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收缩研究的内容分析: 从特征、空间到机制

2021-06-05章昌平宋小金钱杨杨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人口现象研究

章昌平,宋小金,钱杨杨,王 洁

(1.桂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0 引 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带来的城镇化大发展以及经济、人口普遍性增长,使得人们沉浸在“无限扩张”的假象之中,对城市的发展建立在“长期增长或无限增长”的假设基础之上, 而对于扩张的另一面——收缩却选择视而不见, 始终追求城市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成为了“标准发展路径”。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国家却出现了以人口流失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收缩现象。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有370多个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出现人口缩减[1]。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收缩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被看作是城市人口流失、经济衰退的标志。城市收缩(Die Schrumpfende Stadt)在1988年被提出后[2], 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城市收缩的案例研究不断涌现, 对城市收缩的概念界定和类型划分进行了持续的关注。 2002年“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ie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 SCIRN)成立,城市收缩研究在国际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镇规模和城镇化率出现了长期快速增长的过程,但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出现,我国城镇化进入了2.0阶段,城镇化进程放缓,甚至有些城市出现人口缩减的现象。已有研究发现, 中国在过去十年里有26.1%的地级城市和37.16%的县市(区)出现了人口收缩现象[3], 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城市和局部地区, 这说明中国的部分区域正经历着城市收缩。 城市收缩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不容小觑, 2019年3月, 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发改规划〔2019〕617号)中正式使用“收缩型城市”这一术语。至此,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逐渐从学者的研究进入到决策者的视野。

自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城市收缩和扩张的兴衰演变周期以来,美国学者大量使用“城市衰退”这一术语研究铁锈地带的衰退现象。 有学者通过分析国外城市收缩经验得出“收缩”不全然是一种消极的城市发展模式,它是一种动态的城市发展调整过程,即城市某一层面收缩的同时也会带来另一层面的增长, 反之亦然。城市出现收缩并不必然走向衰退,采取得当的治理措施, 也会走向下一个振兴的阶段[4]。所以, 学者们主张使用“城市收缩”这一情感色彩更为中性的概念来替代“城市衰退”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

城市收缩至今还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现有研究多从人口、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等方面来进行判断,从而形成了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的人口流失现象,广义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等多方面都有衰退。国际上对城市收缩的研究已经形成一定体系,但我国城市收缩的研究还未形成成熟体系,且现阶段我国学者对城市收缩的研究主要从城市规划发展[5-6]以及城市更新研究[7]视角进行。在此背景下,运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理清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发展的脉络与结构,嗅探城市收缩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热点,对未来我国城市收缩研究提供经验和方向就显得十分必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下简称WOS)引文索引数据库(包括 SCI-EXPANDED、SSCI、A&HCI、CPCI-S和CPCI-SSH五个数据库)的期刊和会议论文及中国知网(CNKI)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策略为: 主题=“shrinking city”or “urban shrinkage” or “shrinking cities”or “shrinking suburbs”,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共 359篇,经去重和筛选(去掉编辑材料等非研究性成果),得到与城市收缩主题相关文献346篇。其中,期刊论文272篇、会议论文36篇、其他类型论文38篇。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检索中文文献,选择检索策略为:主题=“收缩城市”或“城市收缩”,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5日,返回检索结果为158条。对检索结果进行去重和筛选后,得到与城市收缩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49篇。

1.2 方法及工具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引文共现网络分析以及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方法对城市收缩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研究[8]。首先,利用HistCite对WOS中收录的国际城市收缩文献从时间分布概况、空间分布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到国际上城市收缩研究的时间分布情况和空间分布概况。其次,使用HistCite引文网络分析功能,绘制城市收缩的引文网络图谱,分析该领域演化过程与主题结构。最后,利用中国知网的题录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以及关键词随时间变化的轨迹图谱,从而厘清中国城市收缩研究的现有研究结构、研究前沿以及发展轨迹[9]。

2 国内外城市收缩的研究概况

2.1 时间分布概况

时间分布情况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某研究领域涵盖的期刊文献或会议文献的数量按时间来统计的分布情况, 它能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力度和热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城市收缩研究的时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WOS中收录的最早关于城市收缩的文献是1981年发表的, 国际上自2006年至今对其关注度和研究力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国内对城市收缩的关注是从2013年开始的, 近年来关注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学术界对城市收缩的关注越来越多, 并且研究热度还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

