的遍地开花,Gensler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努力探索着在国内的成功生存法则。
洪先生做事力求务实,他要求公司经手参与的作品必须有严格的质量把控,希望Gensler是因极致的设计和专业的服务而被市场和客户认可并青睐。Gensler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品牌认知度,但洪先生更倾向于Gensler被评价为专业设计公司而非大牌设计公司。洪先生说:“我们从来不轻视任何一个项目和客户,会根据客户的不同定位和项目愿景制定与其合作的策略。”Gensler对每位客户都报以尊重的合作态度,比如洪先生口中“未来的巨人”——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企业,Gensler会一路陪伴客户从初创阶段到发展成全球化公司,并在客户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当新冠疫情爆发时,Gensler第一时间调整内部的管理方式,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员工从居家办公到回归办公室,都有非常明确的步骤安排。疫情初始,公司高层频繁沟通,共同商议在国内架构支持网速的基础设施,IT团队鼎力支持,提高大中华区员工居家办公的网速,保证员工可以不受网速干扰而影响工作效率。Gensler的各个设计业务线团队,如办公、商场、学校、酒店、机场、医养等,都着手设计创新性的解决方案,陆续推出关于疫情方面的应对措施,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让客户感受到不间断的服务和关怀,最终为后疫情时代的生活、工作以及强势复苏做好充分准备。
《中装》:近几年 Gensler 应对新时代的变化,做出了怎样宏观上的战略调整,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市场变化?
洪杰廉Gensler副总裁、北京办公室管理总监
洪杰廉: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全球化策略一直秉持着出彩的设计原创能力,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创新和专业。值得一提的是Gensler近几年在技术集成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BIM的普及和各个设计领域专业度的提升。BIM,即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Modeling意味着模拟,是集图纸、材料、时间等包含巨大数据于一身的技术工具平台,功能非常强大。Gensler承接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时,就是在BIM环境下进行设计工作,集成各个参与的国际化团队在共同数据环境中共享信息,进行有实质效果的沟通交流。目前,国内设计公司在BIM技术的应用上日渐成熟,我们希望能够把BIM做成常态性的设计交付,因此Gensler内部有很多培训用以提升交付水平。在国外,项目中使用BIM的比例大概是60%至70%,而国内大概接近30%左右。因此除了Gensler自己在努力实现BIM交付,我们也倡导合作单位和其他有能力的企业更多地在项目中全过程使用BIM的技术。
Gensler 非常关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性理念。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也作出了积极回应。去年秋天Gensler宣布了城市气候变化挑战计划。我们承诺在10年内,在我们所有项目中实现“零碳排放”。作为全球最大的设计公司,我们有义务、也很荣幸能有机会改善建筑环境对气候的影响,并且希望推动整个行业一起做出改变。我们在此也向所有同行和客户发出挑战倡议,呼吁大家共同为实现碳中和而努力。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尤其是公共健康,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设计,帮助应对这些威胁,丰富人类的体验,改善民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中装》:您本身具有跨文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在您看来Gensler 是如何将多元文化融入和应用在中国的设计项目之中的?
英伟达美国总部
纽约福特基金总部
江森自控亚太总部(上海)
洪杰廉:我们希望将西方的前沿思维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带入国内,服务于本地客户的需求。Gensler在全球拥有50家办公室,我们都遵循着“全球一体化设计平台”的原则,采用高度协作的工作模式。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办公室之间的多元文化设计创意的融入和紧密合作理念,让我们可以向客户提供深度的专业服务,迅速响应客户的各种需求。经过公司56年的发展,我们在全球有着众多落地项目经验,建立了无与伦比的行业知识储备和数据库,因此借鉴丰富的项目经验和行业信息,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付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项目。
《中装》:Gensler北京办公室在选择人才上是否有一些硬性标准,比如需要有留学背景等?
洪杰廉:Gensler在人才的选择上没有硬性的背景要求,国内的毕业生也有许多非常优秀的人才。公司对平等对待方面尤为重视,我们在性别、年龄、种族等方面都坚持着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的原则。国外留学背景不是必须的,但扎实的专业技能是必须的。我们毕竟是一家美资公司,有许多与国际团队协作完成的工作,因此内部的会议和沟通大部分还是以英文为主。我们对语言能力不设限,但员工自身需要判断语言问题是否会成为工作的障碍和局限因素,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配合。在频繁的团队交流中,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更具备竞争力。
而在面试时,认可我们的企业文化也是必要考虑的条件之一。公司领导会帮助员工去完成入职后的培训和职业的发展规划,Gensler也有自己的评估系统和工具进行员工的评价和绩效考核,最终从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双重角度给与人才最优的规划和安排建议。
《中装》:现在出现了很多办公空间的新形式。共享办公、科技办公场所不断涌现,根据贵团队的实践观察和研究,如今的办公空间呈现出怎么样的未来走向和趋势?