图1 1981—2019年WOS和中国知网收录“城市收缩”文献分布情况Fig.1 Time distribution of urban shrinkage literature collected by WOS and CNKI from 1981 to 2019

2.2 空间分布概况

空间分布情况是指一定时间段内某领域涵盖的期刊或会议文献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 它能反映不同地域对该领域的研究力度。 按第一作者机构所在国别来划分, 346篇文献中, 18篇文献来源未知, 有来自38个国家或地区的研究被收录在WOS中。 城市收缩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国家(表1), 主要是来自欧洲、北美, 以及日韩等发达国家, 国际上对城市收缩的关注集中在发达国家城市的收缩现象。

表1 国际城市收缩研究空间分布情况Tabl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urban shrinkage

从发文作者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分布来看, 研究的不均衡性非常突出, 各国家或地区的发文数量在1~122篇不等, 地域影响力(total gobal citation score, TGCS,针对文献集的总被引频次)也在0~1 392不等。 发文数量(Recs)和文献被引次数都排在前二的国家为美国和德国, 它们在城市收缩研究领域占据了第一集团的位置(两国合计Recs=196, 发文量共占文献总量的56.65%), 研究成果不但数量多, 而且被引频次高、影响力也处于全球最高水平。英国、中国、日本、意大利和荷兰处于该研究领域的第二集团(五国合计Recs=92,发文量共占文献总量的26.59%)。 中国的发文数量为19, 在第二集团中仅次于英国,但是影响力相对较弱,本地引用次数TLCS=28,总被引用次数TGCS=181,分别占第11和第8位, 远低于英、美、德三国。

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对城市收缩研究的地域影响力, 并厘清国际期刊中中国对城市收缩的研究内容, 将中国的发文情况单独列出(表2)。WOS在2013年前后开始收录关于中国城市收缩的研究,到2019年9月25日,中国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文章数量共有19篇, 占全球总量的3.75%, 研究还未成规模。TGCS排在第7位,虽然数量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 但是总体影响力还是处于一般水平。

表2 WOS收录的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文献Table 2 Literature on urban shrinkage in China from WOS

对19篇文章(一篇文章发表年份未知)进行详细阅读,发现中国研究的主题集中在: ① 中国城市收缩的概况、识别和分类研究。 如对中国大陆城市收缩现状和分类的研究[10-11]、对资源型城市收缩现状研究[12]和用住宅开发情况等数据来识别中国的“幽灵城市”或城市收缩[13]。 ② 对城市收缩已进入政策议程的中国和国外城市进行案例分析。 如对大庆和萍乡两个资源型城市收缩问题的政策实践案例研究[14]和对莱比锡、利物浦、热那亚和比托姆的城市收缩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过程经验研究[15]。 ③ 对国外其他城市收缩经验的案例研究。 如对英国利物浦[16]、德国莱比锡[15]、韩国大邱等[17-18]和意大利热那亚等[19]进行案例研究,探究其城市复兴的经验。 ④ 与中国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有对中国资源型城市之间效率差异的研究[12], 也有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20]。 ⑤ 对城市收缩影响因素的研究。 如研究高铁是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城市的收缩[21]、珠江三角洲城市收缩与增长中经济弹性的测度及其决定因素[22]。

3 国际城市收缩研究演化进程

为了梳理国际上对城市收缩研究的发展演化阶段和重点研究内容,本文使用HistCite知识图谱软件,选择了LCS(local citation score,本地引用次数)这一指标来衡量文献的重要程度。图2的引文网络图谱显示了WOS收录的城市收缩研究的文献中LCS排名前30位的文献及它们之间的引证关系。其中每个圆圈代表一篇文献,圆圈面积大小代表文献被引用数量(LCS),圆圈中数字表示WOS系统自动赋予的文献编号,箭头指向代表本地引文关系。纵向显示了重要文献发表的年份,括号内数字为当年发文量;横向则标注了重要文献分布的主要研究领域。

3.1 重要文献的引证关系

从引文网络图谱(图2)可以发现城市收缩研究中较有影响力的关键文献,并梳理出重要文献的引证关系和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中10、23、31、46和62号文献的被引量较高,可以称之为城市收缩研究领域的关键文献。这些关键文献主要关注美国铁锈地带城市的收缩现象,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对策建议,提出了“精明收缩”(smart shrinkage)模式;对城市收缩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构建,如城市收缩的概念、模式、类型、识别标准、驱动因素及机制等。通过对重要节点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可以得出城市收缩国际研究是沿着现象描述与概念界定到城市收缩识别与收缩类型分类再到收缩的影响因素、动因机制与对策建议的轨迹展开的。

图2 城市收缩引文网络图谱Fig.2 Citation network of urban shrinkage

3.2 研究阶段分析

基于对城市收缩研究随时间分布的数量变化情况,纵向地对引证关系图(图2)中重点文献的研究内容分析,可以得出城市收缩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期阶段、发展阶段和蓬勃阶段(研究体系形成阶段)。

3.2.1 城市收缩研究的早期阶段(2003年及以前) 学者对城市收缩现象早在20世纪中叶以来就已有关注。 1977年德国学者Hauermann 等首次提出“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这一术语来描述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的城市“空心”现象, 这一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国际学者关注。这一阶段的研究着重于对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收缩现象的描述和对当地政府采取策略案例的研究,并且致力于改变城市无限增长的标准发展路径。因此,可以看到此阶段的研究内容多为现象描述型探索研究,这一阶段的文献具有发文总体数量较少和引用率较低的特点。

3.2.2 城市收缩研究的发展阶段(2004—2010年) 在这一阶段, 城市收缩的研究获得了较多的发展, 可看出城市收缩的领域不再限于对现象的描述,还涵盖了城市收缩类型、影响城市收缩因素及城市治理对策的研究。 Haase定性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收缩对城市生态及经济活动等方面的影响[23]; Schetke 等定量评估了城市收缩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4]; Delken通过比较前东德和西德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研究居民是否因为城市收缩而降低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25]; Schilling等都对精明收缩模式进行了研究, 他们从土地利用、环境与生态修复、社会公平、建立合适规模的基础设施及城市密度等方面, 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城市规划策略[26-27]。

在这一阶段城市收缩的研究主题呈多元化发展,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成果数量也有较大增长,文献引用量较高。该阶段中对人口流失的影响因素、精明收缩的治理模式和城市收缩类型的研究在不断丰富与深入,城市治理策略和城市收缩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也有了明显进展。

3.2.3 城市收缩研究的蓬勃阶段(2011年至今) 此阶段,以城市收缩为主题的文章数量剧增,研究内容也较前一阶段更加广泛与全面,出现了对城市收缩机制的研究。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4类,分别为城市收缩现象描述、基础理论研究、收缩的影响因素及动因机制研究、城市收缩应对策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例如,Rumpel等对捷克的俄斯特拉发城的收缩现象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理论分析框架来分析收缩的背景、动因及后果[28]; Hackworth分析了美国解决城市收缩中土地弃置问题的市场战略,提出政府干预市场是十分必要的[29];Haase等认为城市收缩的动因及后果是多方面的,他们构建了一个城市收缩的机制模型,将动因、影响和动态过程汇集在一起来解释不同城市背景下的城市收缩现象[30]。

本阶段的研究具有发文数量多、被引次数高和研究内容广泛的特点,研究的案例范围从以欧美为主向日本和韩国等国家转移,甚至出现了对中国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案例。城市收缩研究蓬勃发展,城市收缩研究体系开始形成。

3.3 重点研究内容分析

3.3.1 城市收缩现象描述及政策议程 对收缩现象描述的研究较为丰富,集中在对各案例的描述性分析以及使用各种方法技术的量化描述,如使用元胞自动机、城市运输模型和基于主体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等仿真模拟方法。学者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模拟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市住宅流动性,描述住房供过于求且住宅空置的现象,从而分析城市收缩影响经济社会的模式,应用于城市人口变化情景分析和优化城市土地利用[31]。

在城市收缩的政策议程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学者希望针对不同国家的国情进一步讨论,将国际上长期遭受大量人口流失城市的讨论与研究汇集在一起,加强关于城市收缩的国际研究议程[32]。 对城市收缩如何进入政策议程,莱比锡(德国)、利物浦(英国)、热那亚(意大利)和比托姆(波兰)等地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验[15],用多源流模型作为概念框架分析上述城市的议程设置历史,得出收缩未得到全面的政策回应,政策只是在特定的领域中以零碎的方式实施。总的来说,国际上关注城市收缩治理政策议程的研究较少,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者固定于以增长为导向的城市发展观念,研究者需要致力于让城市收缩被政策制定者接受,呼吁社会克服以增长为导向的文化观念。