梅赛德斯奔驰美国总部
洪杰廉:受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人们的办公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人们养成了新的行为习惯,引入了新的技术,并适应了新的工作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空间对于工作方式,尤其是协作方式,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从过去一年的经验来看,全球各大机构正在重新构想未来的办公空间,并将重点放在团队幸福感和连接性上。总体来说,这种对未来办公空间的重新构想是一种全球性趋势,而未来实体办公空间仍将在打造更互联、多体验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办公空间未来走向和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灵活性和适应性是混合型劳动力模式的关键要素。混合办公模式指员工采取办公室办公和远程办公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这种新的办公模式不仅有助于解决办公空间在疫情前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探索新的地产策略。楼宇智能化的水平将持续提升,促进办公室办公人员与居家办公人员的互联互通,并能够预测不断变化的租户需求。新的办公空间必须能够更加敏捷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并配备灵活的空间和设施,满足新兴办公模式的需求。多年来,灵活性和适应性一直是办公空间规划的驱动力。这一点在疫情后变得更加重要。
吸引人到访的独特体验。疫情后,办公室不再只是单一的办公空间,而在逐步转化为人与人的交流互动,实现居家办公所没有的体验感受。利用高新技术(数字化体验设计)能够创造身临其境的多功能环境,吸引鼓励员工到办公室办公交流,提升办公体验,激发办公室生气勃勃的活力文化。
配套空间作为目的地。疫情期间我们都居家办公,一些办公室里才会有的活动娱乐都已经停止。事实上,我们恢复正常办公后,大家提到追忆最多的就是过往在办公室茶水间、健身房、休息室等配套空间的经历和活动。因此配套空间的设置在办公空间中会变得越发重要。这些空间会连接员工,呼应企业文化,因其有着特殊的功能属性,能够成为员工与团队社交连接的目的地。
专注健康福祉。疫情之后,员工将更加关注办公空间的环境质量。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以及物业管理人员,都需要对环境检测加以充分的重视。优化检测设备,改善空气流通系统,加大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维护力度都会产生积极效应。
微软爱尔兰都柏林总部
《中装》:旧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和历史的延续。怎样在保留建筑历史遗迹、维护建筑原始价值的前提下加入现代元素,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热议的话题之一,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Gensler 在旧建筑和旧空间改造上有哪些案例可以分享?
洪杰廉:旧空间的重新定位需要变革性的策略,这就需要团队最大化的弹性和变通能力,并在未来的改造项目上做一平衡的选择。
从投资方的视角来看,他们将会聚焦在机遇、价值和尺度上。即对投资的评估、打造全方位产品匹配上一步的改造战略计划,以及投资方需要评估改造项目的范围和深度。从市场经验上讲,改造项目需要考虑三个点:标配、差异和科技。标配代表着后续租户对空间的使用需求,从一定程度会吸引更多租户。差异即定制化的服务和空间,要打造成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支持的空间。而科技,即数字化体验设计的植入会大大提升租户的体验感。
说到可持续发展,那就在以上要点的基础上,再用更大的视角,从城市、节能和人文的角度考虑改造项目。要考虑改造是否可以影响到城市本身和周边社区;能否做到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最具影响力的环保行为,比如利用新型材料和手法,降低碳排放,做到节能减排。同时,改造项目关乎城市的振兴,许多城市的特征都归于上一代建筑的风貌,特别是一些地标性建筑;所以改造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建筑本身,而应该是帮助整个区域恢复活力。
北京忠旺大厦公共空间
纽约福特基金总部
Gensler北京办公室(组图)
介绍一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我们的设计团队近期正在北京门头沟地区进行一个“历史遗迹工厂”的改造项目。客户的期许是改造后的项目要很好地暗示历史与现在、未来之间传承的关系,并且保留和延续原有的文化情怀。因为是文化产业项目,首先就要有对工艺和艺术的传承,从而体现人文情怀,但又要辩证地做设计,通过材料的寓意和极简的风格体现项目的纯粹和文化内涵的本真。正所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所以我们的设计保留了原文物建筑和元素,延续历史感,又在空间中加入线条和角度变换,从而实现了现代动感之境。团队试图在空间中建立社区感,增加户外的社交空间,增强了光线,又扩大了视野。而整个项目的选材和色调都遵循着原始建筑整体外观的效果感受。实现了整个项目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联系。
《中装》:设计是一个服务行业,在设计过程中会充分考虑业主的想法。但在设计公共空间、商业空间等难免要具有引导性,以期提升公众美学素质。在您看来怎样处理业主要求和设计方美学诉求的平衡点,同时具有引领性?
洪杰廉:设计需要双向沟通,设计方与客户在整个项目阶段要进行持续的沟通与合作。Gensler相信,设计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对人和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崇尚具有感召力和执行力的设计。这类设计通过美好的叙事捕获人心,通过完美的创意实现精彩生活。这种感召力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而是来源于每个客户独特的愿景与追求,来源于员工的非凡才智,来源于Gensler在全球各地的项目经验。
我们是专业的设计团队,但是不能期待客户方也具备美学和建筑的专业知识。我们的任务就是将专业的语言转换成客户能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让双方能有效地进行沟通,并引领客户作出最终和最佳的判断。客户的要求是我们工作质量的基石。我们崇尚参与式设计,和客户、承包商及同行都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相互协作,完美处理每个项目的独特问题。这种持久的关系是建立在诚实正直与彼此尊敬的基础之上的。
《中装》:您个人的日常爱好有哪些?对您的工作、生活等有哪些影响?
洪杰廉:我和我的家人都喜欢旅行,旅行能使人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让自己更知性豁达。在运动方面,我个人喜欢高尔夫,它不仅可以锻炼身心,陶冶性情,也是一个讲究礼仪的运动。同时它也能够锻炼判断思考能力,因为应球场状况的变化,球手要多思考,掌握不同的环境特点,找出最合适的击球策略,就像面对职场和项目中的挑战一般。工作之余,我很享受和家人团聚的时光。我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我从她们那里体会到重新面对生命的成长,也对她们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陪伴她们成长的人生让我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