3.3.2 城市收缩核心概念与表现特征 目前城市收缩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界定,现有研究大多从人口、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等方面进行判断,形成了广义和狭义的概念。狭义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的人口流失现象,广义的城市收缩是指城市在人口、经济、社会和空间等全面衰退[33]。早期研究认为, 城市收缩判定仅限于人口流失的单一标准,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市收缩在人口减少的基础上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性危机、资产废弃、建筑空置以及空间变化等[26],强调多元化的识别标准,将经济、人口、空间和社会等维度都纳入其中。大部分研究者的概念界定介于这两者之间,形成概念的连续谱。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城市收缩常常表现为人口减少、城市空间闲置及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减少。为探寻城市收缩的本质,定义特定城市的收缩,Haase等将已有的城市收缩产生原因同特定历史环境结合,具体分析这些动因对收缩造成的影响和相应的政策环境,从而提出了一个城市收缩综合模型,该模型将整个收缩过程映射到不同的环境中,并从地方和国家两个层面来分析其具体情况。在这个模型的帮助下,可以从不同尺度来定义城市收缩, 描绘出一个“多元化的收缩世界”[30]。

3.3.3 城市收缩的动因及驱动机制 对城市收缩的原因分析中,主要包括去工业化、郊区化、经济危机、人口老龄化、政治及文化因素等。其中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去工业化过程,主要是分析美国东北部铁锈地带收缩城市的动因; 而在纽约等城市则出现经济和人口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现象。除此之外,政治和文化因素也是重要动因之一,如东欧剧变导致的东德人口缩减,种族歧视造成的美国“白人群飞”现象等。人口老龄化是城市收缩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城市收缩机制的研究, 经历了从单一影响要素或具体因素的线性因果分析到复杂的因果循环反馈过程, 并在进入城市收缩研究的第3个研究阶段(蓬勃阶段)后, 不断深入探讨城市收缩的概念和普适性的内涵界定,提出一般性概念模型用以解释大多数的城市收缩现象。Haase等在这方面作出了较多的探索,其提出的城市收缩综合模型在全球、国家和地区3个尺度下建立包含收缩动因、收缩过程、收缩表现和收缩结果4个方面的收缩循环过程[34-35]。总的来说,国际上对收缩的成因及其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已经开始对城市收缩驱动机制开始了理论上的总结。

3.3.4 城市收缩应对策略 城市收缩应对策略主要有“对抗收缩”与“适应收缩”两种策略。 Hospers建议通过改善城市现有居民的生活质量来接受收缩是最合适和可持续的策略。 处理收缩是一个复杂的城市治理过程, 需要从增长到收缩以及从本地治理到区域治理的思维转变[36]。 此外“精明收缩”模式也已出现, 在精明收缩的发展模式下, 结合特定城市的特定历史环境来深入研究具体方案非常重要。Rhodes等分析了俄亥俄州的扬斯敦2010年制定的 “管理收缩”计划, 为类似的收缩城市给出经验[37]。

4 国内城市收缩研究进展

在经济增速放缓进入了发展“新常态”的局面下, 中国的部分城市出现了 “城市收缩”现象[38]。 龙瀛团队使用中国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街道办事处和乡镇尺度的人口数据, 识别出了中国180个收缩城市[39], 中国的城市收缩分布呈绵延且集中聚集的态势: 在川渝区域的收缩呈现集中状态; 在东北地区和珠三角区的收缩呈绵延状态[3]; 部分地区出现了收缩现象的集聚,如京津冀地区的唐山城区、张家口、承德和北京中心城区收缩。珠三角的城市收缩以城镇局部收缩为主,收缩显著且集中的城镇分布在外圈层[40-41]。 东北老工业区的城市收缩表现在人口增长停滞或者出现负增长, 城市内部存在大量的闲置或废弃用地, 如伊春、鹤岗、抚顺和铁岭等城市[42]。

尽管中国的城市收缩大部分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处于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但在经济新常态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可能会在大范围内出现城市收缩现象,这为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加强各领域研究者对城市收缩的理解,对中国城市收缩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现有研究结构进行分析, 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绘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与Time-zone轨迹图。

4.1 研究热点分析

在CiteSpace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中心度和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从图3可以看出:城市收缩和收缩城市是共现网络中的两大节点,“收缩城市”的出现晚于“城市收缩”,这说明中国对于城市收缩的研究是先观察到城市收缩现象,再逐步对收缩城市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的。

(1)在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图3a)的高频关键词节点有“影响因素”、“城市规划”、“人口流失”、“城镇化”、“精明收缩”、“人口收缩”、“城市更新”、“东北地区”等。从高频被引文献表(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对城市收缩的研究于近几年才兴起,研究的热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包括对城市收缩的定义、识别、分类、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框架的构建和对国外城市收缩治理经验的案例分析等。

表3 城市收缩领域主要研究热点Table 3 Research hotspots in urban shrinkage

图3 城市收缩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a)关键词时间轨迹图(b)Fig.3 Keyword co-occurrence network and keyword time trajectory on urban shrink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2)从关键词时间轨迹图中节点及节点间连线的颜色来分析(相同颜色表示其最初共同出现的时间),从2014年开始,随着城市收缩现象逐渐被学者关注,城市收缩的研究热点也随着时间推移而更新。中国的城市收缩研究最先研究的关注点在中国部分城市的人口流失现象、去工业化和国外城市规划经验的研究,并且发现中国城市收缩现象同时出现在大城市和小城镇范围内; 然后研究的热点转向对城市收缩因素影响的分析; 现阶段城市收缩的研究热点主要在对中国城市收缩的案例研究(如对东莞市[43]、湖南的城市收缩[44], 武汉城市圈[45]、资源型城市[46]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口流失[47]现象的研究)以及对城市收缩的治理策略研究[48]。

4.2 重点研究内容分析

4.2.1 城市收缩定义及分类 城市收缩的定义大多是根据具体的城市背景下来对其进行界定和区分。在中国城市收缩识别方面,不同学者使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尽相同。龙瀛等在对中国城市收缩进行识别时,将中国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两个时期之间的人口密度下降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标准[39]; 李郇将一段时期(5 年以上)内人口年均增长率出现负值的城镇认定为城市收缩, 并且按人口年均增长率将城市划分为4类[49]; 吴康等在研究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收缩现象时, 将中国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两个时期之间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和总就业人口减少作为识别城市收缩的标准[50]。综上,可以看到,国内对城市收缩的定义和识别主要是用人口密度下降及相似指标来衡量,但在不同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下,对城市收缩的识别还需要综合考量。

在对城市收缩分类研究方面,国外最为广泛接受的有穿孔型和圈饼型两种类型:穿孔型是指人口收缩和土地空置现象发生在城市的各个地区,仿佛城市被打了许多孔; 圈饼型城市是指城市中心的人口大量外迁,郊区人口保持稳定或增多的现象。但是这样的划分方法并不尽适用于中国的许多城市收缩,因此国内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探索。张京祥等基于中国国情与发展环境的独特性,将城市收缩分为趋势型、透支型和调整型收缩3种类型[51]。 张学良等通过分析第五、第六次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的数据, 以市辖区收缩和市区收缩两个维度, 将地级及以上行政区的收缩分为了4种类型[3]。 杨东峰等从“人口流失空间扩张”的视角下, 将识别出的180个发生城市收缩的城市分为4种类型[52]。

4.2.2 动因要素研究 对于城市收缩现象产生的原因,全球化、郊区化、人口老龄化、社会体制剧变、去工业化、气候及环境条件和种群认同等动因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但对于城镇化率不到60%的中国来说解释力不足,且中国城市收缩形成的动因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中国现阶段的局部收缩现象也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具体来说,中国城市收缩的动因包含经济与社会的两方面因素。

在对城市收缩的定性描述上。首先,北上广等大型城市已经步入城市发展的郊区化阶段,主要是由于北上广城市功能疏解造成的; 其次,区域性去工业化以及资源枯竭引起山西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收缩[53];再者,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结构性调整致使部分地区在全球性竞争中失去竞争力,也是导致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中国特有的行政区划变化因素也会导致一些城市的人口出现减少。

在定量分析上,部分学者使用计量的方法对城市收缩的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如刘锦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使用1990—2015年的经济增长数据,采用VAR模型验证了城市人口收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影响[54]。 研究结果表明, 茂名人口收缩并未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 这说明在中国部分城市发生的人口隐性收缩现象(常住人口减少, 但户籍人口并未减少的现象)与西方国家经历的城市收缩现象应当有所区别,人口隐性收缩并不一定会带来城市收缩。林雄斌等基于2009—2013年的地级市尺度的人口、劳动力、经济、空间扩张和财政状况等观测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来理解城市收缩的动因,其中劳动力、经济增长和就业规模有助于促进城市增长,而空间扩张、失业和财政收支状况等会加剧城市收缩[55]。总体而言,对我国城市收缩动因要素的研究多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单个城市,对全国范围内的整体研究较少。

4.2.3 应对策略研究 (1)关于国际城市收缩治理经验的借鉴。有研究通过比较美国和德国城市复兴的策略发现,以美国为代表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坚持传统的城市增长观念来应对收缩,通过投资项目的建设刺激经济增长带动城市不断增长, 但是却加强了城市的收缩。对比美国,德国率先转变收缩价值观,采用关注城市存量空间的精简主义价值取向,取得良好效果[56]。从具体策略行动来看,有研究通过分析英国利物浦和谢菲尔德城市应对收缩的策略,总结出改造建筑、融入新功能,合理利用城市文化名片,发展文教创意产业和提高公众参与度等策略经验[4]。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精明收缩”策略是国际城市成功应对城市收缩较为有效的方法。

(2)中国城市收缩治理案例研究。国内学者针对已经识别的城市收缩制定了一系列治理策略。对于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的研究,刘方宁提出了工业废弃地在整体规划、产业转型与土地置换、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建3个方面的更新策略,为工业废弃地更新提供了思路[48]; 对像伊春这样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崔娜提出了倡导精明收缩, 发展都市农业以及拆除城市内废弃建筑物的治理策略[46];而更为均衡的空间发展策略、产城协调、城市行政体制改革和吸引人口回流也被认为是人口输出区域应对收缩的重要策略[57]。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对国内城市收缩的策略建议都要求要正视城市收缩,转变以增长为主的价值观念,将精明收缩的实践具体到有不同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城市中。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对比中外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城市收缩的研究成果较丰富,研究体系正在形成。中国对城市收缩的关注始于近几年,主要是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research network of China,SCRNC)的成员在研究中国的城市收缩现象,研究数量较少,研究体系还未形成,中国的城市收缩研究正处于在借鉴中向本土化发展的阶段。总结国内外关于城市收缩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5.1.1 城市收缩的研究经历了从特征、空间到机制的演化过程 城市收缩国际研究是沿着现象描述、概念界定到城市收缩识别、类型划分再到动因分析、驱动机制与对策建议的轨迹展开的。国内从借鉴国际经验开始关注国内城市收缩现象,主要集中在城市收缩的概况、分类、识别以及国外应对收缩策略的案例研究,近两年来才有对城市收缩动因要素的分析研究,例如对中国资源型城市收缩现象及原因的研究和对珠三角城市萎缩决定因素的研究,但还未形成城市收缩的机制研究。城市收缩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类型再到动因和机制的发展过程。

5.1.2 城市收缩还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 现有描述城市收缩现象概念的感情色彩、核心内容和演化特征都不尽一致。如“城市收缩”、“城市衰退”和“鬼城”分别包含中性色彩、贬义色彩和贬义色彩;其核心内容分别为人口减少、经济衰退与建成空间大量废置;其演化特征分别是动态过程、动态过程、静态现象。因此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收缩的概念,以全面包含我国城市中出现的收缩现象,并能够表明中性感情色彩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的含义。

城市收缩的研究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国内外城市收缩的研究都经历过对城市收缩概念争议的阶段,例如对收缩城市、城市收缩、城市衰退这3个概念的争论,有学者认为应使用静态的“收缩城市”以及包含贬义的“城市衰退”一词来描述这一概念, 但最终使用了“城市收缩”一词作为城市这一人类聚落形态演化的一个阶段,动态地看待这一问题。城市聚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我国历史上城市生长的过程可以看到城市收缩后是会出现复兴,城市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从产生、发展、繁荣到衰退再到消亡(或复兴)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国内外城市收缩的研究都经历了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5.1.3 国内外城市收缩表现特征多样 在城市收缩特征的研究方面,城市收缩的特征表现在人口、空间、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5个方面的收缩。其中,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地的城市出现人口流失、城市资产闲置、环境污染、经济衰退、人口失业以及社会不安等都是其城市收缩的特征。如东欧剧变导致的东德城市人口流失,去工业化导致美国出现了“铁锈城市”,以及人口老龄化现象。我国的城市收缩表征主要集中在人口、经济方面,如山西的部分资源型城市出现产业转型困难、经济衰退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危机等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外流导致产业衰退的结构性危机,一些工业园区长期闲置也是我国城市收缩的特征。

5.1.4 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尺度具有差异性 西方语境下的城市收缩涵盖从大到小的多个层次尺度,包括区域、城市、邻里以及建筑的空间层次,并且已经开始进行国际化对比研究。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在城市尺度, 还没有到区域以及街区邻里的层次。因此我国的城市收缩研究需要在不同尺度上加强研究。

研究者们对城市收缩的关注始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美城市出现的人口减少现象,逐渐地对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收缩的案例研究也不断涌现。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城市收缩也进入了我国学者与决策者的视野。另外伴随全球化进程,除欧美发达国家外的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经济转型导致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全球竞争带来的市场份额减少和产业萎缩的现象,至此,对城市收缩的研究经历了从欧美到全球的过程。

5.1.5 城市收缩驱动因素及机制差异性明显 城市收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驱动因素也有所不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收缩驱动因素包含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环境等多方面,具体来说包含的因素有社会体制剧变、去工业化、种群认同、郊区化、全球化、人口老龄化、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得东德城市收缩,美国城市的去工业化导致产业萎缩等,文化因素导致的“白人群飞”现象,以及欧美等国家郊区化导致人口流失的现象。国内城市收缩的驱动因素则主要是人口、经济及环境方面的因素, 具体来说包括有去工业化、全球化人口流动、人口老龄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等动因要素。另外, 中国只有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出现郊区化导致人口收缩的现象。

对驱动因素的研究,国际上经历了从社会转型因素、经济转型因素,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环境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演化过程。中国的城市收缩驱动因素研究则主要借用西方城市收缩研究分析框架,或者使用单一要素、少量要素影响分析为主的思路,还未完成从单因素向综合影响再向复杂过程研究的转变。

在收缩机制的研究方面,国外研究主要从人口、环境、经济、政治、空间、资源及文化等多个维度对多层次的收缩动因机制进行了系统探讨。国内对收缩机制的研究成果较少。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城市收缩的动因将越发明显地显现,我国急需开展城市收缩的多层次动因机制研究[58]。

5.2 未来展望

展望城市收缩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对中国城市收缩的定义和识别。“城市收缩”概念被引入国内并用以描述城市聚落收缩的现象,但与城镇化率较高和城市边缘相对稳定的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收缩现象在城市和乡村同时发生: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快速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进一步收缩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部分城市出现了收缩的现象和农村空心化同时发生,并且随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双轮驱动的影响,人口在城乡之间呈现出潮汐演替的现象。因此可尝试用李洪刚在2017年“人口形势与经济发展”讨论会中提出的“收缩型社会”的概念对我国的收缩现象进行解读。 同时我国还存在城市收缩的多重悖论, 如在迅速城市化的城市中出现收缩、经济增长与人口收缩倒挂等现象, 我国的城市收缩现象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这在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的诸多成果中已经有所揭示[59]。因此,中国的不同城市在不同地理环境、社会状况、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下,对城市收缩的识别需要综合考量和具体讨论。

(2)对中国城市收缩悖论的讨论。理论界已经对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城市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土地扩张和经济增长。然而现阶段中国许多城市出现人口减少,但土地利用仍然在扩张,经济依然增长的现象,这一悖论值得关注,未来的研究需要在人口收缩与经济衰退的相关关系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3)由对城市收缩的关注转向对城乡体系动态调整、城乡聚落涨缩的整体性、动态关注。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中国不仅仅是城市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乡村聚落的形态也发生了改变,“空心村”现象大量存在。在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可能既会出现城市聚落收缩和扩张的动态调整,也会出现乡村聚落收缩和扩张的动态调整,所以未来的研究不仅仅要关注中国城市的动态调整, 还要把中国的收缩问题放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中来分析,加强对收缩的关注。

(4)综合各学科研究方法、分析视角、综合多要素和多尺度来讨论城市收缩。城市收缩的研究包含的学科领域范围很广,经济地理学、系统动力学、城市规划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都有涉及,可从不同学科背景以及使用不同学科方法来对收缩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人口现象研究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